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俊強
下班途中,走到一個十字路口,我在等紅燈之際,發(fā)現(xiàn)路邊一位交警攔下一名騎電動車走快車道的女子。
交警戴著口罩,一絲不茍地執(zhí)法,對違章女子命令道:“請把口罩摘下來,電動車鑰匙拔下來——給我!”他的聲音不高,但低沉的語氣中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女子二十七八歲,摘下口罩,滿臉堆笑,一邊配合執(zhí)法,一邊忙不迭地道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騎得太快了!”
“不是快慢的問題,是你走錯道了!沒看到我在路邊執(zhí)勤嗎?你還敢走快車道?!”交警哭笑不得,話里話外給人感覺他好像被忽視了一般。
那女子也許是天生好脾氣,也許自知理虧,臉上始終掛著笑,很客氣地應答:“你說得對,都是我的錯??吹侥愕臅r候都晚了啊,都快騎到你跟前了!再說,看見了也不敢再掉頭逆行啊——剛才左邊汽車太快,右邊有護欄擋著也過不去!”說完,就按交警的要求,掏出自己的身份證,認真配合交警做了違章的拍照記錄。
年輕的交警通情達理,把電動車鑰匙和證件都還給了女子,又強調(diào)了一下:“這次就不罰款了,不過下次注意——下不為例??!”
“謝謝你!我會注意的。謝謝!”女子一臉和氣地表態(tài),待前方的信號燈變綠之后,她又風輕云淡地騎車遠去。
作為一個近距離的見證者,這件小事讓我心生兩點感慨:一是執(zhí)法的嚴肅性和人性化,二是雙方對事對人的態(tài)度——錯方有錯就認,對方點到為止,既不拖泥帶水,也不一罰了之。
一路上,我還在想:認,這個字真是名副其實??!它左邊一個言字旁,右邊是一個人,意思是“一個人說話”。說什么呢?說的是自己的認識,也是認識自己、認知他人與世界的觀點。認識,有對有錯,偏全不齊,其實也是一個對錯交替、不斷獲得成長和進步的過程?!蹲髠鳌分姓f:“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人生在世,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多嘗試,而在嘗試的過程中,或因能力不夠,或因經(jīng)驗欠缺,或陰差陽錯,犯錯就在所難免。犯錯不怕,認錯改錯是關鍵。
殊不知,一件錯事,不僅檢驗一個人的能力、眼光,還體現(xiàn)出其素養(yǎng)、氣度、人品。
“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敝挥兄e認錯,糾錯改錯才能順理成章。及時改正錯誤,這是獲得進步的基礎,接近真知真相的開端,也是一個人胸襟豁達的表現(xiàn)。如果一個人一旦遇到錯誤、問題、困難挫折,就抱怨、抵觸,哪怕自己明明有錯也不承認,從客觀環(huán)境找借口,把責任往別人身上推,這說明他既不成熟,也沒有一點擔當精神。對于這樣的人,應避之遠之,越早越好,越遠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