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嘉明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4-444
一、研究背景
在本學期的知識中,令我最感興趣的一個單元就是《比》。比在生活中有許多應用,其中“黃金比”這個知識是讓我感覺最奇妙的。老師在課堂上介紹:黃金比的比值約是“0.618”,如果這個事物運用了黃金比,總是會讓人感覺十分和諧美觀。在生活中,有些芭蕾舞演員就要穿上增高,使自己的下半身身高約是整個身體身高的“0.618”。生活中因很少有人能達到完美,所以許多女性為了增加形體的美感,而選擇穿高跟鞋來增加自己的身高。老師還在課堂上展示了許多運用黃金比的事例,如國旗,許多建筑等。這讓我有股想去找一找的沖動,生活中的建筑有沒有都達到“完美”的黃金比呢?
二、研究過程
1.查找黃金比資料
黃金比是怎么發(fā)現(xiàn)的呢?經(jīng)過查閱我發(fā)現(xiàn):黃金比又叫黃金分割律,是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有一次路過鐵匠作坊,被叮叮當當?shù)拇蜩F聲迷住了。這清脆悅耳的聲音中隱藏著什么秘密呢?他走進作坊,測量了鐵錘和鐵砧的尺寸,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存在著十分和諧的比例關系?;氐郊依?,他又取出一根線,分為兩段,反復比較,最后認定1∶0.618的比例最為優(yōu)美。德國美學家澤辛把這一比例稱為黃金分割律。此律的意思是:整體與較大部分之比等于較大部分與較小部分之比。如果物體、圖形的各部分的關系都符合這種分割律,它就具有嚴格的比例性,能使人產(chǎn)生最悅目的印象。
2.第一次實踐研究——門窗的長寬之比
了解了黃金比后,我開始尋找生活中哪些建筑是符合黃金比的。首先我將目標瞄準了門窗。我與媽媽首先對我家鐵拉門(圖①)的長寬進行了測量,經(jīng)過測量發(fā)現(xiàn),我家的鐵拉門長有3.5米,高只有2.6米。圖②是一個由6塊玻璃組成的一個玻璃大門,經(jīng)過實際的測量,知道了長是2.25m左右,寬是1.39m左右,接下來便開始計算。
測量物體長寬長寬之比與黃金比比較鐵拉門3.5m2.6m約是0.7430.743>0.618玻璃窗2.25m1.39m約是0.6180.618=0.618 通過計算我們知道了鐵拉門并不是一個完美的物品,而玻璃門符合黃金比,非常完美。
3.第二次實踐研究——樓梯門
我們繼續(xù)研究,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可以達到完美呢?我又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一種樓梯門,對呀!我可以研究樓梯高度與樓梯門總高度的比值呀!
(1)開始計算
經(jīng)過測量我發(fā)現(xiàn)樓梯門總高165cm,而樓梯總高度約是102cm。開始計算!
樓梯門總高樓梯高度樓梯高度約是樓梯門總高度的多少165cm102cm約是0.618 (2)得出結(jié)論:
經(jīng)過計算我們發(fā)現(xiàn),原來生活中的樓梯門就是一個“完美”的黃金比??!
4.第三次實踐研究——高大建筑物
我想,除了樓梯門,還有什么建筑可以達到黃金比例呢?有了,我可以研究房屋呀!
通過資料,我知道了一座三層房子的高度約為12米,每層約高3.7米。那兩層高度約是總高度的多少呢?開始計算!總高度兩層高度兩層高度約是總高度的多少12m7.4m約是0.617
我們又通過計算發(fā)現(xiàn),我研究的三層樓房接近完美??磥碇挥腥龑訕鞘亲罘宵S金比的,其它層次的樓房并不符合。
三、拓展遷移
通過以上的研究,我們知道了生活中部分樓梯門和樓房的建筑是一個完美物品,于是我想古代的建筑家一定也特別喜歡運用黃金比,讓自己設計的建筑更加的完美,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查閱各種建筑資料。
我發(fā)現(xiàn),世界上著名的埃菲爾鐵塔、巴黎圣母院以及帕特農(nóng)神廟這三者建造時,都符合了黃金比的規(guī)律。
我們在這些建筑的外圍框一個矩形圖,就能發(fā)現(xiàn)矩形圖的長寬之比約為0.618。原來生活中,建筑中的黃金比也不少?。?/p>
四、研究感想
通過這次研究,我了解到了生活中的許多建筑都是按照黃金比建造,是 “完美”物品。但是還有許多建筑也并不符合這個規(guī)律。黃金比這么完美,為什么不都按照這個規(guī)律建造呢?經(jīng)過與老師的討論,我才明白生活中的建筑物建造時首先考慮到的是便于人們使用,適應生活所需,其次才是美觀度。比如鐵拉門,樓房的層次等,都是需要考慮到實際情況和人們所需。
經(jīng)歷了這樣一場數(shù)學實踐后,我感受到數(shù)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數(shù)學在我心中的地位大大提升了。以前我以為數(shù)學只是乏味地計算,但通過這次研究,我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也可以像語文那樣生動,像音樂那樣優(yōu)美。只要你肯動腦,愿動手,你肯定也會在數(shù)學這一方面學有所成的。因此,我們要為數(shù)學打下扎實的基本功,才能讓數(shù)學廣泛運用到生活中,因為生活中數(shù)學無處不在。
輔導老師:鐘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