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
摘? ? 要:在聽說教學中,英語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要促使學生加深對特定語用功能的理解。教師可以把特定的語用功能作為教學目標,充分運用聽力教學策略,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聽力技能,提高通過聽提取信息的準確度和時效性,也為說積累豐富的語言信息。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語用功能;聽力教學策略
英語聽力往往被認為是初中生英語學習中最具難度的一項內(nèi)容。當前,英語聽說課中的聽力教學,基本就是以機械地聽材料再完成書上的題目為主。這大大降低了學生聽力學習興趣和效果。
其實,如今的初中英語聽說材料都具有不同的語用和交流功能,教師可以把特定的語用功能作為教學目標,充分運用聽力教學策略,讓學生掌握必要的聽力技能,提高通過聽提取信息的準確度和時效性,也為說積累豐富的語言信息。
一、語用功能與聽力教學策略
(一)語用功能
語言功能是語言在實現(xiàn)人的具體目的中所起的作用。一般地說,語言有三種基本功能:從人與文化的關(guān)系看,語言是文化信息的載體,是人類保存、傳遞、領(lǐng)會人類社會歷史經(jīng)驗和科學、文化、藝術(shù)成就的手段;從人與世界的關(guān)系看,語言是人認識世界的工具,人們既用語言進行思維,又用語言調(diào)節(jié)行為;從人與人的關(guān)系看,語言是交際方式和交流思想的手段。心理學家哈利迪認為,可把兒童習得語言的過程視為逐步掌握語言的各種功能的過程。他相應地提出了七種語言功能:工具功能、調(diào)節(jié)功能、相互作用(交往)功能、個人表現(xiàn)功能、啟發(fā)功能、想象功能和信息功能。在我們的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特定的語用功能來為整個單元做支撐。就拿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七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為例,這個單元的具體語用功能是描述天氣和活動以及打電話。
(二)聽力教學策略
和聽力相關(guān)的教學主要分成基于策略的聽力教學、計算機輔助聽力教學、狹窄型聽力教學、學術(shù)性聽力教學、學術(shù)聽力教學和互動聽力教學。而基于策略的聽力教學是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使用最多的。O’Malley和Charmot將英語聽力教學策略分為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
根據(jù)元認知策略,教師在教學中要教會學生在聽力材料播放前就抓緊時間去閱讀聽力任務中的題目和相關(guān)的選項,進而在聽音過程中能根據(jù)題目和選項預測出大致的聽力內(nèi)容。在聽的過程中,學生應關(guān)注自己的注意力是否有分散現(xiàn)象,如果有,要在短時間內(nèi)通過自我管理把注意力集中到當前的任務上來,并且能夠根據(jù)題目的要求有選擇地聽重要的信息點。
根據(jù)認知策略,教師要教會學生能夠利用母語進行相關(guān)的遷移,能夠聯(lián)系背景知識和常識領(lǐng)會所聽篇章的大意,能夠利用上下文情境來推理、預測詞、句和篇章的主旨,能夠用縮略詞、數(shù)字和人名迅速記錄聽力材料中的重要信息。
根據(jù)社會情感策略,教師在聽力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設(shè)立一個有趣的聽前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對接下來的聽力材料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產(chǎn)生強烈的完成聽力活動的欲望。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設(shè)計一些活動來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與合作,更好地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作為主體學習者的作用。
教師如果想要上好一堂聽說課,就要根據(jù)特定的語用功用巧妙地將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運用到教學中去。
二、基于特定語用功能運用聽力教學策略的案例
下面以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七年級下冊第7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為例,探討如何在聽說課中基于特定語用功能來運用聽力教學策略。
這一課時教學內(nèi)容的主要語用功能是:描述天氣和活動以及打電話。教學過程如下:
【Step 1】
教師在PPT上顯示自己的手機屏保,學生馬上聯(lián)想到手機。教師和學生談論有關(guān)自己手機屏保上的日期、天氣預報,學生預測到接下來要聽的聽力材料和討論天氣有關(guān)。這里很好地運用了聯(lián)想和預測聽力策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研究表明,學生對聽力材料越感興趣,能記住材料中的信息就越多。
【Step 2】
教師在PPT上顯示代表不同天氣的照片,問學生相關(guān)的天氣狀況:“How is the weather?”“What is the weather like?”學生回答:“It’s sunny.”“It’s rainy.”“It’s cloudy.”“It’s windy.”這為后面的聽搭好語言知識的框架。
【Step 3】
教師接著問:“Do you like traveling by plane? In fact, we can take the plane to many places. Have you been there before? Look at the picture, where is it?”學生回答:“It’s Moscow/Toronto/Boston.”
【Step 4】
教師馬上說:“Let’s go to these places and see what the weather is there.How is the weather in Moscow/Toronto/Boston?”以此引出后面討論各國天氣的聽力內(nèi)容。這些都是聽前的熱身,主要目的都是讓學生做好充分預測和知識儲備,提高學生在聽的過程當中完成任務的準確度。
【Step 5】
教師要求:“Listen and write down the names. Check the weather in pairs. How is the weather in ...? It’s ...”教師讓學生通過說這一輸出方式把聽到的內(nèi)容呈現(xiàn)出來,能夠很好地評價學生聽的情況,同時讓學生的口頭表達得到鍛煉,并掌握特定語言功用的日常表達方式。
【Step 6】
教師要求:“Listen again and fill in the blanks.”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對聽力材料進行第二次深加工,讓學生跟讀磁帶,模仿發(fā)音,并在句子的空白位置補上相應內(nèi)容。這樣就加深了學生聽和說的印象,同時還可以讓他們了解該語言信息塊的輸出需要什么樣的語境,從而提高學生對新的語言知識的遷移和聯(lián)想能力,使作為語言模仿者的他們感受到說話者的情感和態(tài)度,以便更好地理解說話者的意圖。
【Step 7】
教師引導:“Look and see. When you talk on the phone with someone,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這是教師通過問題引出了電話用語這一語言功能,并讓學生仔細看圖,尋找圖中的信息:“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is he/she doing there? How is the weather there?”從而引出表示動作正在進行的現(xiàn)在進行時,以及通過圖片建立天氣和活動的關(guān)系,為后面2a、2b的聽力教學搭好必要的框架,以進一步提高聽的準確率。這里的說就是為后面的聽服務的,而聽后面的說又是新的拓展和鞏固,以加深學生對特定情境下的語言知識的理解,以便在平時的電話用語中也能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圖和情感。
應該說2a、2b是對1a、1c內(nèi)容的提升,因此教師在問題和任務的設(shè)計上要始終貫穿一條討論天氣和活動的主線,而基于電話語用功能讓學生帶著好奇去聽和表達,又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正是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Step 8】
教師要求:“Listen and number the pictures.”學生一旦熟悉了電話用語,就能夠有效運用元認知策略,實行自我監(jiān)督和管理,排除不必要信息的干擾,提取對話中的信息,進而建立期與圖片的聯(lián)系,選擇正確的圖片。
【Step 9】
教師引導:“Listen and imitate, and point out the important phrases and expressions which are often used in the phone language.”通過磨音環(huán)節(jié),教師讓學生積累必要的電話用語的表達,以區(qū)別于面對面交流的表達,為后面電話中對話的生成做好鋪墊。
【Step 10】
在聽說最后的環(huán)節(jié),教師給出checklist作為評價的標準,讓學生基于特定的語用功運用前面學到的語言表達方式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圖。這是培養(yǎng)學生有效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即讓學生通過電話交流的過程加深對社會的認識、獲得情感的交流,鞏固與朋友、親人之間的友誼。
三、基于案例的思考與建議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很好地運用了聽力教學策略中的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來組織聽說課的教學,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該如何使用正確的語言來發(fā)揮其特定的語用功能,從而完成信息交流的過程。
就筆者日常教學的感受而言,缺乏以必要的聽力策略作為引導會大大影響學生提取信息的準確度和容量,同時也會大大影響后續(xù)說的流利程度、準確度以及特定語用功能的效果。因此,我們就要熟悉并會運用更多的聽說教學策略,讓學生通過參與語言聽說的活動掌握科學的聽說策略和方法,從而提升自己的語言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