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小辮
云:《再見,我們的時光》的創(chuàng)作初衷是什么?
解:我一直想寫一部接地氣的暖心、高能、勵志的青春小說,后來聽了TFBOYS的《我們的時光》,內(nèi)心很受觸動,就以這首歌為主線,創(chuàng)作了《再見,我們的時光》,用歌串聯(lián)起杜若愚和王大智的成長故事。他們有不同的人生,都遇到很多困擾,但有一個共同點,想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我特別想把小說里的幾句話分享給大家:“無論別人怎么想,無論別人怎么幫忙,無論發(fā)生了什么,任何人都無法替我們成長,唯有自己面對?!?/p>
云:您小時候的夢想是什么?
解:我十四五歲的時候迷上了寫歌詞,那時想成為一個作詞家,還把自己寫的歌詞寄給唱片公司,對方回信說我年紀(jì)太小,雖然詞寫得不錯,但深度不夠,讓我以學(xué)業(yè)為重。不過,信中那些只言片語的鼓勵也從某個層面點燃了我的寫作夢。
云:您是怎么走上寫作這條路的?
解:初中畢業(yè)后的我一無學(xué)歷二無能力,在同齡人兩耳不聞窗外事時,我已經(jīng)起早貪黑地打工了,刷盤子、擇菜、洗菜、傳菜……月工資只有180元,朝六晚九,一天下來累得不想動。那時我發(fā)誓要改變自己的人生。至于怎么改變,毫無頭緒。那時我在看《十七歲不哭》,讀后異常興奮,這不就是寫我們自己嘛,我也可以寫的??!我的愛好和特長不是寫作嗎?為什么不試試呢!初中畢業(yè)的第四年,我出版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多夢季節(jié)》。
云:年少時的您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回憶?
解:我的青春期好像沒有那么繽紛,有的更多的是挫折。我十六歲踏入社會也沒少吃苦頭,有一次被羊肉湯燙了胳膊,廚師輕描淡寫地說沒什么大不了,大冬天我要把白菜剁成末再把白菜里的水?dāng)D出來,手凍得通紅……這些在當(dāng)時看來的“災(zāi)難”都變成了日后的營養(yǎng)和財富,讓我在創(chuàng)作這類形象的時候很容易“入戲”。
云:能給我們講講您的北漂經(jīng)歷嗎?
解:我住過只能放下一張單人床的地下室,也曾經(jīng)一頓只吃一個燒餅,三四站路能走到的地方就絕不多花一塊錢坐公交車。我最大的喜悅是省錢買書,看書就像吃飯穿衣一樣成為我日常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一段時間沒有看書,我會覺得虛度了時光。盡管生活不易,也不確定明天會不會變得更好,但我一直堅信終有一天我會成為更好的自己。生活不總是光明,延伸來講,生活也不總是黑暗,只要真誠地面對生活,每個人都可以活得樂趣無窮,閃閃發(f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