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許多客戶抱怨,現(xiàn)在生意很難做。不過,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和公司還是做得很好。研究發(fā)現(xiàn),練習在成功中起到主要的作用。德國學者各來得威寫了一本書,叫做《杰出》。該書的觀點是,要花費大約一萬小時的練習才能在某個領域獲得大咖地位。作者通過研究極為成功人士的生活,找出他們獲得成功的方法。現(xiàn)在我們介紹幾個例子。
1990年代早期,德國一個心理學家團隊研究學習小提琴的學生。他們研究這些人在兒童期、青少年期和成人期的練習習慣。所有的被調(diào)查者都被問到同一個問題:在你的整個職業(yè)生涯中,你何時開始學習小提琴,總共練習過多少個小時?
結果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小提琴手都是在大約五歲時開始學習小提琴,練習的時間類似。但是,從八歲開始,他們的練習時間開始分化。到了20歲,杰出的演奏者平均超過一萬小時,而那些“有能力的”演奏者僅有四千小時。杰出的演奏者的練習時數(shù)是有能力的演奏者的兩倍還多。
這個研究的一個有趣發(fā)現(xiàn)是,我們所謂的“天賦”是通過練習成就的,否則就會有一些具有天賦的學生,經(jīng)過較少的練習而升至頂端。但是,資料顯示的是另外一面。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了練習時數(shù)與成功之間的統(tǒng)計關系。想要杰出,沒有捷徑,也沒有天賦。
1975年,比爾蓋茲和艾倫一起從大學退學,合伙成立微軟公司。這看起來很簡單,其實事實并非如此簡單。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在成立微軟公司以前,蓋茲和艾倫已經(jīng)練習編程幾千個小時。兩位合伙人相識于西雅圖地區(qū)的精英私立學校“湖邊”。1968年,該?;I資幾千元為學校的計算機俱樂部購買了計算機終端。在當時,大學中的計算機終端非常稀有。
蓋茲在八年級時開始接觸計算機終端。他們兩人很快對編程上癮。蓋茲家住在華盛頓大學附近。在十幾歲時,蓋茲經(jīng)常夜間溜出家門,用學校的計算機練習編程。通過這樣及其他青少年的項目,蓋茲和艾倫攢夠了這一萬小時。他們于1975年設立公司時,他們實際上已經(jīng)準備好了。
1960年,披頭士在德國漢堡地方俱樂部演出時,他們還是一個不知名的高中搖滾樂隊。他們的工資很低,音響也很差,觀眾也不是很欣賞。什么因素使得披頭士走出漢堡?是他們練習的時間。他們不停地練習,演唱技巧也越來越好。
當披頭士的演唱技巧增加了,觀眾希望看到更多的演唱,于是他們演出的時間更多。到了1962年,他們每夜都要演奏八小時,每周演出七天。1964年,他們在國際上打響名號。這時,披頭士已經(jīng)演出1200場。而今天大多數(shù)搖滾樂團在整個生涯中都沒有演出1200場。
杰出人物不僅工作努力,而且熱愛練習,希望做得更好。杰出的軟件開發(fā)者是這樣一種編程員,他們花費整天的時間在編碼。在休息的時間內(nèi),他們用自己的時間開發(fā)軟件。杰出的足球運動員也是這樣一些人,他們花費整個時間與隊友在練習場上?;丶液?,他們還會看比賽電影。
從這個研究中,我們獲得啟示,那就是練習。我們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yè),堅持練習一萬個小時。假如你在心儀的職業(yè)上工作,每周工作40個小時,五年后就是一萬個小時。
不過,練習是重要的,但不是全部。大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練習也許只占成為大咖的因素的12%,基因也許起到一定的作用。科學也給我們重要提示,那就是我們的學習要有效率。重點是,練習的質(zhì)量比數(shù)量更重要。精細的戰(zhàn)術和策略能夠幫助我們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