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發(fā)萍 婁彥科 張曉陽
摘要:當下信息時代,信息工具已經融入到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高中物理教師應正確把握課程知識本身展示需求與信息技術的關系。只有將信息技術作為有效的輔助手段實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真正讓信息工具為教學服務。高中物理教師必須處理好教學與技術應用的內在聯(lián)系,使兩者更好的協(xié)同工作才能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物理學習效益。本文就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信息化教學;教學效益提升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4-230
最新的教育理論實踐到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最新教育工具和教學理念。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時刻關注自身教學理念的更新和應用,讓信息技術真正走進課堂,融入學生的學習過程,才能得到師生的認可。教師在教學時應選擇最合理有效的教學方式,才能在師生接受和認可信息化教學的前提下實現(xiàn)信息化教學的更新,推動高中物理教學發(fā)展。本文中結合筆者自身教學實踐,從“融合物理實驗”“ 建構知識情境”“ 善用校園網絡”三個方面對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學的實踐對策進行了深入探究,希望對各位教師有所助益。
一、融合物理實驗,順暢演示實驗過程
高中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多基于對物理實驗的實踐。物理實驗作為學生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手段,是教師組織和開展教學活動的必要組成部分。然而由于實驗器材實驗環(huán)境和實驗過程及時間的限制,教師不能在每堂課上都進行具體實驗。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需要使用信息化工具展示實驗步驟和實驗效果。同時教師能通過口述實驗環(huán)節(jié),節(jié)省大量時間成本和時間。此外,具象化的視覺形象資料可以讓學生在虛擬實驗中獲得正確結果,總結正確規(guī)律和結論。
例如,教師在教學“功與功率”內容時,就通過多媒體信息工具為學生展示了學生甲測動滑輪的機械效率過程,甲用彈簧測拉計拉動繩子的自由端,將A位置100g質量物體的勻速提升到B位置,在這個實驗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彈簧測力計對繩子做功大小,正確認讀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鉤碼上升的距離等。這樣,物理實驗仍然作為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手段,但是教師利用信息工具順暢演示實驗過程,既節(jié)省了大量成本和時間,又讓學生對現(xiàn)象直觀形象的記憶,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實驗中得到的規(guī)律和結論。對于一些需要學生自己操作進行的實驗,教師通常會先自行為學生演示一遍,但由于一些具體的操作細節(jié)不容易看清,而大屏幕上的顯示結果使學生在節(jié)省實驗時間的基礎上得到相應或近似的結論。此外,教師還通過播放相關的實驗微視頻,放大細節(jié)或慢速播放的方式呈現(xiàn)詳細流程,使學生正確有序的完成必要的實驗操作步驟。
二、建構知識情境,培養(yǎng)學生良好觀念
高中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理解,一方面基于對理論知識的邏輯性理解,另一方面基于學生對直觀性資料的解讀。學生在新知識學習和理解記憶同時,不僅能夠發(fā)展學生自身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更能夠讓學生的抽象思維得到發(fā)展。但并不是所有的學生抽象思維都很強大。因此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資料展示工具,建構知識情境。此外讓學生養(yǎng)成通過觀察形象資料形成物理學習觀,還可以促進學生細心觀察,事件簡化的問題,抽象處理能力,從而有效發(fā)展學生的抽象思維。
例如,教師通過微課視頻資料的播放,讓學生觀看微視頻“超遠距離的投籃”過程,從投籃運動簡化為一般拋體運動,這樣視頻中抽離出來的籃球運動曲線,讓學生首先對“超遠距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形成了探索問題的內在動力,在主動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強化了知識、培養(yǎng)了能力并獲得了通過物理知識解答生活的積極體驗。視頻資料的展示,不僅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又讓他們認識到了物理學習的重要價值。
三、善用校園網絡,提升物理教學效益
傳統(tǒng)高中物理教學課堂受時間空間設備的限制,學生與學生之間難以進行高效率的互動,而且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多基于文字資料。而網絡信息工具可以突破現(xiàn)實課堂的空間局限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拓寬認知,高效互動。由于學生物理基礎和學習能力存在差異,不同的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可能使得一部分學生接受存在困難,教師可以把課件放在校園網上,讓學生重復學習,突破傳統(tǒng)授課的時間限制。
例如,教師在教學“串聯(lián)電路和并聯(lián)電路”期間,利用了校園網絡資源,讓學生能夠在課堂內外進行互動交流。教師首先拋出問題:“你在現(xiàn)實生活中見到過哪些串并聯(lián)電路?它們有什么特點?”同時要求學生進行課外資料查閱,看演示、談觀點。然后,進入探索階段,教師鼓勵學生進行課內交流,實驗探究,完成總結;最后,教師利用校園網絡互動平臺,在課堂上進行學生學習成果展示,拓展知識應用,有效提升了物理課堂教學效益。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改變陳舊的教學理念,充分貫徹落實新課標教學理念,更需要順應信息化時代潮流,發(fā)揮信息化教輔工具輔助教學的作用,變革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形式,提升高中學生物理學習知識的體驗和熱情,為學生搭建一個信息直觀,氣氛融洽高效互動的新平臺幫助學生自主處理信息,觀察事物,分析原理應用所學,最終提升高中物理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朱江. 基于信息化視角下高中物理實驗課開展策略探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61.
[2]張文科. 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學之我見[J]. 才智,201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