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
摘要:文冠果人工集約化大規(guī)模栽培,在我國尚屬空白,針對文冠果的生物學特性和生長結果習性,研究并提出早期豐產栽培技術,對指導文冠果開發(fā)區(qū)域科學、集約、規(guī)模發(fā)展將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文冠果;早期豐產;栽培
中圖分類號:S565.9
文冠果為無患子科文冠果屬落葉喬木,又名文冠樹,文官果、木瓜等,是我國北方地區(qū)特有的一種優(yōu)良木本食用油料樹種。早在1200年前,我國就有利用文冠果資源的記載,距今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文冠果在我國天然分布于北緯32-46°、東經(jīng)100-127°,集中分布在內蒙古、陜西、山西、遼寧、吉林、河北、甘肅等地,垂直分布多在海拔400-1400m的山地和丘陵地帶。近年來,隨著能源的日漸緊缺,利用開發(fā)文冠果的勢態(tài)愈趨擴大。2008年初,中國石油總公司與國家林業(yè)局擬在遼寧等多省聯(lián)合開發(fā)文冠果項目,作為油林一體化開發(fā)生物柴油后續(xù)原料儲備資源。位于遼寧省西北部半干旱地區(qū)的建平縣作為開發(fā)項目的主要區(qū)域,文冠果開發(fā)工程于當年春季啟動,首年大規(guī)模栽植文冠果3萬畝,并以每年2萬畝的規(guī)模持續(xù)開發(fā)3-5年。為了更好地開發(fā)利用文冠果,現(xiàn)將遼西北低山丘陵區(qū)文冠果早期豐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建園技術
1.1建園選地
文冠果是喜光樹種,建園應選擇光照充足的陽坡和半陽坡,坡度在15度以下,土層厚度在50cm以上,土質較為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段為宜。
1.2栽前整地
在建園前一年秋季進行整地。整地方式分水平溝整地和挖栽植坑穴整地。坡度較大的地塊宜采用水平溝整地,采用水平溝整地,沿等高線挖寬1m,深70cm的溝,將表層熟土置于溝上沿,將下層生土堆于溝下沿。溝挖好的,用挖出的熟土和溝上沿表層的熟土回填,同時要利用草灌植物進行壓青,以改善土壤的養(yǎng)分和水分狀況。平肥地宜采用挖栽植坑整地,坑的大小以長寬深各80cm為宜,表土和底土分開放,回填時先填表土,后填底土,回填后灌水沉實,待翌春栽植。
1.3栽植時期與方法
文冠果春季和秋季均可進行栽植。遼西干旱地區(qū)以春栽為宜,春季栽植在土壤解凍后4月5日至4月15日進行。栽植時用穴狀中心苗栽植法,栽植深度以埋過根頸處的原土印1-2cm為宜,栽植時要使根系舒展并踩實后進行灌水,有條件的要進行樹盤覆膜和定干套袋?;虼杭驹谠灾驳耐瑫r要在苗干的周圍埋成15cm左右高的小土堆,以減少水分蒸發(fā)。
1.4栽植方式與密度
采用單行或雙行密植的栽植方式進行栽植。單行栽植行距4m,株距1.5-2m,每公頃栽植株數(shù)1245-1665株;雙行栽植行距4m,小行距2m,株距1.5m,每公頃栽植2220株。
2土壤管理
2.1果糧或果草間作
在土壤條件較好的地段,建園后在幼樹行間種植豆類、芝麻、地瓜等矮稈作物,在管理糧油作物的同時,也對文冠果進行了撫育管理。在不宜行間種植糧油作物的地段,栽植后可在樹行間種植草木樨、沙打旺等綠肥作物,并利用其綠色生物體在雨季進行壓青,以提高土壤肥力。
2.2深翻壓青
建園后,隨著樹冠的不斷擴大,采用隔行深翻的方法,雨季在樹行的兩側進行挖溝深翻;溝深、寬各50-70cm;將表層熟土翻于溝內,同時利用行間的雜草或綠肥作物進行分層壓青,以提高文冠果園地的土壤肥力。
2.3施肥灌水
文冠果具有壯枝,壯芽結果的特性,因此,為了實現(xiàn)高產、穩(wěn)產,必須加強土壤的水肥管理。施用化肥要用N、P、K比例為2∶1∶1的三元復合肥料,于春季開花前施入。施肥方法采用環(huán)狀溝或放射狀溝施。施肥量依土壤肥力、樹齡樹勢等狀況而定。一般成齡樹每隔2-3年要在秋季或雨季施一次土糞或壓綠肥。
3整形修剪
定植的文冠果當年進行定干,定干高度70cm左右。第2-3年對中心枝和主枝的延長在飽滿芽處進行短截,促進產生分枝和擴大樹冠。這樣通過連續(xù)3年的幼樹整形修剪,即可形成每株樹上有5-7個主枝的多主枝自然圓頭形樹形。在寬行密植的條件下,群體樹形成為連株樹籬形。以后每年的修剪,一是對樹冠內生長較弱的一年生枝。要根據(jù)其空間大小,進行疏除或重短截;二是對果軸的二次枝進行選留短截和疏除。其具體方法:選留1-2個生長粗壯的留做結果,對多余的健壯枝進行短截,做好第二年結果的后備枝,對生長細弱的從基部疏掉,以避免養(yǎng)分消耗;三是對生長衰弱的多年生枝進行回縮修剪,使其更新復壯。
4主要病蟲害防治
4.1主要病害防治
侵害文冠果的病害主要是文冠果黑斑病,其主要危害葉片。葉面或葉緣上初生褐色小斑點,后逐漸擴大成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淡褐色斑,病斑周圍深褐色,有時幾個病斑連在一起成為大斑,病斑背面邊緣生灰黑色霉層。嚴重時病葉尖或葉緣變干枯焦,病葉早期落葉。文冠果黑斑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病菌在病葉上越冬,第二年5月下旬以后開始發(fā)病。在高溫高濕的雨季發(fā)病嚴重。生長在地勢低洼,樹勢衰弱或枝葉密集的文冠果林發(fā)病較重。防治方法:雨季及時排出園地積水,防治園地因積水而濕度過大。修剪時要注意進行疏枝,改善樹體通風透光條件。6月發(fā)病前或發(fā)病初期噴布240-300倍石灰倍量式波爾多液。
4.2主要蟲害防治
危害文冠果的蟲害主要有木虱,其以成蟲或幼蟲危害嫩葉,葉片和果實。若蟲尾端能分泌粘液,滴落在枝葉上,易引起黑霉病,嚴重時枝葉變?yōu)樘亢谏?。木虱一年發(fā)生4-5代,以成蟲在樹皮縫、落葉或雜草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文冠果萌芽時期,越冬成蟲開始交尾產卵,卵產在嫩葉背面或花芽上。若蟲孵化后群居于背光處的葉片上為害,7-8月間為害最重。防治方法:清除林地落葉雜草,消滅越冬成蟲。早春或初發(fā)期噴布5°Be石硫合劑、2.5%溴氫酯乳油25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等,均能有效的控制文冠果木虱的危害。
參考文獻:
[1]李延生.遼寧樹木志[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0.
[2]譚成君.北方半干旱地區(qū)高效農業(yè)[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