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燕 陳月桂
摘要:目的:通過對艾滋病患者進行臨床觀察,闡述護理人員在護理觀察時需要掌握的要點,并提出艾滋病患者的護理對策。方法:對我院在2006年2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42例艾滋病患者進行護理觀察,并且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總結對應的護理對策。結果與結論:在艾滋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與相關因素,提高對患者心理情緒的重視,對患者的心理和飲食進行科學的護理,并且在臨床治療中要加強對患者的用藥觀察與用藥指導,做好消毒與隔離工作,為患者講解艾滋病相關的病理知識,加強患者的自我保護是有效控制病情惡化的關鍵。
關鍵詞:艾滋病;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288-01
引言:
隨著近年來艾滋病患者的增多,無論是對患者還是社會都會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同時由于人們缺乏對艾滋病病理知識的了解,當人們感染艾滋病之后,出來生理上的變化之外,還會威脅患者的心理健康,例如自卑感與焦慮感,導致在治療過程中的配合度較低。因此,護理人員需要提高對艾滋病患者護理的重視,嚴格按照艾滋病護理的護理規(guī)定做好日常護理,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降低患者精神層面的恐慌。那么怎樣護理才能更好的緩解病情呢?因此本文通過對我院在2006年2月到2021年3月收治的42例艾滋病患者進行護理觀察,并且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總結對應的護理對策,具體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此次研究中艾滋病患者為2006年2月到2021年3月入院,并且在收治的42例艾滋病患者中,女性患者20例,孕婦3例,男性患者19例,年齡區(qū)間為9-79歲。AIDS患者37例。死亡5例。
2護理檢測要點
2.1全身癥狀
艾滋病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反復低熱,并且在此基礎上還會出現(xiàn)寒戰(zhàn),體重在較短的時間內急速下降,減重可達到10-44斤,并且患者會感到無力,嗜睡,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生活不能自理的現(xiàn)象。其中在艾滋病患者患病初期,通常會表現(xiàn)為慢性腹瀉,并且找不到低熱、體重減輕的根源。感染艾滋病之后并不會立刻發(fā)病,而是要經(jīng)過一定的潛伏期,最短為2年,最長可達10年。
2.2淋巴結腫大
在艾滋病患者中,淋巴結腫大的發(fā)生率為55%以上,其中常見的部位為患者的頸后、腋下或者頷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患者的下肢皮膚和口腔黏膜發(fā)生結節(jié)或者深藍色的浸潤斑。
2.4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變
通過對我院這42例艾滋病患者進行分析,其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患者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生了病變,表現(xiàn)為亞急性腦炎、脊髓炎、神經(jīng)炎,最為嚴重的患者出現(xiàn)了癡呆的情況。
3護理對策
3.1對體征情況進行監(jiān)督分析
首先護理人員需要時刻關注艾滋病患者生命體征,不僅要監(jiān)督患者按照醫(yī)囑服用藥物,還要加強跟進患者的病情情況,記錄患者的皮膚情況,了解出血狀況以及分泌物的狀況,并且將其情況和數(shù)據(jù)做記錄,以便于醫(yī)師根據(jù)數(shù)據(jù)和患者體征的變化確定病情。
3.2心理護理
由于艾滋病疾病的特殊性,其本身預后不良,并且社會中人們沒有形成對艾滋病的正確認知,往往表現(xiàn)出較為恐懼的心理,因此導致病人在患病之后常常會表現(xiàn)為緊張、焦慮的情緒,出現(xiàn)恐懼心理障礙,甚至有些病人心理扭曲出現(xiàn)報復社會、自殺等行為[1]。因此護理人員要實施個性化的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給予充足的耐心、理解和鼓勵,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以便于患者可以主動配合后續(xù)的治療,降低患者的孤獨恐懼感。此外護理人員還需要加強與家屬之間的溝通,做好家屬的工作,糾正家屬錯誤的護理行為。
3.3消毒隔離
護理人員要做好艾滋病患者的消毒隔離工作,尤其是要對患者的血液和體液進行消毒。由于艾滋病主要是通過血液和體液進行傳播的,因此護理人員要做好患者的皮膚黏膜的保護,并且嚴格按照艾滋病消毒工作流程進行操作,如手術、注射等。其次護理人員要將使用過的利器放到固定的位置或容器中,并且使用過的利器要按照5:4的比例使用消毒液浸泡,對其進行消毒滅菌。一次性的用品必須通過消毒之后由醫(yī)院專門的人員進行回收,并且按照相關的規(guī)定對其進行處理。
3.4皮膚方面的護理
通常來說,在感染艾滋病之后患者的免疫力會降低,皮膚也極易發(fā)生損害,因此護理人員要確?;颊叽┲鴮捤伞①|地柔軟的衣物,還要定期對患者的床鋪進行清潔,避免由于與床鋪發(fā)生摩擦,導致皮膚出現(xiàn)破損。
3.5飲食護理
護理人員要使患者維持著良好的健康,要給予患者易于消化同時熱量和蛋白等能量較高的事物,同時由于艾滋病患者的食欲下降,護理人員要想法設法提高患者的食欲,為患者提供色香味俱全的事物。如果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導致不能自主進食,那么護理人員就要遵循流食的原則,為患者提供牛奶、果汁等流食,針對鼻飼導管進行監(jiān)督,或者還可以給患者靜脈輸液的方法來提高患者的抵抗力,預防堵塞問題帶來的影響[2]。
4結論
由于艾滋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對護理工作的要求更為苛刻。由于目前還沒有研制出治療艾滋病的特效藥和疫苗,因此宣傳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艾滋病患者的治療中,護理人員除了要關注到患者生命體征和機體系統(tǒng)發(fā)生的變化,對其生體機能進行護理之外,還需要關注患者的心理情緒,與其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對于患者和家屬出現(xiàn)的擔憂、緊張、焦慮等情緒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并且可以給予患者戰(zhàn)勝病痛的信心,使患者能夠主動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后續(xù)的治療。因此護理艾滋病患者已經(jīng)成為臨床護理中的重中之重,也需要更多的專家和護理人員對其護理方法進行深入的探究,并且向患者與社會普及艾滋病的知識,同時這也是優(yōu)秀護理人員的職責。
參考文獻:
[1]劉靜.對策艾滋病患者的臨床觀察及整體護理探討[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7(88):262-262.
[2]段惠敏.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療隨訪常見的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20年30卷28期,219-220頁,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