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尋論,散慮逍遙。
欣奏累遣,戚謝歡招。
【注釋】
1.散:排解,消散。2.慮:憂慮,思慮。3.奏:湊,聚在一起。4.累:操勞的事。5.戚:悲傷。6.謝:謝絕,拒絕。
【譯文】
探求古人古事,讀點至理名言,就可以排除雜念,自在逍遙。輕松的事湊在一起,費力的事丟在一邊,消除所有的煩惱得來無限的快樂。
【小故事】
陶淵明是東晉有名的大詩人。他不僅詩文有名氣,而且為人超凡脫俗,品格高尚,從不趨炎附勢。
陶淵明擔任彭澤縣令時,有一年官府派一位官員來彭澤視察。這位官員仗著自己的顯赫地位作威作福,每到一個地方,地方官都要夾道歡迎。陶淵明卻沒把來視察的官員當回事,縣衙里的人勸他說:“您在他面前說幾句軟化吧,可不要得罪他啊。”一向正直清高的陶淵明一聽這話,大聲說道:“我寧肯餓死,也不會為了五斗米的官餉,向這樣的人彎腰屈服!”說完,他交了官印,辭官回家了,從那以后再也沒有做過官。
陶淵明辭官后,回到鄉(xiāng)下居住,每天觀山賞菊,十分悠閑。正是在這一時期,他寫下了大量的田園詩篇。
【國學講堂】
陶淵明為百姓造福的理想沒有實現(xiàn),只好隱居田園,這樣一來,他丟掉了煩惱,反而創(chuàng)造了大量詩篇,為后人留下了寶貴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