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達
我們本屆奧運會羽毛球項目相關(guān)的第一條節(jié)目出自記者探營,探訪對象正是開賽前整裝一新的武藏野森林綜合體育廣場。這條三分半鐘的體驗式報道信息量極大,但條理非常清晰。
我們先從大環(huán)境入手,介紹了這座球館的地理位置、辦賽經(jīng)歷、奧運升級改造;然后是小環(huán)境,比如羽毛球場地的布局、內(nèi)場主色調(diào)與燈光照度、地膠質(zhì)感與防滑性、龍骨地板彈性與緩沖等;再者就是配套設(shè)施,像場邊首次設(shè)置運動員休息席位,雙側(cè)布置消毒凈手臺,最為獨特的是圖中所示的這個裝置。
單單外觀,就讓人對其充滿好奇心和想象力。乍一看酷似火箭發(fā)射臺,三臺推進器夾著一個圓柱體?!坝鹈驁龅男』鸺歉缮兜模俊边@樣一個話題在社交媒體引發(fā)了羽毛球圈人士的廣泛參與,包括參加過多屆奧運會賽事管理服務工作的資深裁判也拿不定主意。
因為新冠疫情防控的需要,為避免運動員與發(fā)球裁判的接觸,這臺自助換球器持證上崗。后據(jù)北京奧運會羽毛球項目競賽主任任春暉老師介紹,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也曾引入了形狀類似的取球裝置,但差別在于,當時的裝置僅僅是替換了球桶功能,換球流程依然是發(fā)裁取新球交給運動員。所以,嚴格來說,這是全自助換球器在奧運會歷史上首次正式使用。
開賽前,世界羽壇普遍認同一個觀點:中日雙雄角力,歐亞強手爭金。東京奧運會將是中國隊和日本隊這兩支世界羽壇一流強隊全方位的較量,而安賽龍(丹麥男單)、辛德胡(印度女單)、蘇卡姆約/ 吉迪恩(印尼男雙)等好手僅在個別單項上有奪牌的希望。
然而,比賽進程以及結(jié)果讓所有人吃驚。中國羽毛球隊五個單項全部有球員進決賽,混雙包攬金銀牌,總共斬獲“兩金四銀”,普遍超出整體預期。反觀日本隊,最終只拿到一枚混雙銅牌。
日本隊的東道主身份是一柄“雙刃劍”,太多壓力導致他們沒有辦法打出自己應有的水準。日本男單桃田賢斗也爆出了本屆奧運會羽毛球項目的最大冷門:世界第一、頭號種子、東京奧運周期世錦賽兩連冠得主,小組賽未能出線。
除了日本隊球員,多個單項的明星球員也出現(xiàn)被爆冷提前出局的狀況,特別是蘇卡姆約/ 吉迪恩,貴為男雙頭號種子、東京奧運周期的公開賽之王,始終無法改寫“大賽無牌”的尷尬紀錄。
在涉及中國隊球員的報道中,我們策劃并用三個標簽關(guān)鍵詞串聯(lián)全局:硬氣、靈氣、底氣。
“硬氣”——諶龍。32歲的年紀,淘汰賽每一場勝利都來之不易,對手無論是李梓嘉、周天成還是金廷,都是男單冠軍的熱門人選。拼到極致,諶龍腳掌的血泡已經(jīng)層層套嵌。盡管如此,決賽中面對公認實力突出的安賽龍,諶龍自始至終拼盡全力,這枚銀牌值得點贊。
“靈氣”——陳雨菲。說話和聲細語,打球輕盈伶俐,決賽對陣戴資穎的強攻,巧妙化解,拿下奧運女單金牌。賽后直播采訪,陳雨菲如此告白:“這五年來,我們女單組挺不容易吧。2016年雪芮姐受傷,我們女單遇到了一些困難,但今天,在東京,我們女單組做到了,我覺得很榮幸成為擔起責任的這個人?!?/p>
“底氣”——陳清晨/ 賈一凡。每一場艱苦比賽,兩個人始終互相鼓勵,大聲稱贊搭檔。一路上,她們打出了自己所有的能量,盡管在女雙決賽未能獲勝,但完賽后,兩個人主動跨到對方半場,抱住激動痛哭的印尼老將波莉。中國運動員的底氣不僅體現(xiàn)在“瀟灑霸氣地贏”,更難得的是如何“坦然從容地面對失利”。
競技博弈的背后,中國隊每一名教練員、運動員都由衷感慨于祖國的日益強大。正如中國羽毛球協(xié)會主席張軍在奧運盤點中所述:“最主要的還是要感謝祖國,因為新冠疫情對全世界都有影響,別的國家的運動員都不一定有機會正常訓練,而我們有偉大祖國為后盾,其他國家絕對不可能有我們這樣的條件?!?/p>
除了中國隊球員爭金奪銀的高光表現(xiàn)和令人感動的瞬間,我們同時也以國際視角精準掃描著羽毛球場的各個角落。這里有因為戰(zhàn)亂背井離鄉(xiāng)、但始終沒有放棄羽毛球運動、憑借國際奧委會難民代表團成員身份來到東京奧運賽場的阿拉姆;這里有奧運沖刺集訓期間膝部韌帶撕裂、全程佩戴鎧甲模樣護具、一路拼到八強的日本女雙球員廣田彩花;這里有四次站上奧運賽場、以黑馬身份沖進四強、改寫美洲球員歷史最佳成績的34歲老將凱文·科登,他讓全世界都知道,原來,危地馬拉人也可以把羽毛球打得這么好。
競技體育是殘酷的,比賽總要論個輸贏。但無論一名運動員有多么強大,他也無法保證百分百的勝率,他也不可能一直拿金牌。奧林匹克除了競技成績與獎牌,帶給我們更多的應該是感動。它激發(fā)能量,鼓舞精神,并為更多的人照亮前行的方向。
上面這段話是東京奧運會羽毛球總結(jié)片的報尾串詞,是我在本屆奧運會出鏡報道的最后結(jié)語,也是自己此行精神世界收獲的濃縮提煉。因為疫情,不止是運動員,我們每個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都受到波及和影響,多一份的挑戰(zhàn)不可回避。面對現(xiàn)狀時,我們需要像那些優(yōu)秀運動員一樣作出積極勇敢的選擇,盡己所能進取拼搏,并爆發(fā)出所有能量,至于結(jié)果是否如愿,均無需妄自菲薄。
面對工作,面對生活,我們因為拼搏更加自信,無論順逆輸贏,越發(fā)平實和坦然。奧運會并非終點,只是人生長河中的一站,對于運動員如此,對于我們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