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子賢,王 丹
(1.天津市胸科醫(yī)院檢驗科,天津 300222;2.延安市中醫(yī)醫(yī)院檢驗科,陜西 延安 716000)
新生兒肺炎(neonatal pneumonia,NP)指新生兒出生前后被病毒、細菌感染,或于宮內(nèi)、分娩時及出生后吸入胃內(nèi)容物、羊水、胎糞等引起的肺部病理性改變。NP 為新生兒時期常見的一種呼吸感染疾病,在臨床中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紺、呻吟、氣促等,是導致新生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診治對改善新生兒的生存質(zhì)量至關重要。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腦利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N 末端B 型利鈉肽原(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參與了多種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生及發(fā)展[1,2]。心肌酶譜能夠有效反映心肌的損害狀況[3]。目前抗菌藥物是治療NP的主要手段,但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耐藥性問題對臨床治療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有效鑒別感染類型對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意義重大?;诖耍狙芯恐饕骄緽NP/NT-proBNP 及心肌酶譜聯(lián)合檢測在NP 診斷及抗菌藥物合理使用中的價值,旨在為臨床診治NP 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出生于延安市中醫(yī)醫(yī)院的141 例NP 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感染類型將其分為細菌組60 例、病毒組51例和其他組30 例。細菌組中男30 例,女30 例;日齡3~27 d,平均日齡(13.80±3.36)d;出生體質(zhì)量2.44~5.31 kg,平均出生體質(zhì)量(3.09±0.42)kg。病毒組中男26 例,女25 例;日齡1~25 d,平均日齡(13.26±3.45)d;出生體質(zhì)量2.38~5.52 kg,平均出生體質(zhì)量(3.14±0.44)kg。其他組中男16 例,女14 例;日齡1~25 d,平均日齡(13.50±3.32)d;出生體質(zhì)量2.55~5.47 kg,平均出生體質(zhì)量(3.08±0.49)kg。另選取同期出生于我院的30 例健康新生兒作為對照組,其中男15 例,女15 例;日齡1~27 d,平均日齡(13.63±3.47)d;出生體質(zhì)量2.42~5.65 kg,平均出生體質(zhì)量(3.30±0.40)kg。四組性別、年齡及出生體質(zhì)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jīng)新生兒家屬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NP 患兒均經(jīng)臨床和實驗室檢查確診;②研究前未接受過治療。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臟疾病、血液疾病以及其它感染疾病的新生兒;②存在嚴重并發(fā)癥的新生兒;③合并其他肺部疾病的新生兒;④納入研究前服用過免疫抑制劑的新生兒。
1.3 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入院后第2 天清晨抽取其空腹肘靜脈血5 ml 置于EP 管內(nèi),常溫下靜置1 h后,采用離心法分離出血清,于-80 ℃保存待測。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北京普朗,型號:PUZS-300X)對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谷草轉(zhuǎn)氨酶(AST)、乳酸脫氫酶(LDH)進行檢測;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分析儀(廈門海菲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型號:cobase 411)對NT-proBNP 水平進行檢測,并計算BNP/NT-proBNP 值。
1.4 觀察指標 比較各組BNP/NT-proBNP、CK-MB、CK、AST、LDH 水平;分析BNP/NT-proBNP 及心肌酶譜聯(lián)合檢測對不同感染類型的診斷效能。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 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F檢驗;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評價BNP/NT-proBNP 及心肌酶譜對NP的診斷和鑒別價值;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BNP/NT-proBNP、CK-MB、CK、AST、LDH水平比較 細菌組、病毒組和其他組BNP/NT-proBNP 均低于對照組,且細菌組和病毒組低于其他組,細菌組低于病毒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細菌組、病毒組和其他組CK-MB、CK、AST、LDH 水平高于對照組,且細菌組和病毒組高于其他組,病毒組高于細菌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BNP/NT-proBNP、CK-MB、CK、AST、LDH 水平比較()
表1 各組BNP/NT-proBNP、CK-MB、CK、AST、LDH 水平比較()
2.2 BNP/NT-proBNP 及心肌酶譜聯(lián)合檢測對NP 細菌感染的診斷效能 ROC 曲線顯示,BNP/NT-proBNP 診斷NP 細菌感染的靈敏度、特異性、準確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curve,AUC)高于心肌酶譜,且BNP/NT-proBNP 及心肌酶譜聯(lián)合檢測診斷NP 細菌感染的診斷效能最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BNP/NT-proBNP 及心肌酶譜聯(lián)合檢測對NP 細菌感染診斷的效能
2.3 BNP/NT-proBNP 及心肌酶譜聯(lián)合檢測對NP 病毒感染的診斷效能 心肌酶譜診斷NP 病毒感染的靈敏度、特異性、準確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AUC 高于BNP/NT-proBNP;BNP/NT-proBNP 及心肌酶譜聯(lián)合檢測對NP 病毒感染的診斷效能最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BNP/NT-proBNP 及心肌酶譜聯(lián)合檢測對NP 病毒感染的診斷效能
2.4 BNP/NT-proBNP 及心肌酶譜聯(lián)合檢測對NP 其他感染的診斷效能 BNP/NT-proBNP 及心肌酶譜聯(lián)合檢測診斷NP 其他感染的靈敏度、特異性、準確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AUC 均高于單一指標檢測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BNP/NT-proBNP 及心肌酶譜聯(lián)合檢測對NP 其他感染診斷效能的分析
NP 是兒科常見疾病,主要由支原體、細菌、病毒等病原引起,需及時診治,如果控制不及時可在短時間惡化,引發(fā)菌血癥、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嚴重疾病,嚴重威脅新生兒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主要根據(jù)臨床癥狀、影像學檢查等方法診斷NP,缺乏客觀的診斷標準,不能及時準確判斷患兒病情及預后[4]。早期診斷NP 及其伴有的其他癥狀,給予積極的治療對改善NP 患兒的預后意義重大。因此,需要研究客觀、準確的NP 診斷指標。目前已有研究證實,BNP/NT-proBNP 和心肌酶譜均能有效診斷肺炎[5,6],但很少有研究觀察兩者聯(lián)合檢測對NP的診斷價值。
肺炎發(fā)生后機體處于缺氧狀態(tài),可能會改變機體內(nèi)部環(huán)境,對心肌細胞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BNP 屬于神經(jīng)內(nèi)分泌激素之一,是由機體心肌細胞合成的標志物,其水平可提示左室舒張末期壓力的高低,與心功能分級呈正相關,常將其用于心力衰竭診斷及預后判斷[7,8]。肺炎患兒因心肌細胞損傷,導致BNP釋放增加,其水平可用于反映患兒預后,進而及早地干預治療,提高救治成功率[9]。心肌酶屬于胞漿酶,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和腦組織中,心肌受損后釋放入血,使其活性升高[10]。狄薇等[11]研究結果表明,NP 患兒心肌酶譜水平異常升高。在本研究中,NP 患兒BNP/NT-proBNP 較對照組低,心肌酶譜較對照組高,且BNP/NT-proBNP 在細菌組最低,心肌酶譜在病毒組最高,表明NP 患兒BNP/NT-proBNP 降低,心肌酶譜升高,且感染類型不同,其變化幅度也有所差異。因此,BNP/NT-proBNP 和心肌酶譜不僅可作為診斷NP的標志物,還可用于鑒別感染類型。然而,NT-proBNP 不具有生物活性,其水平升高程度與心力衰竭嚴重程度具有密切聯(lián)系,診斷心力衰竭的準確度高[12]。BNP 具有多種生物活性,BNP/NTproBNP 在理論上應為1,但由于兩者半衰期、代謝途徑等的不同,使得NT-proBNP 明顯較BNP 高。在正常機體中,兩者均維持在相對恒定水平,一旦出現(xiàn)感染,將導致BNP/NT-proBNP 異常降低[13,14]。心肌酶譜是臨床診斷心肌損傷的重要指標,及時有效監(jiān)測其動態(tài)變化,對評估NP 患者病情有重要價值[15]。王貞等[16]研究顯示,NP 患兒心肌酶譜顯著升高,表明新生兒肺炎患兒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損害??赡苁遣≡w引起免疫性損傷、氧自由基等使心肌細胞出現(xiàn)變性、炎癥浸潤為主的病理性改變,或與心肌細胞受肺部感染的病原體及發(fā)熱等影響有關[17,18]。心肌酶升高程度與心肌損傷程度呈正相關,監(jiān)測心肌酶譜水平,對評估NP 患兒病情具有關鍵作用[19]。
馬紅玲等[20]研究表明,BNP 檢測細菌感染的陽性率明顯較病毒感染高。細菌感染肺炎患者多表現(xiàn)為發(fā)熱、高循環(huán)狀態(tài),可能造成心臟室壁牽拉不均,導致心室壁釋放BNP,其水平顯著升高。另外感染發(fā)生后機體釋放大量炎性因子及細胞因子,損傷心肌,抑制心肌功能,影響正常心肌功能代償,導致BNP 水平升高,且隨炎癥程度加重不斷升高[21]。心肌酶譜能夠有效區(qū)分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及支原體感染。趙立明等[22]研究顯示,不同病原體感染的NP 患兒心肌酶譜指標不同,其中細菌性感染患兒心肌酶譜指標水平最低。在本研究中,BNP/NT-proBNP 對細菌感染有較高的靈敏度、特異性,心肌酶譜對病毒感染有較高的靈敏度、特異性。研究顯示[23],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心肌酶譜指標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損傷急性發(fā)作期伴隨CK-MB、肌鈣蛋白水平升高。在支原體肺炎的急性期,心肌酶譜水平不僅可以反映心肌損害程度,還可以反映感染引起的炎癥和疾病進展,從而可以有效指導支原體肺炎的診斷和治療[24]。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BNP/NTproBNP 及心肌酶譜聯(lián)合檢測可提高診斷的特異性、靈敏度及準確度,表明BNP/NT-proBNP 及心肌酶譜聯(lián)合檢測可有效診斷NP。
綜上所述,BNP/NT-proBNP 及心肌酶譜聯(lián)合檢測能夠有效診斷NP 及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