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喆雋
20世紀末,曾經(jīng)有人預言,由于長時間使用電腦而缺少體力勞動和戶外運動,未來的人類將變得體格羸弱,全身唯一經(jīng)“自然選擇”得以增強的部位是手指——一具肥胖的身體支撐著一個不成比例的大腦袋,他佝僂著背,雙眼直視前方的電腦屏幕,修長的十指高速敲擊著胸前的鍵盤……實際上,這種預言雖然想象力有限,卻道出了對人類未來的某種隱憂,也呈現(xiàn)了一個基本事實——電腦鍵盤和屏幕作為一種輸入與輸出設備是“反人類的”。然而過去20年的技術發(fā)展恰好背離了這一預言,人們發(fā)明了更加輕便的個人終端。除了完成必要的工作,如今人們幾乎用不上鍵盤和大屏幕了,一切都可以在手機上實現(xiàn)。在觸摸屏上,人們甚至用不上十根手指,只需一兩根手指就可以完成所有操作。如果再度貫徹用進廢退的思想,未來人類的其余手指將逐漸萎縮……不過腦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刷手機、看短視頻,會改變大腦皮層中神經(jīng)元的連接方式,甚至改變大腦內(nèi)部荷爾蒙的分泌機制。換言之,人的生理屬性可能已經(jīng)和人造的技術產(chǎn)品發(fā)生了“協(xié)同演化”。最近的調(diào)查顯示,有近四成的“00后”選擇以倍速播放音頻和視頻節(jié)目。人們總想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nèi)獲得盡可能多的內(nèi)容,就好像要從一個檸檬中榨取更多的檸檬汁。然而,倍速播放并非單純出于提高效率的考慮,而是因為大腦對獲取新信息“上癮”。我們相信會有源源不斷以至無窮的“檸檬”出現(xiàn)。
在每一次滑動屏幕的動作中,人傳遞了一種信念:下一個,再下一個——即便這一個不對我的胃口,總有下一個會讓大腦分泌微量的多巴胺?!拔摇睆奈礉M足于任何當下的瞬間,卻對“無限”的未來充滿信心??梢哉f,每個人都是夸父,手機就是他為逐日而在上面不斷奔跑的大地。拿著手機的人也實現(xiàn)了芝諾的“飛矢不動”悖論——無窮個瞬間的疊加畫出了一條開放的曲線。在不知不覺中,我們用加速度進入了一個“倍速時代”。檸檬帶來的酸味越來越寡淡,沒有人再去回味,而只想嘗一小口就丟棄。我們無從區(qū)分,那是一種逃離、一種隱匿,還是一種自我消遁。人好像一只在莫比烏斯帶上高速爬行的螞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自己卻在算法原點處。反過來,或許在這樣一個倍速時代,那些無法倍速播放的東西才是最可貴的。
(心香一瓣摘自《書城》2021年第7期,王 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