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謇,中國民族企業(yè)家的先賢和楷模,出生于海門常樂鎮(zhèn)。為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在孩子心中立起海門本土的榜樣,讓張謇的事跡與精神引領孩子品質(zhì)的提升,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qū)東洲國際學校初中三個年級于2020年11月18日至20日開展了“走近張謇,認識張謇”遠足綜合實踐活動。
走近張謇、學習張謇,就是一起去找尋家國夢、強國夢。從學校到張謇紀念館,13公里,3個小時,這是青春該有的印跡!讓我們跟隨東洲國際學子的腳步,一起遠足吧。
從學校到張謇紀念館,我居然堅持完成了13公里的步行,真是太不可思議了,我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可以步行這么遠的路程!沿途的風景很美,有恬靜的村莊和廣闊的田野,更讓人震撼和驕傲的是,我們的家鄉(xiāng)有張謇這樣的偉人。“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睂W習的路途也許很漫長,很曲折,但只要我們堅持,就一定能看到美麗的風景,也一定能收獲豐碩的果實!
——1912班季晨陽
懷著崇高的敬意走進張謇紀念館,看著這里的一草一木,恍惚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當年張謇實業(yè)救國的執(zhí)著和信念。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棄士從商,是他對國家、對人民一直不變的初心;讓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是他骨子里始終未變的執(zhí)著和向往。他以企業(yè)家之力,干救國之事,愿為國家做卑微的牛馬,將偉大融入了平凡當中。
在張謇紀念館中漫步,看著偉人留下的印記,我心中充滿了無限感慨。張謇的精神感染、激勵著每一個海門人去探索屬于自己的時代夢。
——2002班 曹 禮
張謇,1853年出生于江蘇海門常樂鎮(zhèn),清末狀元,中國近代著名實業(yè)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因目睹列強入侵,國事日非,毅然棄官,走上實業(yè)教育救國之路。1926年8月24日病逝,享年73歲。
“(中國)最早有民族輕工業(yè),不要忘記南通的張謇?!泵飨?jīng)這樣評價張謇先生。他的名字在海門代代相傳,口口稱贊。
實業(yè)救國,張謇做到了極致。在那個烏云籠罩的年代,他用一雙手,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的高瞻遠矚;他用一股拼勁兒、干勁兒,開創(chuàng)了中國輕工業(yè)的先河。
縱觀張謇的一生,有無法忍受的困窘,也有令人羨慕的輝煌;有黎明破曉的希望,也有墜入深淵的絕望。難忘他愈挫愈勇,高中狀元;難忘他秉承初心,實業(yè)救國。
百年前的黑暗,張謇踽踽獨行;百年后的光明,當由我們齊心共創(chuàng)!
——2001班 沈朗卿
已是初冬,空氣中的暖意仿佛春的氣息。我和同學們走進張謇紀念館,與先賢對話。
聽著講解員深情的講述,我不禁想起展館外的張謇塑像,先生緊握著書,眉宇間是坎坷的人生錘煉出的滄桑與堅韌。學習先賢精神就要學習他關注國情民生,造福鄉(xiāng)梓的情懷與責任;學習先賢精神就要學習他的志存高遠,開拓進取。
“少年壯志當擎云,不負韶華不負夢”,只有篤定前行之路,才能澆灌奮斗之花。
——2002班 楊秦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