張書琛
8月18日,一份號稱代表了“500位蔚來車主”的聯(lián)合聲明以隔空喊話的方式對蔚來的駕駛輔助系統(tǒng)進行了科普,聲明稱蔚來車主清楚知悉目前蔚來公司的NOP/NP系輔助駕駛系統(tǒng),而非自動駕駛系統(tǒng)或無人駕駛系統(tǒng);蔚來公司對NOP/NP的介紹、宣傳未對車主構成混淆和誤導,并呼吁媒體報道時“能對基本的事實、概念進行了解和查證”。
車主聲明出來不久,在蔚來App的社區(qū)內,若干蔚來車主發(fā)起了《反對車主聯(lián)合聲明》的話題,并引用文人王朔名句——“魚代表魚,蝦代表蝦,烏龜代表是王八……”反對蔚來用戶信托基金的二號人物林蔚律師發(fā)起的500車主聯(lián)合聲明。吃瓜網友也一通嘲諷:“韭菜給鐮刀背書?”
持反對意見的蔚來車主表示:“宣傳時說自動駕駛,出事了開始教育市場,這不合適吧?”一位蔚來車主在社交平臺質疑蔚來的疑似公關手段,“服務至上是好,但是在買車過程中并沒有給到專業(yè)的介紹宣傳,這才是事實。”無論聲明背后是誰在操作,都透露出一個問題:蔚來的用戶基本盤已經開始分裂。
時間回到8月12日,蔚來年僅31歲的車主駕駛ES8并啟用自動駕駛功能(NOP,Navigate on Pilot,領航狀態(tài))后發(fā)生交通事故,最終不幸離世的悲劇,將蔚來卷入危險的輿論旋渦。
在這之前,平淡,才是這個國內造車新勢力老大上半年的標簽。
在同一天,蔚來公布了第二季度財報業(yè)績,營收、凈虧損均優(yōu)于預期。財報顯示,蔚來第二季度營收為84.5億元,同比增長127%;凈虧損也同比收窄45.4%,為6.59億元。但在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分析人士看來,蔚來第二季度業(yè)績只能說是“中規(guī)中矩”。
從第二季度業(yè)績表現(xiàn)來看,蔚來正在從爆發(fā)增長進入平穩(wěn)階段:營收雖然突破預期,但盈利能力卻依然處在爬坡階段。
除了毛利率轉正后的首次下滑,環(huán)比下降0.9個百分點外,蔚來月交付增速也不及同業(yè),略顯疲軟。根據蔚來此前公布的2021年7月交付成績顯示,7月共交付智能電動汽車7931臺,同比增長124.5%,環(huán)比卻首次出現(xiàn)下降。
自2018年6月開始交付以來,這還是蔚來第一次錯失造車新勢力單月銷量冠軍,位居第三。相比于同期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分別高達251%、228%的強勁增幅,蔚來交付量和增速墊底都讓人措手不及,“蔚小理”或將在新能源汽車關鍵時刻出現(xiàn)排位變化。
事實上,今年第二季度本應是國產新能源汽車大放異彩的時刻,占據了天時地利。
從國內市場來看,新能源汽車正在迎來關鍵節(jié)點。據乘聯(lián)會的最新數(shù)據顯示,2021年7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14.8%,1~7月滲透率為10.9%,較2020年5.8%的滲透率提升明顯。超過10%的滲透率曾被市場視為新能源汽車的拐點,未來新能源汽車將進入快速增長期。
從外部力量來看,最具威脅性的對手特斯拉遭受“剎車門”困擾,給國內造車新勢力們留出寶貴的窗口期。由于一系列負面影響和市場戰(zhàn)略轉移,特斯拉7月僅在中國售出8621輛汽車,環(huán)比下降69%,同比下降26%,為自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2020年1月正式交付產品以來首次出現(xiàn)同比下滑。
實際上,對于在華銷量減少,特斯拉在第二季度財報中早有解釋,“由于美國本地市場需求強勁,同時出于全球平均成本優(yōu)化的考慮,特斯拉已經完成將上海超級工廠作為其主要汽車出口中心的轉型”。
此外,隨著磷酸鐵鋰電池的標續(xù)版Model Y定價到27.6萬元,訂單早已經排到國慶后,留給國產新勢力的時間其實并不充裕。
和理想、小鵬紛紛推出新品相比,蔚來顯得太過“冷靜”。小鵬有G3、P7還有即將交付的P5;理想也立即推出改款車新版理想ONE;蔚來雖然在今年推出新車型ET7,但交付日期由于供應鏈波動,又推遲至明年第一季度,月度銷量墊底是市場最直接的回應。
鑒于內部供應鏈問題和外部競爭,一位汽車行業(yè)分析師預測,下半年蔚來仍將面臨不小的壓力,“與小鵬、理想銷量市占率逐步提升相比,蔚來在均價40萬元以上的小眾市場已經快摸到天花板了。突破市場規(guī)模的瓶頸、提振交付量是蔚來現(xiàn)在的壓力,高舉高打的戰(zhàn)略走不通了?!?/p>
正因為此,李斌宣布將為大眾市場建立一個副品牌的消息并不讓人意外。
出海,也是擴大產品銷量的另一個路徑。今年5月,蔚來宣布正式進入挪威市場,這也是其海外戰(zhàn)略的第一步,按照計劃,首批出海的ES8預計將于今年9月正式開啟預訂和交付。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蔚來想在歐洲市場盈利還言之過早,畢竟小鵬、吉利、愛馳等新能源車企也在去年相繼向挪威進發(fā),“出海之路剛剛開始,蔚來汽車絕大部分車輛都由國內市場消化,國際化布局才剛有苗頭,這意味著每款車成長空間有限?!?/p>
要想實現(xiàn)規(guī)?;黄?,向15萬~25萬元的大眾市場滲透顯然更有可能成為蔚來第二增長曲線。
最重要的對手依舊是現(xiàn)在處于“谷底”的特斯拉。“先通過產量很小的昂貴車型打造品牌形象,接著開發(fā)產量適中、價格相對低的車型,接著再創(chuàng)造量產的價格親民車型”是特斯拉早在2006年就定下的發(fā)展戰(zhàn)略。
現(xiàn)階段,素有“價格屠夫”之稱的特斯拉兩款國產車型通過多次下調售價,價格逐漸逼近20萬元關口;基于未來規(guī)模效益提升,電池成本下降,特斯拉繼續(xù)覆蓋細分價格帶已成定局。特斯拉中國總裁朱曉彤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特斯拉正在研發(fā)一款面向大眾市場的車型,將命名為Model 2,預計起售價在人民幣16萬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