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洪旭
摘 要:玉米生長過程中往往會受到種植密度的影響,由于密度上的差異性會造成產量上的差異,而且玉米種類的不同也會導致玉米生長和產量的不同,這些差異性體現(xiàn)在玉米生長過程中的各個方面。針對不同種植密度對玉米品種產量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探索各個玉米品種最為理想的種植密度,促進玉米產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針對玉米品種森玉1號、盛農2號、畢單18號和畢單19號進行研究,判斷這些玉米品種的最佳種植密度,為玉米種植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玉米種植密度;品種;產量
作為世界上三大作物之一,,玉米的原產地是美洲。在我國,玉米是非常重要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因此種植十分廣泛,不同玉米品種的產量和植株高度有差異,玉米的植株過高會導致玉米植株的莖變細,這會對玉米的生長與產量產生負面影響。除此以外,玉米生長過程中種植密度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通過對不同品種玉米種植密度的分析,有利于玉米的正常生長和產量提升。
1種植密度對不同品種玉米生長和產量的影響
不同品種玉米在生長與產量上所受到種植密度的影響也截然不同,甚至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對于種植密度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關于品種的選擇,森玉1號、盛農2號、畢單18號和畢單19號都是比較常見的玉米品種,分析其不同種植密度下的生長情況和產量情況如下:
1.1對植株高度的影響
對于,上述四種玉米品種而言,種植密度所產生的影響在植株高度上是基本相同的,整體表現(xiàn)為在種植密度增加的過程中,植株高度也會隨之增加。具體來講,其影響程度存在一定的差異,森玉1號、盛農2號和畢單18號這三個品種因種植密度的增加,植株高度明顯提升。
1.2對穗高的影響
盛農2號、畢單18號和19號這三個品種受到種植密度的影響,穗高產生了極其明顯的變化,伴隨著植株高度的不斷增加,穗高也不斷增加,其中最高的就是森玉1號。
1.3對玉米莖粗的影響
整體來說,種植密度對玉米莖粗的影響相對較小,四個玉米品種中影響最大的為盛農2號,其他三個品種莖粗未發(fā)生明顯變化。
1.4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四個玉米品種在相同種植密度下的生長情況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其產量也有所不同。當種植密度從60 000株/公頃變?yōu)?7 500株/公頃時,四個品種的產量都有所增加,當種植密度變?yōu)?5 000株/公頃時,盛農2號的總產量達到最高,為9 360千克/公頃,但其他三種的總產量皆有所下降,其中森玉1號的下降幅度最為明顯,畢丹18號的產量下降幅度較畢丹19號更為明顯。由此可見,森玉1號最不適合密集種植。
2合理設置玉米種植密度的措施
玉米種植密度的合理性對于玉米的產量與質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由此可見,玉米種植戶在進行玉米種植時必須對其種植密度展開綜合考慮,進行合理的設計。第一,要對種植土壤的肥力及光熱資源展開全面的調查,并結合種植環(huán)境展開綜合研究,從而確定最科學的種植農業(yè)機械,為玉米的產量與質量提供最根本的保障。第二,玉米種植戶應積極參與種植知識培訓活動,掌握更加科學的玉米種植技術,對玉米種植的方式及種植密度進行最合理的安排,了解不同玉米品種最恰當?shù)姆N植方法及種植密度,從而避免盲目種植。否則,一旦種植戶為了追求高產量而不顧種植實際情況,對所有品種的玉米都進行高密度種植,玉米的產量不僅無法得到保障,其質量還會受到影響。
3總結
玉米品種的差異會造成種植要求的差異,尤其是種植密度存在著較大的不同,而這種種植密度的差異會對玉米的產量造成影響,因此在進行玉米種植前需要綜合分析玉米的品種、生產需求及種植密度,制定科學的密植計劃,從而不斷優(yōu)化玉米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