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呈現(xiàn)
活出平凡日子里的精氣神
韓鑫
前不久,一位福建龍巖的木工爺爺在網(wǎng)上火了。視頻里,老人家熟練地在木材堆里揀選、鋸刻、釘膠,不一會兒,一架造型憨態(tài)的木馬車便有了模樣。爺爺牽著木馬車,車上騎著小孫子,咯噔咯噔向前跑,引來數(shù)十萬網(wǎng)友在線點贊。
老爺爺直播做手工,為何能引發(fā)網(wǎng)友圍觀?
無論是“螳螂車”還是“木坦克”,那些用傳統(tǒng)榫卯結構純手工打造的兒童玩具,將古老的智慧和童真的趣味融為一體,外觀精美,內(nèi)涵豐富。一件件作品讓人驚艷,而木工爺爺努力活出平凡日子里的精氣神,更讓人感動。視頻里,老人實實在在記錄著自己的日常生活,不渲染不修飾。可越是這樣,越涌動出一股直抵人心的力量。每一次精雕細琢、每一道復雜工序都能引來網(wǎng)友的嘖嘖贊嘆。大家的肯定,也是對他精彩人生的一種獎勵。
人或許無法選擇生活的環(huán)境,卻可以決定生活的態(tài)度和方式。認認真真生活、踏踏實實干事的人,總能在尋常生活中做出不凡的業(yè)績、創(chuàng)造不一樣的精彩。為了夢想,付出努力,心中就會養(yǎng)育出一片富足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越豐富,就越不會被眼前的瑣事和煩事困擾,看待生活、看待世界,眼光就會不一樣,感受也不一樣。
站在人生的大舞臺,有不少人像木工爺爺一樣,活出了自己想要的模樣。年逾六旬的退休老人在短視頻平臺記錄生活,用指尖流淌出的鋼琴曲向更多人傳遞音樂文化。普普通通的大學保安身懷絕技,有人3年背誦了1.5萬多個外語單詞,能和外國留學生流利對話;有人自學編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他們扎根生活,積極向上,用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為生活打開了一扇扇美麗的天窗。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只要有不懈的奮斗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chuàng)造不平凡的成就。無論處于人生的哪個階段,不管自己從事何種工作,都應以認真樂觀的態(tài)度,努力提升自我、服務社會。畢竟,生活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心中有光、全力奔跑的人。
(選自《人民日報》2021年2月22日,有刪改)
技法提煉
這是一篇按照“引——議——聯(lián)——結”思路寫就的時評文,在結構上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1.“引”須簡潔。
文章第一段為“引”——引析材料。作者先概述新聞事件,接著以一個疑問句引出評論,再以“努力活出平凡日子里的精氣神”一句提出中心論點。有事件概述,有簡要評議,有中心論點,“引——評——立”,步驟齊全。
2.“議”有深度。
文章第三、四兩段為“議”——回議新聞事件,闡述論點?;刈h新聞事件是時評文最為重要的內(nèi)容,本文三、四兩段是從“定性質(zhì)”和“談意義”兩個方面進行“回議”的。第二段“大家的肯定,也是對他精彩人生的一種獎勵”一句給新聞事件定性質(zhì),第三段闡述了“認認真真生活、踏踏實實干事的人,總能在尋常生活中做出不凡的業(yè)績、創(chuàng)造不一樣的精彩”。這兩段議論就事說理,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頗有深度。
3.“聯(lián)”有高度。
文章第五段為“聯(lián)”——聯(lián)系擴展,例析議論。這一部分是聯(lián)系實際說理,是回評的拓展和延伸。本文第五段聯(lián)想到其他同類型事例,包括退休老人用鋼琴曲向更多人傳遞音樂文化、大學保安熟練掌握外語、有人自學編程。這段議論,既緊扣新聞事件,又超越新聞事件本身,作者站在時代前沿,聯(lián)系熱點話題,評議高屋建瓴——“他們扎根生活,積極向上,用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精益求精的態(tài)度,為生活打開了一扇扇美麗的天窗”。
4.“結”須扣題。
文章第六段為“結”——回扣材料,升華總結。這一段先以“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回扣開頭的新聞事件,再以“以認真樂觀的態(tài)度,努力提升自我、服務社會”升華總結,最后以“生活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心中有光、全力奔跑的人”回扣中心論點和標題。全文扣題緊密,綱舉目張,既展得開,又收得攏,揮灑自如,一氣呵成。
佳作展示
走!我們慢步徐行
蔡晨
當“再見,蘇州”掛上了藍色書屋的小門,一切悄然無息。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都市里,人們行色匆匆,又有誰會在意一家書店的離去?
獨立書店就像是和藹的老人,他們曾為我們的童年編織了一個個美麗的童話,曾讓我們一次次睜大驚奇的眼睛。然而,當我們長大成人,那些步履蹣跚的老人再也追不上這個時代的步伐,他們被落在了后面。人們的腳步不會再為這些老書店停駐,買書也早已是手指點幾下手機就能完成的事。然而,真的是他們走得太慢了嗎?會不會是我們走得太急?
其實,藍色書屋的再見只是個隱喻。正像另一家書店的名字“慢書房”所揭示的一樣,與我們再見的,其實是一種放慢腳步,欣賞生活的心境?,F(xiàn)代人對速度與效率的追求,刪除了所有慢節(jié)奏的生活情趣,我們互相推擠,坐在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上,卻忘了欣賞沿途的風景。
有太多的風景,只有慢下來才能看得見。在書籍里尋找思想碰撞的火花;在靜謐的小鎮(zhèn)緩緩而行,去看花開的美麗;在生活中停下匆匆的腳步,去感受親人間的溫情、朋友間的摯誼……這些都是我們只有放慢腳步才能感受到的。正像《悟道詩》所說:“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云。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笔聦嵣?,無限春光與無盡美好從未消失,只要我們放慢腳步,甚至回頭走走,便可尋到。
紀伯倫曾感慨:“奇怪的是,你竟可憐那腳下慢的人,而不可憐那心里慢的人;可憐那盲于目的的人,而不可憐那盲于心的人。”觀望四周,那些腳下匆匆、目的明確的人,往往是慢于心也盲于心的。其實,只有慢下來,你才能真正快起來。慢下來讓我們能夠叩問內(nèi)心,看清生活,從而執(zhí)著于真正有價值的目標,篤步而行;從而從世人困囿的迷宮中走出,快步前進。清人張潮在《幽夢影》中說:“能閑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閑?!睂嶋H上就是告訴我們,不要追隨別人匆匆的步伐,慢下來,靜下來,自己去走出一條無限風光的路來。
“慢慢走,欣賞?。 边@不僅是對行旅匆匆者的勸諭,更是讓生命繽紛多彩的真諦。是的,只有放慢腳步,我們才能走出困境,徐行而進;才能在欣賞美景時,不失去心中的目的地。
【江蘇太倉高級中學,指導老師:唐惠忠】
◆思路導圖
◆點評
全文緊緊圍繞“慢下來,你才能真正快起來”“才能在欣賞美景時,不失去心中的目的”展開說理,既述現(xiàn)象、析原因,又作勸告、提建議,娓娓道來,親切自然;思考辯證,啟迪人心。
標題中的“走”字,加強了與讀者的溝通;“慢步徐行”蘊含深意,讓人眼前一亮。主體部分的多個比喻——“獨立書店就像是和藹的老人,他們曾為我們的童年編織一個個美麗的童話”“我們互相推擠,坐在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上”等,有效增強了行文表達的形象性與感染力。此外,各類名言警句的援引也為全篇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