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苑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中學生的學業(yè)壓力逐漸成為社會的熱點話題。中學生在心理上出現的問題及需要得到社會的重視,家長的幫助和學校的引導,都是幫助中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對中學生心理咨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中學生;心理咨詢;對策
一、中學生的心理問題
(一)人際關系
中學生的人際關系問題是中學生目前面臨較多的問題,主要分為與教師的關系、與同學的關系和與父母之間的關系。與教師之間的關系,通常體現在教師不理解學生、不信任學生、過于強迫學生而造成學生對學習產生逆反心理,對教師產生抵觸心理,長期會造成學生內心的壓抑、孤僻甚至攻擊行為。這種不良的心理也會影響中學生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中學生與同學是接觸最多的,要想和諧交往,就必須要在正確認識自我的前提之下,學會換位思考和充分的認識他人。但是中學生往往會與同學之間產生語言或肢體上的沖突,嚴重的還會引起打架斗毆的不良行為。中學生與父母之間的關系,主要建立在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之下,強制性的父母的教育方式會適得其反,造成孩子的叛逆、孤僻性格。其次,中學生的心理還會受到父母親的關系的影響,假如父母親離異則會對中學生的心理造成更大的傷害。
(二)心理問題
目前中學生面臨的心理問題主要有兩點,第一是封閉、壓抑;第二是早戀。封閉、壓抑主要體現在中學生不愿與他人進行過多的交流,經常獨來獨往,而這種現象主要體現在父母和親戚周圍,大多數中學生與同學之間有很多溝通語言,但是與家長就沒有話說。早戀在中學時代是頻繁出現的,中學生正值青春發(fā)育期,在這種性心理幼稚以及性發(fā)育成熟的矛盾之下,中學生由于個人知識和能力的限制,尤其是在我國性教育引導不及時的情況之下,使得中學生會在這種模糊的狀態(tài)之下,產生戀愛心理。大多數的中學生早戀最后是得不償失的,會給中學生造成更加嚴重的心理傷害。除此之外,中學生的應對挫折的能力也是極需要提升的,面對挫折時,中學生所體現出來的消極與挫敗,是造成其不良心理的重要原因,需要家長和老師的長期耐心引導[1]。
二、中學生心理咨詢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不夠重視心理咨詢
盡管現在很多中學生開設了心理課,設立了心理委員,但是實際應用起來卻沒有想象中的效果,在心理咨詢的設施建設方面更是投入不足,很難發(fā)揮成效。盡管有些中學生在心理咨詢的硬件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在軟件方面卻沒有足夠的優(yōu)勢,環(huán)境相對落后,無法從本質上提升對心理咨詢的重視。很多中學校的管理者認為開設心理教室是多此一舉,學生的心理問題可以與老師和家長進行溝通,沒有必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以及資金去開展心理咨詢。無論是在硬件設施建設上還是軟件設施建設上,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并且很難獲得顯著性的成效。其次中學校對于心理老師的工作安排也十分不合理,雖然有的老師擔任心理教師,但是這些老師大多數由政治老師和班主任來擔任,沒有專門的心理老師,他們就和普通的老師一樣,對學生進行管理,學生在心理上會抵觸這些老師。并且心理老師主要關注的是學生的心理問題,對學生進行心理上的輔導,從而改善學生內心的心理障礙,但是在一些心理老師的實際工作當中,往往有更多需要他處理的事務,導致許多心理老師不夠重視這項心理咨詢活動,只是隨隨便便給學生提一些建議。最后就是學生也不夠重視心理咨詢,很多學生認為自己的心理問題,只與自己的同學和朋友進行交流,不敢與老師這些成年人進行交流,怕傷害到自己的自尊心,因此,即使有心理咨詢教室,學生們也不會主動去進行咨詢。歸根結底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學校沒有合理的宣傳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老師等對心理咨詢有很多誤解,使心理咨詢工作很難落到實處。
(二)心理咨詢的專業(yè)性問題
中學生的心理咨詢問題的專業(yè)性主要體現在心理咨詢人員的專業(yè)性和心理咨詢操作的專業(yè)性兩個方面。首先在人員的專業(yè)性方面,由于中學生的心理咨詢老師大多數是學校的老師,并且這些老師可能擔任了好幾份工作,因此老師沒有具備十分專業(yè)性的心理咨詢知識,也沒有受過專業(yè)性的培訓,無法給學生提供專業(yè)性的指導。其次,在心理咨詢的操作問題方面,學校的心理咨詢和學校的品德教育有著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但是老師不能僅僅將學生的心理問題等同于思想道德問題,也不能將心理咨詢等同于道德說教。心理咨詢工作需要十分專業(yè)化的知識和技能,不能僅僅依賴思想道德教育來解決。目前在很多中學生的心理咨詢工作當中,常常將學生的心理問題,當作是學生的思想品德問題,所以采取的方式缺乏專業(yè)性。另一種是目前的中學生心理咨詢更加偏向于醫(yī)學治療,很多心理咨詢的老師認為藥物對心理治療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很依賴藥物的治療,但是藥物的治療是不徹底的,更多的是要語言之間的溝通來有效地改善學生的心理問題。無論是心理咨詢人員的專業(yè)性與否,還是心理咨詢操作的專業(yè)性與否都會嚴重的影響學生的心理問題,甚至會加深學生的不良心理[2]。
(三)心理咨詢的保密性和主動性問題
目前,很多中學生的心理咨詢問題最突出的就是保密性問題,這個問題也是中學生最關心的問題。中學生有較強的自尊心,倘若中學生進行心理咨詢肯定是不希望他人知道自己有某些心理問題,而一些學校將某些學生作為典型案例,分享給其他學生,就會嚴重的損害夢過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對心理咨詢產生嚴重的抵觸心理。其次是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問題,很多時候不是自己主動的,而是老師和家長提出的請求。當學生盲目地接受這種請求時,通常不能直視自己的心理問題,不能主動地與心理咨詢老師進行交流,甚至還會喪失一些可能獲得幫助的機會。在此基礎知識上,沒有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咨詢和被咨詢之間的關系,無法保障心理咨詢的有效性,所以中學生應該提高心理咨詢的主動性。
三、中學生心理咨詢的發(fā)展對策
(一)學校應該重視心理咨詢問題
就目前我國一些中學校的心理咨詢現狀來說,很多學校并沒有重視心理咨詢問題,更不用說在設備和軟件方面。所以要想真正的提升中學校的心理咨詢工作,就必須要讓學校從心理上重視心理咨詢問題,國家和教育機關應該積極鼓勵學校進行心理咨詢工作。首先領導要做好心理咨詢工作的宣傳工作,不能將教育工作的重點放在升學率的提升方面,而應該真正的關心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和綜合素質教育問題。在了解學生的訴求之上,讓學生有健康積極的環(huán)境進行學習。只有當學生有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才能保障學生的學習進步。不僅如此,學校和教育機關也需要及時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觀察,及時采取應對措施。根據實際學校的要求開設心理咨詢教室,加大在心理咨詢教室方面的投入,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心理咨詢。
(二)加強專業(yè)化培訓
中學生的心理咨詢問題,絕不是簡單的道德教育問題,需要專業(yè)化的心理咨詢人員進行該工作,所以就要加強對心理咨詢人員的培訓。只有具備專業(yè)化的知識和技能,才能給學生的心理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而不是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說教,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不僅如此,專業(yè)性的心理咨詢老師能夠真正的感受學生的內心情感,會采取有效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并且將自己的理解及時反饋對方。這樣讓學生能夠明白老師是能充分的理解自己的。這個過程是一個雙向交流的過程,實際的心理咨詢是需要時間鍛煉的,有關學校應該充分認識到自身教學的優(yōu)勢,將心理建設應用到實際的教學當中。不僅要加強普通任課老師對心理知識的培訓,還要加強心理咨詢人員的培訓,使其能夠更快速地適應工作與中學生進行更好的溝通。
(三)加強心理咨詢工作的宣傳
很多中學生不愿進行主動的心理咨詢工作,是學校沒有做好心理咨詢工作的宣傳,這個宣傳工作不僅僅是心理工作者的工作,更是學校老師家長的工作。在整個社會當中也要對心理咨詢進行相應的普及,可以通過媒體、互聯(lián)網等各種方式,積極做好這項工作的宣傳,讓學生更加了解心理咨詢的工作和效果。咨詢者應該充分的認識到不能過度依賴心理咨詢來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在心理咨詢的過程當中,心理老師充當的是交流的對象,而不是學生發(fā)泄情緒的對象,也不是單純給予學生關懷和同情的對象。學生應該充分的了解心理老師的同情心,不僅能有效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如果同情心泛濫,更會加深學生的不良心理問題,所以心理老師在心理咨詢當中應該謹慎的使用同情心。學生也應該充分的認識到心理老師對自己的關懷和溫暖并不是心理咨詢的最終目標,而應該是切實的改善自身的心理問題。這些道理及需要社會各界對心理咨詢進行宣傳和普及,不能讓家長強制性的要求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其中大部分家長并不能充分的了解心理咨詢的主要作用。只有在做好心理咨詢的宣傳方面,才能有效地提升心理咨詢的效率[3]。
四、結語
總而言之,中學生處在身心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學校應該重視心理咨詢工作,加快完善學校的心理咨詢設施建設,積極應對和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切實保障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之下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楊佃明,時莉莉.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的分析及對策[J].學周刊:上旬,2015:39.
[2]張麗萍 .中學生考試焦慮問題的心理咨詢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7
[3]劉皓宇.當前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J].科教導刊,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