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友良
摘要: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學德育教學內(nèi)容中核心組成部分,是中學德育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谛睦斫】到逃龁栴}在中學階段逐漸被重視,使得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在學生的素質(zhì)教育問題中占比逐步得到提升。本文將基于德育視角下,分析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以期對中學德育工作的指導有幫助。
關(guān)鍵詞:德育;心理健康;教育;途徑
前言: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同是中學教育的一部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中學生心理問題的日漸加重,二者的結(jié)合也成為現(xiàn)代教育發(fā)展的必然。在德育視角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能夠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對培養(yǎng)初中生良好的社會接受能力有益。
一、德育視角下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1.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對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意義重大
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自我意識”異常的強烈,熱衷于思考自己的優(yōu)缺點,特別在意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渴望自己能夠被周圍人所尊重和認可。在學校和家庭里他們渴望獲得和老師、家長一樣平等的權(quán)利,所以常常會頂撞家長和老師以彰顯他們的權(quán)利。同時由于學業(yè)的壓力、人際交往中困擾都會對中學生的心理產(chǎn)生影響。老師想與中學生和諧相處,就必須要了解他們這個階段的心理變化情況。因此,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陶冶他們的情操,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品質(zhì),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為他們走出校門進入社會打下堅固的心理的基礎(chǔ)。
2.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中學德育工作的說服力
中學德育工作通常采用談話、批評教育、樹立榜樣等形式來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zhì)、行為習慣的教育。在實踐中,德育工作者常常發(fā)現(xiàn)教育的效果不明顯,說服力度比較小。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老師把學生當作平等的溝通對象,強調(diào)尊重、共情、信任,充分考慮學生的內(nèi)在需要。德育老師可以在學生心理悅納的情況下,加強對他們進行理想信念、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的教育,使德育的整體效應放大,提高中學德育的說服力度。
3.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中學德育工作中的師生關(guān)系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改善中學德育工作中師生關(guān)系。心理健康教育主張教師用親切、和藹、平等的態(tài)度,放下身段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強調(diào)換位思考,讓教師和學生能夠站在對方角度來思考問題,體會對方的心情,獲得尊重和理解。同時,教師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也可以調(diào)節(jié)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讓課堂氛圍總是輕松快樂的,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感受到教師的親和力。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平等、信任、和諧的關(guān)系,為德育工作的高效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二、德育視角下中學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意識淡薄
中學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重視程度還有待提升,有時候?qū)W校一周只開設1個課時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有時候還不能保證將心理健康教育以課程的形式落實到學校各年級的課表中,還僅僅只是偶爾以講座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基層學校里具體如何配置師資力量、設備,如何開展工作,如何進行有效的管理,都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機制。部分地方的中學因此也就不加以重視,從而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無法在學校做到真正的落地生根,進而也就無法達到完成中學德育的目標。
2.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開展不充分
在中學實際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由于對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內(nèi)容、目標和評價不清晰,使得在教學過程中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傳授心理學知識和相關(guān)理論的教育,在課堂上向?qū)W生講授心理學的專業(yè)術(shù)語,讓學生背誦一些名詞解釋、概念等。并且認為只要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就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了。還有一些學校認為請一些心理學相關(guān)專業(yè)的專家學者給在校的學生進行幾場講座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看上去挺熱鬧的,殊不知這些沒有針對性和指導性的知識講座在學生聽來是沒有用心的。
3.教師心理學專業(yè)性知識不足
在實際工作中又缺乏更為系統(tǒng)的理論知識作為補充,使得他們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規(guī)律認識不足。更由于缺乏專業(yè)的知識和技能,部分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不能夠第一時間正確分析、判斷和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例如,對中學生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大多是以純說教式知識講座為主,內(nèi)容空洞、形式枯燥。很難與追求新穎、時尚、個性的中學生們達到同頻。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團體輔導活動方案設計往往也缺乏系統(tǒng)性,經(jīng)常會導致在活動過程中想到哪做到哪,最終達不到想要的教育效果。
三、德育視角下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1.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機制的構(gòu)建
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中學德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學科教師需要承擔著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和任務。在學校的管理過程中應該成立一個以教務處或教學部牽頭負責的領(lǐng)導小組,專門負責課堂教學中涉及到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同時,學校的專職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又擔任著給學生提供個體咨詢和團體咨詢的工作,這部分又屬于學生工作,在學校的管理上歸屬于政教處或?qū)W生部。這樣學校的教師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做到及時、準確的了解學生思想和心理的變化,將學校的德育工作做細、做透、做實。
2.合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中學德育活動
中學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學校的各科教學,班會活動,班團體活動,社會實踐活動中,體現(xiàn)在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它的途徑和方法多種多樣,主要的方法有: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個體咨詢、團體咨詢、團體輔導、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成立中學生心理社團,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學習宣傳等。教師善于發(fā)掘教學內(nèi)容里的契機,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生活態(tài)度和良好的品質(zhì)。在活動前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謀劃、組織,在活動上保持內(nèi)容鮮活、形式新穎、吸引力強。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為了更好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邀請優(yōu)秀的專家到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更新德育教師的教育觀念,通過專家理論知識的講解、實踐經(jīng)驗的分享幫助教師提高他們的教學理論水平和教育方法;派出老師到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都開展較好的學校學習、觀摩,把其他學校的先進做法和經(jīng)驗引進來。鼓勵教師在提高理論水平的同時,積極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聽課、評課、心得交流、分享教育材料和信息、探討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交流教育教學方法等形式增進教師的業(yè)務能力。
四、結(jié)語
隨著素質(zhì)教育發(fā)展趨勢越來越重視中學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機制的構(gòu)建,合理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中學德育活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專業(yè)素質(zhì)。因此,需要高效率將具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活動形式融入德育過程中,全面促進中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姜日德.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滲透[J].心理月刊,2018(12):28-26.
[2]吳臨惠.中學德育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研究[J].科技資訊,2020(09):186-188.
[3]陳曉暉.初中體驗式德育活動課的開發(fā)與實施[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1(19):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