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科
(晉能控股裝備制造集團有限公司寺河煤礦,山西 晉城 048000)
晉城澤祥勘探測繪有限公司根據(jù)寺河煤礦二號井的基本要求,于2020年10月至12月對寺河煤礦二號井西區(qū)15#煤基本控制導線進行了測量,該次測量進行了寺河礦的井上下聯(lián)系測量及至上莊風井的井下導線測量,由寺河礦地面控制點經(jīng)副斜井測量至井下,井下導線測量長度9.4 km,測設井下基本控制導線點57點,陀螺定向測量3條。
測區(qū)位于山西省晉城市,跨沁水、澤州縣,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干燥,四季分明,晝夜溫差較大,雨量多集中于7月~9月,交通十分便利。
本測區(qū)應用了晉城澤祥勘探測繪有限公司于2020年施測的《寺河煤礦二號井GPS控制網(wǎng)成果》資料,資料平面采用基準為1954年北京坐標系(部定3°帶高斯投影,中央子午線112°30′),高程采用1985年黃海高程系,完全能滿足測量需要。利用了資料中的“寺河礦”、“秦莊”作為起算數(shù)據(jù),起算點經(jīng)檢核無誤,可以使用[1]。
本次測量主要依據(jù)的是《工程測量規(guī)范》(GB 50026-2007)《煤礦測量規(guī)程》(能源煤總1989),《煤礦測量手冊》(中國統(tǒng)配煤礦總公司1990)以及具體的測量技術設計書[2]。
根據(jù)寺河煤礦二號井實際情況,井下基本控制導線測量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標系(部定3°帶高斯投影,中央子午線112°30′);高程采用1985年黃海高程系。
根據(jù)相關技術設計書要求,對寺河煤礦二號井西區(qū)15#煤基本控制導線進行了測量,共測設井下基本控制導線點57點,陀螺定向測量3條。
本次井下7″基本控制導線測量使用的儀器為Topcon GPT—3002LN(2″級)防爆全站儀及其配套的棱鏡組;平面測量和高程測量同時進行[3]。
其中,水平角、豎直角都為兩個測回,并且完全絕對獨立進行2次。
5.2.1 陀螺經(jīng)緯儀定向資料
根據(jù)《煤礦測量規(guī)程》之要求,本次陀螺經(jīng)緯儀定向共施測3條陀螺經(jīng)緯儀定向邊。
陀螺定向的已知數(shù)據(jù)見表1和表2。
表1 地面已知點坐標及坐標方位角
表2 井下定向邊端點坐標近似值
5.2.2 陀螺經(jīng)緯儀定向作業(yè)方法
本次定向采用的為索佳GYRO1X型陀螺儀及其配套的SRX1X全站儀。陀螺定向采用2—2—2觀測程序,即首先在地面已知邊上測定2個儀器常數(shù),然后分別在井下3條定向?qū)Ь€邊各測定2個陀螺方位角,上井后再在地面已知邊上測定2個儀器常數(shù)。
本次定向時采用的是跟蹤逆轉點法,各項限差嚴格依照《煤礦測量規(guī)程》的規(guī)定。
陀螺定向資料來源及處理,是根據(jù)寺河煤礦二號井GPS控制網(wǎng)成果和井下導線測量近似坐標計算值,計算各測站的子午線收斂角γ,在已知邊上測定的陀螺方位角,可計算出本次定向中陀螺經(jīng)緯儀的儀器常數(shù)Δ平與陀螺方位角一次測定中誤差為m,具體計算結果見表3。
表3 陀螺經(jīng)緯儀定向儀器常數(shù)計算表
5.2.3 井下定向邊成果計算
1)根據(jù)前面計算出的陀螺經(jīng)緯儀儀器常數(shù)Δ平及各測站的子午線收斂角γ,利用在井下3條定向邊上測定的陀螺方位角α平,可求算出井下陀螺定向邊的坐標方位角α及陀螺經(jīng)緯儀一次定向中誤差mα平。
2)陀螺經(jīng)緯儀定向成果匯總分析
陀螺經(jīng)緯儀定向成果匯總如表4。
表4 陀螺經(jīng)緯儀定向成果表
由表4計算結果可見,待定邊陀螺方位角一次測定中誤差MT=±2.0″,待定邊陀螺方位角平均值中誤差MT=±1.7″。滿足《煤礦測量規(guī)程》的有關技術要求。
導線平差計算采用的是專業(yè)的測量導線平差軟件,在計算時,嚴格按照規(guī)范要求和測量過程中選用的儀器精度和測量方法選取平差方案,如第130頁圖1所示。并對測量邊長先進行高斯投影歸化改正,再進行嚴密平差計算。本次嚴密平差計算選用閉合導線和復測支導線的平面平差方法。
圖1 平差方案
方位角閉合差限差:
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限差:
1/8000(閉合導線)
1/6000(復測支導線)
測角中誤差:±7"
測距儀精度:±(2 mm+2×10-6×D)
坐標導線坐標閉合差按邊長分配,對邊長進行改正。
各項觀測嚴格執(zhí)行《煤礦測量規(guī)程》和設計書。
即,嚴格按照7″級導線精度要求進行測量,水平角、豎直角2個測回,邊長往返測量,并且完全絕對獨立進行2次,能閉合的形成閉合導線單程測量,其余均往返測量。
本次7″基本控制導線控制測量的具體精度如下:
5.4.1 復測支導線路段(寺河礦地面寺河礦——東軌大巷30號點
(往返各34站)
2)導線長度:往測[l]= 7 837.083 m 返測[l]= 7 837.080 m
導線坐標增量閉合差:fx=0.221mfy=0.103m
3)三角高程往返差:Wh=-0.039 m
4)平面測角中誤差:mβ=2.9″<±7″
5.4.2 閉合導線路段(東軌大巷28號點——15#煤膠帶暗斜井——上莊風井煤倉——15#煤輔運巷——東軌大巷28號點
2)導線坐標增量閉合差:fx=-0.000 2 mfy=-0.002 m
3)三角高程閉合差:Wh=+0.021m 4)平面測角中誤差:mβ=2.9″<±7″ 本次7″基本控制導線測量的具體精度見精度評定表。 各項作業(yè)嚴格執(zhí)行《煤礦測量規(guī)程》、《煤礦測量手冊》及技術設計書。 從觀測數(shù)據(jù)和計算結果來看,本次7″基本控制導線測量達到了相應的技術要求,能滿足礦井生產(chǎn)的需要。6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