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春
“新墳不過社”,意思就是對于新墳的清明祭掃,必須提前到春分前、立春后的第五個戊日即春社日前夕去掃墓。我想遙對不久前剛剛仙逝的外婆的新墳,悄悄地說一聲:外婆,您在那邊還好嗎?我們都很想您——想你在春分前……
永遠難忘2020年10月14日的上午,105歲的外婆像往常一樣,清早起床洗漱后,就坐在窗前。她一手拿著剛收到的2020年第10期《大江南北》雜志,一手將放大鏡放在高度近視眼鏡下方,認真地閱讀著。10點多鐘,外婆還興致勃勃地對媽媽說:“這期里面有兩篇文章真好看,還有小春的一篇文章,我剛剛看好。有點累了,我去床上躺一下。”
媽媽扶著外婆,給她脫去了外衣,蓋上毯子,秋日和煦的陽光照在外婆的臉上,是那么的溫暖。外婆就這樣在睡夢中無疾而終,安詳?shù)刈吡恕?/p>
外婆的突然離世,讓我們一時間有些無法接受。每每看到熏魚、小米糕,會不由自主地說:外婆喜歡吃這個,我給外婆買點送去。在網(wǎng)上看到有34碼的鞋子,會下意識地下單,下單后才猛然想起外婆已經(jīng)不在了,只得取消訂單。
八歲前,對外婆的印象,是在媽媽一個月能收到兩回的千里之外的家書中,是在每逢端午、中秋等節(jié)日收到的食物包裹里。那時候,外婆和外公都遠在千里之外的山西省太原市上班,而我們一家就在皖南的一座小山城里生活。直到1983年暑假,外公陪同我和媽媽一起從杭州坐火車去太原,出站后見到了外婆。她親熱地拉著我的小手說:“小春,外婆給你熬了小米,我們快回去吃?!蹦菚r候,小米粥應(yīng)該是北方最好的食物吧。至今我一直珍藏著我們在太原火車站前的合影。
上世紀80年代末,外公、外婆離休后,回到小山城和我們團聚。兩位老人常常感念黨的好政策,讓他們過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
外婆的晚年生活是豐富而幸福的。老人家精神矍鑠,身體硬朗,生活很有規(guī)律。晨起練一段八段錦,午時小憩一番,晚上準點收看《新聞聯(lián)播》,關(guān)心一下國家大事。閑暇時間練練書法,自費訂了很多書報閱讀,還經(jīng)常和我們交流心得。興致好的時候,她還會親自下廚做幾道小菜,邀請我們一道品嘗,其中最為難忘的,就是每年的春分時節(jié),外婆都會給我們做一道她的拿手菜——香椿炒雞蛋。
還記得十多年前,外婆家的屋外就種了一棵香椿樹。后來由于房屋搬遷,住在樓房里的外婆一直念叨著再也吃不到自己采摘的香椿啦,很是一番念想。但是每年春分前后,她仍然不忘到菜場買上幾次香椿,做上一道香椿炒雞蛋,也不忘叫上我們一起去品嘗一番。
外婆是位新四軍老戰(zhàn)士,經(jīng)歷過抗日戰(zhàn)爭的烽火,頑強的意志使她得以在血與火的斗爭中生存下來。每當(dāng)老外婆回憶起當(dāng)年參加新四軍的往事,便能激情高昂地唱起《新四軍軍歌》??粗馄胚叴蚺淖舆吷钋楦璩臉幼?,我的內(nèi)心涌起一股熱流。
那年春分時節(jié),外婆得知我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感到非常欣慰。她經(jīng)常告誡我努力工作,要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外婆生活非常簡樸,因為離休早,請了保姆后工資所剩不多,但每每看到《新聞聯(lián)播》里地震、洪災(zāi)的報道,她都要主動捐款,表達自己的一份心意。
想你在春分前——我親愛的老外婆,我們一定會好好地生活,并讓那長長的、埋在心底的對您老人家的思念,與我們同行,同行每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