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陳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人民軍隊十大元帥之一,是卓越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為新中國的外交事業(yè)立下了不朽功勛。他對新中國的體育事業(yè)也非常重視和關心,把體育事業(y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與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十分關注體育工作,總是站在黨和國家利益的全局去關心和支持體育工作,從國家政治、人民外交的需要出發(fā)去推動體育工作的開展,為社會主義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高度重視體育事業(yè)
1952年,毛澤東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第二屆代表大會題詞“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zhì)”,在全國掀起了全民參加體育運動的熱潮。1953年,華東地區(qū)第一屆人民體育大會在上海召開。作為上海市市長,陳毅在檢查籌備工作時指出:“我們國家已進入了大規(guī)模經(jīng)濟建設的新的歷史時期,為了使大規(guī)模的經(jīng)濟建設勝利地進行,重視體育運動是非常必要的?!薄耙姶蟮膰?,也必須重視和發(fā)展體育運動,因為要完美地掌握現(xiàn)代化的武器來打擊侵略者,保衛(wèi)祖國,必須具有健壯的體魄。”
陳毅不僅在各種場合宣傳體育工作的重要意義,還大力幫助體育部門解決實際問題。上海剛解放時,各項社會事業(yè)還沒有完全恢復,上海體育總會也在緊張籌備之中。當時,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150號)有一幢13層高的樓房,曾經(jīng)長期是西僑青年會的體育運動俱樂部。這幢樓房底層是游泳館,二至四層有籃球房、健身房、體操房、臺球房等。因為條件較好,有十幾家單位爭著要這個地方當自己的辦公場所。陳毅了解到這個情況后,把上海市體育總會籌備組的秘書長以及市公安局、共青團市委、市總工會、市婦聯(lián)等十幾家要房子的單位負責人召集到一起開會,同時也把市檢察長請來了。會上,他開門見山地說:“這塊地方聽說你們都想要。今天咱們一起定一下,看給誰合適。”上海體育總會的同志首先提出他們要房子的理由,隨后,陳毅問其他單位有什么意見,沒人吭聲?!昂?!”他把手在桌子上一拍,“不發(fā)表意見,就是同意嘍!”接著,他又打趣說:“我個人嘛是要投體總的票的,你們說我偏心?這個偏心好啊,能使人長壽!”說完,他站起身來爽朗地笑道:“今天檢察長也在這里,這件事就這么定了。”沒過幾天,上海市政府就正式發(fā)文有關部門,確定將原西僑青年會俱樂部樓房全部劃歸上海體育總會使用。后來,這里成為上海市體委的辦公地點。
上海解放之初,體育場地和體育設施很少,陳毅很快把修建和改造體育場館的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在他的推動下,上海陸續(xù)建起了多座體育場館。在江灣體育場修復完成后,陳毅親筆題寫了“江灣體育場”5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在他的關懷下,在不長的時間里,體育場館就遍布全市。
新中國成立初期,黨中央就指示在各省、市建立專門的體育機構(gòu)。但由于體育人才不足,加上部分領導對體育工作未給予足夠的重視,直到1953年,全國成立體育機構(gòu)的省、市還不足半數(shù)。有些被調(diào)到體育部門的干部認為干體育工作沒出息,不安心工作。針對這種現(xiàn)象,陳毅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國家體委的一次會議上,他激動地說:“我們要認識到,體育是社會主義建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毛主席40年前寫文章《體育之研究》講了體育的價值、作用、效果。工業(yè)、農(nóng)業(yè)、文化、科學都重要,為什么體育不重要?一個病人,是無法從事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列寧在監(jiān)獄里還堅持做體操。身體健康與政治有很大關系,內(nèi)容要從形式上表現(xiàn)出來,茅臺酒要用酒瓶來裝,政治要裝在健康的身體里。要批判那些不重視體育的思想。哪個國家體育發(fā)展,哪個國家就文明。相反,哪個國家體育落后,哪個國家就會落后挨打。體育是文化的一個標志,我們的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的體育就應有社會主義的水準。體委是國家的一個部門,是光榮的工作崗位。正如毛主席所說,這是涉及六億人民的大事,大有可為??!體育工作做好了,是可以替我們民族爭一口氣的?!币环捠贵w育系統(tǒng)的許多同志深受教育,對體育工作也有了新的認識。
推動圍棋運動發(fā)展
新中國成立后,作為一名圍棋愛好者,陳毅擔任了專門負責開展群眾性圍棋活動的中國圍棋協(xié)會名譽主席,在全國大力倡導開展圍棋活動。
陳毅非常關心老一代圍棋棋手的生活和工作情況。當時,一些老棋手靠下棋維持生計,就算是著名棋手如劉棣懷、過惕生等人生活也都相當清苦。了解到這一情況后,陳毅立即指示國家體委工作人員給他們每人送去一套服裝和幾百元錢,改善了他們的處境。陳毅還指示國家體委要把圍棋運動管起來。此后,圍棋被列為國家體育部門開展的一個正式運動項目,建立了專門的管理機構(gòu),組織了專業(yè)的圍棋隊伍。在陳毅的關心下,老棋手們有了穩(wěn)定的工資收入,住房條件改善了,社會地位也提高了。劉棣懷成為上海市人大代表、參事室參事,顧水如、過惕生、黃乘忱等分別擔任上海、北京、成都的市政協(xié)委員,還有不少老棋手當上了文史館研究員或棋社的教練員。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這些圍棋造詣深厚的老棋手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對年輕棋手的培養(yǎng)。
為了普及圍棋運動,過惕生、林志可集中精力編寫了《圍棋名譜精選》一書。陳毅高興地為該書揮毫題詩:
紋枰對坐,從容談兵。
研究棋藝,推陳出新。
棋雖小道,品德最尊。
中國絕藝,源遠根深。
繼承發(fā)揚,專賴后昆。
敬待能者,奪取冠軍。
1959年10月,陳毅和日本政治家松村謙三在會談中商定,從1960年起,中日民間互派圍棋代表團,以此為突破口推動兩國民間友好交流。1960年6月,由日本棋界元老、名譽九段瀨越憲作擔任團長的日本圍棋代表團訪華,雙方進行了圍棋賽。我國圍棋選手雖然全力以赴,但在北京舉行的3場15局比賽中,除戰(zhàn)和1局外,其余14局全部敗北。比賽結(jié)束后,陳毅接見了中國參賽棋手,他語重心長地說:圍棋的盛衰,往往從側(cè)面反映著當時國家文化的興衰。國運興,棋運興;國運衰,棋運衰?,F(xiàn)在我們黨領導下的新中國各方面欣欣向榮,國運興盛得很,而圍棋這種由我國古代群眾所創(chuàng)造的運動項目發(fā)展不上去是說不過去的。雖然現(xiàn)在日本圍棋水平高過我們,但我們只要努力,一定會趕上超過日本的。陳毅的一番話成為棋手們勤奮上進、不斷提高棋藝的巨大動力。
陳毅還非常關心新一代棋手的成長。他常到圍棋隊下棋、談棋,有時下棋下得忘了時間,就在汽車里匆匆換上正式服裝趕去參加外事活動。陳祖德、聶衛(wèi)平這些后來成長起來的圍棋名將,在少年時期都和陳毅下過棋,接受過他的教誨。陳毅經(jīng)常鼓勵棋手們要樹立雄心壯志,力爭趕上世界先進水平。中國乒乓球隊在國際比賽上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為國爭光,陳毅就號召圍棋棋手們向乒乓球隊學習。當我國成功地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后,陳毅又來到棋手們中間,勉勵他們說:“我國原子彈爆炸是九段了,你們圍棋也得達到九段才行!”陳毅還善于把打仗的謀略和道理運用到圍棋上,他一再叮囑棋手們在賽場上要“堅定、沉著、不亂”“輸棋不輸氣”,鼓勵棋手們頑強拼搏,勝不驕、敗不餒。
“文化大革命”期間,“四人幫”把圍棋說成是“四舊”,下令砍掉圍棋比賽,并把國家圍棋隊隊員集體下放到河南農(nóng)村勞動。20世紀70年代初,陳毅向周恩來提出要把圍棋隊恢復起來。在周恩來、陳毅的鼎力支持下,國家體委才得以把圍棋隊隊員調(diào)回北京正常開展訓練。這既是陳毅對國家體育事業(yè)的保護,也是對“四人幫”倒行逆施的堅決抵制和斗爭。
經(jīng)努力拼搏,我國圍棋事業(yè)發(fā)展很快。聶衛(wèi)平多次戰(zhàn)勝日本九段高手,并于1979年在東京第一屆世界業(yè)余圍棋錦標賽上榮獲冠軍,被日本棋界譽為“聶旋風”。到了20世紀80年代,華以剛、曹志林、王汝南、陳嘉銳、孔祥明等一批棋手紛紛戰(zhàn)勝日本九段高手。
關心體育人才隊伍建設
陳毅一直重視和關心新中國體育人才隊伍建設,尤其擅長做運動員們的思想政治工作。1953年3月,我國正式加入國際乒乓球聯(lián)合會,乒乓球這項體育運動開始在我國蓬勃發(fā)展,一批優(yōu)秀的乒乓球運動員逐漸成長起來。1959年4月,在聯(lián)邦德國舉行的第二十五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上,容國團過關斬將,在決賽中擊敗匈牙利選手,為新中國在世界性體育賽事中贏得了第一個冠軍,在國內(nèi)外引起巨大轟動。1961年4月,第二十六屆世乒賽在北京舉辦,這是新中國第一次舉辦大規(guī)模世界性體育賽事。能不能圓滿辦好這次比賽,直接關系到新中國的國際聲譽。黨和國家領導人十分重視這項賽事,指示國務院撥款修建了專門的比賽場地——北京工人體育館。
按照時任國家體委主任賀龍的安排,經(jīng)過多輪選拔,體育部門先后從全國青年乒乓球比賽和第一屆全國運動會中挑選出108名優(yōu)秀乒乓球運動員,組建了國家乒乓球集訓隊。國家乒乓球集訓隊成立后不久,陳毅即受賀龍的委托,給隊員們開了一次非常生動的賽前動員會。在講話中,他就如何看待成敗得失、如何處理好個人與國家的關系、如何理解體育競賽中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等作了精彩的闡述,及時卸下了乒乓健兒們思想上的包袱,起到了促進團結(jié)、鼓舞斗志、穩(wěn)定軍心的重要作用。陳毅講話后不久,國家體委副主任榮高棠受命率領“蹲點小組”進駐國家集訓隊,集中力量抓好世乒賽工作。在賀龍、陳毅的關心愛護下,在“蹲點小組”強有力的指導下,乒乓球集訓隊的訓練工作和世乒賽的組織工作,都在緊張有序地進行著。
比賽的日子一天天臨近,集訓隊隊員們的思想壓力愈來愈大,榮高棠為首的“蹲點小組”也心里沒底。正式比賽的前一天,陳毅陪同周恩來來到集訓隊駐地看望正在緊張訓練的乒乓健兒們。在周恩來講話后,陳毅對隊員們說:“乒乓球比賽不只是把球推來推去,它表現(xiàn)出我們國家的戰(zhàn)斗力和精神面貌,表現(xiàn)我們青年是向上的?!薄拔覀児膭钅銈兞巹倮?,也鼓勵你們失敗了不泄氣,要有泱泱大國的風度,不要贏得輸不得?!边@天晚上,周恩來、陳毅同乒乓健兒們共進晚餐。陳毅在致祝酒詞時說:“俗語講,藝高人膽大,膽大藝愈高。祝愿你們在比賽中取得勝利,把對手打得落花流水!”作為優(yōu)秀的軍事統(tǒng)帥,陳毅非常了解和懂得該如何進行有效的戰(zhàn)前動員。雖然他迫切期待乒乓球運動員們贏得世乒賽冠軍,為國爭光,但他首先做的卻是用“欲擒故縱”的方法幫助運動健兒們減輕思想上的負擔。
最終,我國乒乓健兒勇奪男子團體和男、女單打3個世界冠軍,從而終結(jié)了日本乒乓球隊稱雄世界乒壇多年的歷史。我國乒乓健兒們在比賽中展示出來的奮勇拼搏、努力進取精神,更是極大地激勵了全國人民。
積極開展體育外交
陳毅一直把對外體育活動看作是溝通國際交往、增進國際友誼的重要手段。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誕生,就遭到某些西方國家的敵視和封鎖,他們蓄意制造“兩個中國”,妄圖分裂中國。在這種情況下,陳毅指出:“我們要退出一些國際組織,‘兩個中國問題解決了以后再參加。運動員要有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精神,不鳴則已,一鳴驚人?!?958年6月,中國奧委會與國際奧委會中斷了聯(lián)系,其后又相繼退出了一些國際體育組織。
1962年在印度尼西亞舉行第四屆亞運會時,東道國為主持正義,拒絕臺灣地區(qū)體育組織以“中華民國”的名義參加。于是,國際奧委會的某些決策者作出蠻橫的決定,拒不承認第四屆亞運會的合法性。印尼總統(tǒng)蘇加諾因此宣布印尼正式退出國際奧委會,并倡議召開“新興力量運動會”。中國政府堅定地支持印尼政府這一正義行動。
1963年10月3日,周恩來、賀龍、陳毅等國家領導人接見了參加第一屆新興力量運動會的我國體育代表團。賀龍逐個分析了我國運動員參加比賽的運動項目,在說到羽毛球項目時,他笑道:“我希望你們把羽毛球的冠軍都拿來?!标愐阋姞畈逶捳f:“我可有不同意見。賀老總是體委主任,要你們多拿金牌?!n信用兵,多多益善。可是,你們把金牌都拿回來,我這個外交部長就不好辦了。”賀龍聽了,連連搖頭,說道:“不,我還是希望都拿回來!”陳毅又接話說:“不能都拿嘛!”賀龍堅持說:“陳老總,能拿還是要拿嘛!”兩位元帥一本正經(jīng)地打趣,引得代表團的運動員們哈哈大笑。陳毅見爭論一時間沒有結(jié)果,只得擺擺手說:“好,那咱們還是聽總理的吧。”在旁邊“觀戰(zhàn)”已久的周恩來連忙說:“我看不能都拿,也拿不到。要鼓勵我國運動員創(chuàng)造好成績,也要歡迎兄弟國家的運動員創(chuàng)造好成績?!?/p>
陳毅十分重視體育的“外交先行官”作用,主張通過民間體育交往的方式打開新中國外交的局面,推動我國與日本等國家之間關系的正?;?。1962年初,中日官方交往因故一度陷于停滯。面對這種狀況,陳毅提出派遣我國圍棋代表團出訪日本,以打破兩國間的外交堅冰。當年夏天,由國家體委副主任李夢華擔任團長的中國圍棋代表團正式前往日本進行友好訪問。臨出發(fā)前,陳毅在百忙中抽空接見了圍棋代表團成員。在講話中,他強調(diào)指出:中國圍棋代表團要抓住機會,掀開中日圍棋史上新的一頁,并建立起與日本圍棋界和日本人民的友好聯(lián)系。他還對李夢華說:“到日本后,給吳清源傳個話,說我歡迎他回來。參觀也行,住一個月也行,三個月、半年也行。”吳清源是新中國成立前東渡日本并最終成為日本棋壇風云人物的中國籍棋手。一位日理萬機的副總理對一名遠在異國他鄉(xiāng)的圍棋棋手這樣誠摯地邀請,使吳清源十分感動。當時吳清源雖因種種原因未能成行,但在這之后中國棋手前往日本交流時,他都非常熱情地予以接待,為推進中日友好做了大量工作。20世紀80年代,吳清源終于實現(xiàn)了回祖國訪問的夙愿。
陳毅把外交工作與體育結(jié)合起來,打開與日本圍棋界交流的大門無疑是很有政治眼光的。1963年,日本各界開展了要求恢復日中邦交正常化的簽名運動,希望爭取3000萬人簽名。日本圍棋界那些平日里專心研究棋藝、很少在公共場合露面的高段棋手,不僅自己率先在呼吁書上簽名,還一個個身背擴音喇叭在東京等城市的熱鬧街區(qū)向公眾講解中日棋手圍棋對弈的情況。棋手們用這個辦法爭取了很多群眾簽名,為促進中日友誼、恢復中日邦交發(fā)揮了很好的作用。
1963年9月,為了感謝陳毅對日中圍棋事業(yè)的關懷,日本圍棋協(xié)會決定贈予他圍棋名譽七段的稱號,這是日本圍棋界第一次授予外國人士這樣的榮譽。1972年陳毅逝世后,日本圍棋協(xié)會又贈予他榮譽八段稱號,并以1972年9月29日《中日聯(lián)合聲明》的簽署日期作為名譽八段證書的填發(fā)日期,以此紀念陳毅在促進中日兩國邦交正?;?、增進中日兩國人民友誼方面作出的重大貢獻。(題圖為1953年2月25日,陳毅在虹口體育場為全國青年足球賽開球)
(責任編輯:林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