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大字,從第二套人民幣發(fā)行,一直到現(xiàn)行的第五套人民幣先后沿用了60余年?!岸嗔ωS筋、遒勁有力、剛柔并濟,重筆勢、講韻度,既有隸書的莊秀,又有魏碑的剛勁……”這是人們對于現(xiàn)行的第五套人民幣上“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字的普遍評價。
字雖美,但很多人不知道這六字出自誰手。這個問題也曾在業(yè)界,引起過很大的爭議,究竟是誰寫下了這六個大字呢?答案一度撲朔迷離。直到1984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特發(fā)公函,才最終公布了這位寫下了堪稱曝光率最高的書法的人的名字——馬文蔚。
相信這個名字對于很多人都十分陌生,是的,馬先生既不是什么書法大家,也不是什么風云人物,那為什么他的字會出現(xiàn)在與中國人息息相關的人民幣上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人民幣上的書法傳奇故事!
曾慘遭人誣陷
1904年,馬文蔚先生出生在山西省陽曲縣一戶小商人家。1925年他從山西國民師范畢業(yè)后,又考入南京中央大學。畢業(yè)后,出身平凡的馬先生,還曾擔任過國民黨中央信托局人事司甄核科主任。不過,這期間,由于生性直傲、不徇私情,毫無靠山的他,受到了無故的誣陷,因此被孔祥熙免了職。馬文蔚不得不攜家?guī)Э诨氐皆灾\生活,可謂落魄至極。在多年的人生低谷之中,面對世人的排擠與非難,他絲毫不氣餒,毅然選擇了到各地游歷山水,潛心金融研究,期間創(chuàng)作了很多作品。等風頭過了,真相大白后,孔祥熙邀請馬文蔚回中央銀行當處長,不料卻被馬文蔚直言拒絕。馬文蔚寧愿失業(yè),也不愿再受他人誣陷。最終,用驚人的毅力與言行,向世人證明了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陰差陽錯成人民幣文字書寫人
北平和平解放后,1949年6月,馬文蔚正式加入了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擔任研究員。隨后,中國人民銀行接到了為第二套人民幣征集文字的任務。按照通常的做法,行名題字者應是行領導或社會知名人士。比如,第一套人民幣上的行名是董必武同志題寫的,中國銀行的行名是郭沫若所題。是繼續(xù)沿用第一版的文字,還是另求新字,時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的南漢宸無法定奪。焦頭爛額之際,南行長想到了身邊的馬文蔚先生。1950年的一天,南行長特意從故宮博物院借來一支宮廷用筆。中午休息時,神秘兮兮地將馬文蔚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閑談幾句,南行長便直奔主題,掏出了筆,問馬文蔚是否愿意寫幾個字,試試筆。當時馬文蔚還沒反應過來,以為真的只是試試筆而已,就隨口問了句:“寫什么呢?”南行長回答:“就寫咱們銀行幾個字吧?!庇谑牵R文蔚就按照南行長的意思一連寫了好幾套“中國人民銀行”和“壹、貳、叁、伍、拾、圓、角、分”及年號,共十九個漢字。
當時白宣紙用完后,就寫在各色虎皮宣紙上,有黃色的,也有綠色的。寫完后,馬文蔚這才開始意識到,他寫的字可能會被用在人民幣上,便有些緊張地說:“寫得不好,如果哪個有用,可剪開挑一挑,這個‘銀字有點不滿意?!?/p>
隨后,南行長仔細篩選后,挑出了一套較好的,與其它征集到的墨跡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最終,還是選了馬文蔚的墨寶。最后,總行將設計好的第二套人民幣票樣送給了周恩來、鄧小平和陳云等領導同志審閱、確認、修訂上報后,從此馬文蔚所寫的文字就出現(xiàn)在第二套人民幣上了。就這樣,馬文蔚先生在毫不知情的輕松狀態(tài)中,陰差陽錯地寫下了這些字體雋秀、筆力渾厚的人民幣漢字。
為國家保密30余年
隨著第二套人民幣的發(fā)行通用,再到后來的一直沿用,馬文蔚所書寫的人民幣上的文字走遍了全國,而馬先生一向不圖名利,清風亮節(jié),30多年都為黨和國家保守這個人民幣書法的秘密,只字不提。不料,1983年,當某報刊登的一則小資料“人民幣上的漢字是×××所寫”,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時,耿直的馬文蔚見報后,便坦然一笑,才對女兒馬眉緩緩談起了當年寫字的過程。
女兒知道真相后,認為有必要讓世人了解真相,就與父親連夜寫信寄往總行。總行收到信后,對此事非常重視,甚至派人兩次赴晉,帶著“絕密一號”檔案袋內馬文蔚的原稿,作了深入調查和技術鑒定。經(jīng)過專家綜合分析作了最后定論:第二套人民幣上的“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它漢字均為馬文蔚所寫。1984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特發(fā)公函指出:“馬文蔚同志是一位對銀行建設有貢獻的舊知識分子,1950年受南漢宸行長委托,為人民幣題寫了‘中國人民銀行等字?!贝撕话l(fā),震驚全國,至此,“中國人民銀行”六字之謎真相大白,馬文蔚的名字也與人民幣緊緊聯(lián)系在了一起。
(據(jù)《中國金融》、安徽衛(wèi)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