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祖成
前有“后浪”新偉力,今有“躺平”新標簽。青年人,既是時代的化身,也是時代的話題。
“躺平”,簡言之就是一種“低欲望”的狀態(tài)。一些年輕人處于“一人獨處、兩眼惺松、三餐外賣、四季淘寶”的生活狀態(tài),不思工作、不念奮斗,不戀愛、不結婚,躺在家里,過著低欲望、甚至無欲望的生活……一時之間,網絡上對“躺平一族”的“宅青年”持悲觀態(tài)度、消極心理,認為他們背離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躺成了“廢柴”,躺出了“惰性”,躺來了“危機”,不堪大用。
其實,“躺平”只是一種表象,一種臨時的生存狀態(tài)。是什么原因迫使現在的年輕人選擇“躺平”呢?面對快節(jié)奏的生活,面對社會競爭壓力,面對每天連軸轉的工作日常,年輕人處于低谷時顯現出一種無力感。這種無力感迫使他們選擇停下來休息一下,選擇短暫的情緒緩解,選擇回歸獨處世界。“躺平”,只是短時的停歇,公眾大可不必擔憂,網絡更不宜大力宣揚、惡意炒作。
要相信,當代青年是有理想有抱負有熱血的好青年。還記得中科院博士的致謝信嗎?“我走了很遠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將這份博士學位論文送到你的面前”。還記得疫情防控中的青年嗎?參加抗疫的醫(yī)務人員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們說:“2003年非典的時候你們保護了我們,今天輪到我們來保護你們了?!?/p>
在我們身邊,一大批黨員青年干部扎根基層。他們白天走村串巷,夜間入戶走訪,宣傳反詐騙、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基層社會治理等工作,排查化解矛盾,解決民生實事,他們累了、倦了、困了的時候,也會選擇“躺平”,也會選擇“宅在家里”。這只是暫時的緩解,這只是偶爾的放松,“躺平”歇息之后,他們會趕赴下一個戰(zhàn)場,繼續(xù)投入戰(zhàn)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