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紅賓
在我的兒童時代,故鄉(xiāng)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可謂大自然的原創(chuàng)版,魚鳥蟲獸特多,觸目皆是。若論家族龐大、數(shù)量又多、引人注目的,當首推螞蚱。
在螞蚱家族中,若論身量魁梧、長相好看的,當數(shù)大油螞蚱。它有中指那么長,通體綠瑩瑩的。尤其是雌的,體態(tài)豐腴,楚楚動人。它的兩條帶刺的后腿格外發(fā)達,蹬力特強,一下子能蹦出老遠,鄉(xiāng)親們形象地稱之為“蹬大山”。暮秋時節(jié),人們把高粱刨倒捆好后,倚在地堰上,大油螞蚱最愛趴在上面懶洋洋地曬太陽,我時常躡手躡腳地湊上前去,冷不防將其捂住。大人們深知孩子喜歡,上山干活遇見了,隨手捉住,將它的后腦勺往脖頸一摁,塞在斗笠的間隙里。它仿佛被點了穴,束手無策,不再掙扎,當把它的腦袋從脖頸里弄出來,它照樣蹦跶,恍若剛才做了一個噩夢。
有一種螞蚱,膚色如枯草,個頭略遜于大油螞蚱,天生患有肥胖癥,膘大肉肥,有些臃腫,人們管它叫老馱子螞蚱。它只象征性地長著一對小小的翅膀,根本飛不起來,只能用后腿跳躍。它很有自知之明,輕易不在山道或者巖石上拋頭露面,唯恐讓眼疾手快的鳥兒把它當作美餐。我和伙伴們上山拾柴火,時常捉弄它,將它放在開闊地上,它心中大駭,急于逃脫,便笨拙地蹦跳,腳步踉蹌,樣子好滑稽。
老青螞蚱約有食指長,通體呈綠色,翅膀上點綴著一些黑斑,長得苗條,行動敏捷,擅長遠飛,不好捕捉。它有個嗜好,喜歡在河邊的草叢中藏身,你若想扒開草叢捉它,還沒等你伸手碰到草,它早就發(fā)現(xiàn)了你,自會振翅而逃。這家伙真刁!
還有一種螞蚱,略小于老青螞蚱,飛起來翅膀相互摩擦,沙沙作響,故稱“沙嗒蟲”。它是螞蚱家族中出類拔萃的舞蹈家,擅長表演空中芭蕾。每到黃昏時分,它會在山谷上空憑借氣流蹁躚起舞。它的翅膀綠瑩瑩黃澄澄的,不時扇動,忽高忽低,左旋右轉,自己伴奏,跳起了彩扇舞。我和伙伴們?yōu)橹恼?,它愈發(fā)跳得起勁,倘若不鼓掌,它便知觀眾看膩了,知趣地離開,再到別處巡回表演。
沙螞蚱體型較小,鬼點子卻多,終生離不開河谷。它把河邊的草叢當作餐廳,把沙灘當作下榻之處。因膚色如沙,足可以假亂真,即便在你眼前,你也難以發(fā)現(xiàn)。它就是依靠這身迷彩服,得以高枕無憂。
有一種小螞蚱,長不盈寸,土褐色,后腿為紅色,極擅蹦跳,一下子能跳出一米多遠,螞蚱們若開運動會,跳遠冠軍非它莫屬,根據(jù)這個特點,人們管它叫“小鐵蹬”。它藝高膽大,竟敢飛到村子里看熱鬧,雞們想啄而食之,未等近身,早被它瞥見,縱身一蹦,跳出圈外,三蹦兩跳,便可化險為夷,雞們只能望空興嘆,悻悻離去。
還有一種長相怪異的螞蚱,頭如筆帽,身子修長,人們管它叫“梢豆莢”。雌的長得豐滿,而雄的則長得特小,俗稱“嘎嗒剪”。
螳螂是螞蚱的近鄰,長著三角形的腦袋,兩眼老大,如同戴著大眼鏡,手持兩把帶齒的大刀,身披綠色的戰(zhàn)袍,儼然一位刀客。好多小動物都成了它的刀下之鬼。這且不說,它竟然會將自己的伴侶活活吃掉,簡直是個“冷血殺手”。有一次,我聽到樹上傳來蟬的呻吟,爬上樹一看,見螳螂將雙刀架在蟬的脖子上,令蟬動彈不得。當下,我解救了蟬,螳螂怒不可遏,朝我舉起了雙刀,意欲跟我廝殺。我不想跟它計較,便下了樹。
白露以后,鄉(xiāng)親們開始秋收,在割豆子刨玉米時,地里會有許多小綠螞蚱滿地亂飛亂蹦。它們大惑不解,好端端的家園突然消失了,這究竟是咋回事?莫非世界的末日來臨了?同樣感到惶遽無措的還有一些越冬螞蚱。它們也有食指長,渾身白爽爽黃澄澄的,翅膀上有點點黑斑,身體綿軟而輕盈,不擅遠飛,很容易被捕獲。待到天氣寒冷時,它們便隱藏在向陽地堰的枯草叢中,竟然奇跡般地度過數(shù)九隆冬,來年天氣轉暖,照樣出來活動。我和伙伴們時常捉一些,回家趁做飯燒火時燒著吃,香噴噴的。
蟈蟈大概是螞蚱的近親。雄蟈蟈擅長操琴彈唱,而且防范意識特強,最愛趴在棘子上演奏,你若想捉它,棘針扎人,讓你難以下手。何況它極擅跳躍,嘴里又長著兩枚銳利的大牙,屆時,會把你的手咬出血來。雌蟈蟈不會叫,尾部有長長的產卵器,專門負責傳宗接代。
還有一種大蟈蟈,黑不溜秋的,長得壯實,鄉(xiāng)親們管它叫“山草驢”。它不會彈唱,只會用發(fā)音器發(fā)出“沙啦沙啦”的聲音。我們總會趁其不備,冷不防將它摁住,用樹葉包好,將它帶回家玩耍。
那時螞蚱特別多,清晨起來到河邊徜徉,用腳在草叢中一撥拉,立即會蹦出十幾只。現(xiàn)在,螞蚱數(shù)量大為減少,譬如大油螞蚱,到山里走一趟,幾乎看不到它的蹤影。
我之所以記錄下這些故鄉(xiāng)的螞蚱,是想讓少年讀者讀了文章后增添興趣,課余時間深入大自然,去發(fā)現(xiàn)、認識、觀察、熟悉這些小小的生靈,以便觸發(fā)靈感,寫好作文。尤其是想倡導青少年要更加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紫花摘自《閱讀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