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列
摘要:現(xiàn)如今科技的高速發(fā)展,沉浸式藝術景觀設計在現(xiàn)代化的世界里正是人們所追求的新型觀賞游覽方式,符合現(xiàn)代人們所追求的視覺、聽覺、觸覺等體驗感使人們所需要的精神層面和物質(zhì)層面的追求。在了解沉浸式藝術裝置的概念和歷史前沿讓我們對沉浸式藝術裝置有了初步的認識。在第三章中通過沉浸式藝術裝置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的案例,進行進一步的認知加深我們對于藝術裝置于城市景觀中的作用,提高我們對于接下來的畢業(yè)設計提供思路和待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城市景觀 沉浸式;藝術裝置
引言
從數(shù)萬年之前藝術隨著人們的到來而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景觀設計一直與藝術緊密相連,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各種景觀都與藝術密切相關。藝術作品在景觀空間中的出現(xiàn),讓現(xiàn)代人在高速的生活和工作之后,放松心情和靈魂。景觀空間的沉浸式藝術裝置一般與景觀設計不太相同,體驗者的參與方式和互動方式更加重要。沉浸式藝術裝置作品被體驗者感受互動時,無論體驗者是主動體驗還是被動體驗。沉浸式藝術裝置的形式正在被越來越多人接受,人們的日?;顒永锍两剿囆g裝置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城市景觀與沉浸式藝術裝置
(一)城市景觀的概念和構成
1.城市景觀的概念
大眾對城市景觀空間的感應是城市的形態(tài)特點的必要條件。城市景觀藝術占有猛烈的傳染、感知力,它能啟發(fā)大眾的真實情感存在。美麗的城市和卓越的藝術景觀環(huán)境是城市文明和進步的標志,是城市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建筑物周圍可以使用的特殊價值和景觀藝術等。之后可以利用這些城市藍圖的一部分來分析下一道城市景觀設計。
2.城市景觀的特點
城市景觀的設計能夠讓城市快速顯現(xiàn)自身特點為城市帶來生機,城市景觀設計可以將該城市的本市特色與地方文化相結合從而實現(xiàn)城市景觀特色,在這之中可以使人們快速領略到城市與人文相結合的特點。當然城市景觀的構成也需要與人的相處融洽的共存讓人們在視覺中感受城市景觀也在其他感官上接觸城市景觀。城市景觀不僅僅是需要人與自然的融合也是人們精神所向往的理想城市景觀也需要將其變成現(xiàn)實。
(二)沉浸式藝術裝置
1.沉浸式藝術裝置的概念
首先公眾在體驗過程中要有非常明確的目標,要對用戶的交互行為有及時的反應,會允許每個體驗者體驗視覺聽覺觸覺后中的一個要素和先決條件,另一方面,我們要把個人行為與體驗者的感官提高作者對體驗者的完全掌控心理成長和可以滿足體驗者的滿意度。有了以上的的條件后,才能讓體驗者逐漸失去自我的想法,從而達到所謂的不感興趣的狀態(tài),被既定的氛圍所吸引目光,進入我的狀態(tài)會讓人忘記時間的良好互動,而公眾所經(jīng)歷的過程就變成了實現(xiàn)目標的機會。
2.沉浸式藝術裝置特點
沉浸式藝術裝置的構成形式是由一個特定的限定空間或開闊的空間使群眾可以在其中與沉浸式藝術裝置進行互動,沉浸式藝術裝置作品與人兩者必不可少。它不限于人的各種感官可以在多個感官中進行體驗。沉浸式藝術裝置的構成材料當然也是不受限制的可以創(chuàng)造出多元化的作品。
沉浸式藝術裝置的內(nèi)涵通常是不受限制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思維方式所以在沉浸式藝術裝置的作品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意義內(nèi)涵和體驗者所領悟的內(nèi)涵不盡相同,也可能與作者擁有相同感受。
二、沉浸式藝術裝置與城市景觀的設計
1.沉浸式藝術裝置與城市景觀設計中的特點
沉浸式藝術裝置與城市景觀設計中的特點可以分為藝術表達的交互、運動方式的交互和敘事成分的交互這三個小點。作為藝術表達的交互可以使我們了解在藝術家在作品中所表達的含義;運動方式的交互可以通過各種行為動作和作品產(chǎn)生互動影響;敘事成分的交互可以使體驗者清楚地了解藝術家想要傾訴的故事成分了解沉浸式藝術裝置的故事性升華沉浸式藝術裝置與城市景觀的主題宗旨更有感染力的影響體驗者的情緒變化。
2.藝術表達的交互
作為藝術表達的交互,在俄羅斯莫斯科火星中心展出的藝術沉浸式藝術裝置作《Wave is my nature》是藝術家Dmitry Morozov 的藝術裝置作品。沉浸式藝術裝置中根據(jù)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論,就是光既有波動的特征也有粒子的特征。作者利用Arduino Meg和Arduino Uno的編程代碼進行設計組成聲音可視化的模塊形狀,在該藝術裝置LED燈光在Arduino的設備上進行活動點亮,從而使背景音樂的音譜在會場上進行還原,裝置中的感應系統(tǒng)可以在體驗者走過時進行感應時做出相應的反饋。從而使該作品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聲音光源結合效果。
3.作為運動方式的交互
作為運動方式的交互《雨屋》這個藝術裝置作品最早是由蘭登國際的設計團隊在2012年被創(chuàng)造出來在倫敦首次展出。在《雨屋》橫空出世后邊受到人們瘋狂的追捧、僅僅是為了體驗一下這個“神奇的雨屋”。在蘭登國際團隊設計這次沉浸式藝術裝置的思路是在放置裝昏暗的房間里安裝多個3D鏡頭檢測到體驗者后將數(shù)據(jù)上傳至系統(tǒng)后讓系統(tǒng)、迅速做出反應使體驗者進入雨屋的范圍內(nèi)人不會被雨淋到而周圍的雨點卻在繼續(xù)下著。在官方的要求中體驗者不能身著黑色的衣服在裝置之中不能再雨屋之中快速移動或奔跑不、然極大的可能系統(tǒng)識別不不出能做出的反應過慢,體驗者在剛開始進入雨屋之中需要將手伸出一邊鏡頭與系統(tǒng)可以以較快的速度確定體驗者的方位以便做出相對應的交互行為。通過體驗者的運動軌跡與運動的形式是藝術裝置的相互作用。使體驗者融入藝術裝置之中引發(fā)體驗者的情感共鳴能夠更好地寓情于景,每個體驗者都有屬于自己的強烈的場景氛圍。這種沉浸式藝術裝置能夠讓人們意識到新時代景觀設計在我們身邊發(fā)生的變化。
4.作為敘事成分的交互
作為敘事成分的交互藝術家Jackie Wen與新興媒體藝術家Pd Zhang為國家地理雜志在上海打造的《夜?jié)撓盗小坊蛹埶囇b置夜?jié)撓盗幸约埶囁溉簽橹黧w,運用新媒體技術將在海中明亮而寧靜的身影融入空間沉浸,當人群緩緩進入大廳之中,每當紙質(zhì)藝術中相應的水母會被觸發(fā)提升的互動和色彩的變換,藝術家想要通過設計去探索人類與海洋生物之間應該保持的距離之美,感受深海的變化與異化的。這兩位藝術家的想法是,人類群體對海洋生物偽裝的囚禁也是對生態(tài)平衡的挑釁。所以他們決定創(chuàng)作一幅不僅能夠讓人們感受到深海環(huán)境的魅力而且不會破壞深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藝術作品,從而使人們受到啟發(fā)感受到深海的自然魅力同時也在警醒人們需要重視深海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愛護和保護整個物種共同的藍色海洋。通過結構和光影忽隱忽現(xiàn)呈現(xiàn)的畫面是體驗者視覺上的絕美盛宴,通過紙藝水母的排列位置變化進行精加工所呈現(xiàn)出的空間感、立體感的效果也是美輪美奐的。
三、結論
本文通過了解一定的城市景觀設計和沉浸式交互設計的理念和城市景觀與沉浸式藝術裝置相結合的歷史前沿和研究現(xiàn)狀。再次通過多個沉浸式藝術裝置與城市景觀相結合的案例做出總結與歸納,為之后的畢業(yè)設計提供靈感和思路。通過多種傳感與燈光與聲音的相結與合,讓我們不僅在某一感官上體驗新媒體技術與景觀相結合也可以是我們在多層次中感受到沉浸式藝術裝置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延伸與拓展,讓每一位體驗者在藝術沉浸式藝術裝置中都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與感受。
參考文獻:
[1]張冉. 基于processing平臺實時互動影像呈現(xiàn)[D]. 北京工業(yè)大學.
[2]劉祥平.利用植物造景改善城市環(huán)境[J].天津建設科技,2007(S1):272-273.
[3]袁珺. 景觀設計中裝置藝術的應用研究[D]. 北京林業(yè)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