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自力
三四歲的時候,農村的孩子大多都在玩泥巴。爺爺因為哮喘,不能做重體力活,就在家編些竹筐賣錢貼補家用。只要我們在院子里,他肯定會放下活計跟我們玩捉迷藏。
爺爺?shù)谋秤悬c駝,顯得有點笨手笨腳的。每次捉迷藏,無論爺爺藏在哪兒,我們都能準確地找到,因為他一跑起來,不一會兒就要咳嗽。盡管如此,每次爺爺都像個老頑童,陪著我們瘋玩。
爺爺常常帶我們去摘野果子,最常見的就是野莓。布谷鳥歡快地叫喚時,正是野莓成熟的時候。爺爺總是高興地摘上一大捧,然后欣慰地看著我們像小饞貓一樣吃起來。有一次,我在家里鬧情緒,不愿吃飯。爺爺為了哄我開心,放下碗筷就去了后山。過了好久,爺爺才回家,是被鄰居攙扶著回來的。爺爺一身的泥巴,表情顯得很痛苦,見了我還是硬擠出一絲笑容,遞給我一個草帽。草帽里有一把野莓,紅彤彤的,看起來就很好吃。
鄰居說爺爺想摘野莓,從坎子上掉下去了。父親請來醫(yī)生,為爺爺?shù)耐冉壣狭藠A板。爺爺在竹床上躺了好多天,他仍舊笑著看我們在院子里玩,夾雜著時急時緩的咳嗽聲。爺爺是為我摔傷的,我小小的心里格外內疚。我摘野莓給爺爺吃,捉了綠色的大青蛙給爺爺玩,甚至去水溝里抓泥鰍,讓母親燉湯給爺爺喝,巴望著爺爺早點好起來。
爺爺終于可以慢慢站起來,顫顫巍巍地走幾步,再后來慢慢恢復了,只是有條腿一直有點跛。我開心了不少,又黏著爺爺一起玩。爺爺自從腿摔傷后,身體一天比一天差,咳嗽也多了起來。他跟我們玩捉迷藏,也顯得力不從心了。他常常摸著我的頭說:“我老了,再也不能陪你們捉迷藏了。”
上小學了,我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找爺爺。門后面,柴垛里,墻角,不管爺爺藏在什么地方,我都能找到。爺孫倆總有說不完的話,嘰里咕嚕地講個不停。有一天放學,一到家看見很多親戚和鄰居,只是不見爺爺。我放下書包就到處找,但是沒找到,也沒聽見熟悉的咳嗽聲?!澳銧敔敳仄饋砹耍覀兇蠹叶荚谡夷?。”母親告訴我,眼里泛著淚花。我發(fā)動伙伴們都去找,還是找不到。
從此,我再也沒有見過爺爺?!盃敔斶@次藏得夠深的?!蔽页3_@樣想,巴不得把門一推就能看見爺爺。長大后才知道,爺爺再也不會回來了。
愛捉迷藏的爺爺,您現(xiàn)在還好嗎?
郭旺啟摘自《昆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