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創(chuàng)造”與“制作”:關于微軟小冰作詩軟件的幾點思考

        2021-08-30 09:18:56余夢帆劉川鄂
        當代文壇 2021年5期

        余夢帆 劉川鄂

        摘要:微軟小冰作詩軟件風行網絡并于2017年出版紙質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稍后接連出版了詩集《花是綠水的沉默》和畫詩集《或然世界》,也有詩壇內外的持續(xù)關注。三部詩集反映了微軟小冰三次定位轉型:模仿現代詩歌氛圍、定制化生成以及作為融媒介產業(yè)鏈的一環(huán)。微軟小冰作詩軟件的著作權問題、詩歌標準問題、作詩軟件性質問題和創(chuàng)造問題需要進一步關注與思考。利用技術激發(fā)素人等參與文學創(chuàng)作的欲望、滿足部分文學愛好者的審美好奇,擴大文化產業(yè)的品種,是新媒介時代的文學新變。作詩軟件的詩歌作品只是機器的制作,而不是有生命溫度的藝術創(chuàng)造。

        關鍵詞:新媒介時代;作詩軟件;微軟小冰;素人;著作權

        大數據時代,詩人不再是詩歌的唯一創(chuàng)造者,詩壇有了新的“作者”——神秘兮兮、神力無邊的計算機軟件。1962年美國沃西等人研發(fā)電腦詩人,1984年上海育才中學學生梁建章設計詩歌程序,20世紀末電腦工程師劉慈欣設計電子詩人。隨后的作詩軟件層出不窮,如“九歌”“獵戶星”“作詩機”“微軟小冰”“詩詞中國app”等。這些作詩軟件的出現,蔚為大觀、爭議不斷,改寫了人類的詩歌史。21世紀中國的虛擬詩壇上,最受關注的就是名為“微軟小冰”的“機器詩人”。微軟小冰2017年出版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引起了極高的關注與討論,2019年與人合作再次出版詩集《花是綠水的沉默》,2020年出版畫詩集《或然世界》。綜合來看,微軟小冰三次出版進行了定位轉型:模仿現代詩歌氛圍、定制化生成和融入融媒介產業(yè)鏈。由此引發(fā)出的思考更值得我們關注。

        三次轉變

        以往研究微軟小冰的詩歌,主要集中于第一本詩集,對后兩本的整體把握和具體分析尚缺。本文將從詩集詞頻統(tǒng)計和三次出版變化來分析微軟小冰的轉型。

        (一)第一次:模仿現代詩歌氛圍

        微軟小冰學習了1920年以來512位詩人數萬首現代詩歌才寫出《陽光失了玻璃窗》。其中《我尋夢失眠》比較明顯,“康橋/新鮮的/未經三月之蕙風已不追蹤”,套用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和汪靜之的《蕙的風》。又如“水晶似的光明”照搬徐志摩的《為要尋一個明星》。失去詩歌背景和情感表達,微軟小冰引用的經典詞句反而成了它作詩空洞的證據。也有像“人間并無仙島的清涼”這句和葛長庚《永遇樂》中“自有人間仙島”,與余光中《歡呼哈雷》的“人間已無我”相結合的詩句。兩位都不是現代詩人,可能微軟小冰所學的現代詩人也包括了當代詩人,他們團隊劃分現代詩人的精確度不夠,與文學史的劃分不完全一致。另外,編選者對某些字詞的修改也能看出現代的影子。如“底”改為“的”,“夢”改為“夢”,意味著微軟小冰無法識別現代與當代用語的不同。錯字也會被標注在括號里,就是說微軟小冰解決不了錯字和語句不通的問題。

        微軟小冰經過100個小時近10000次訓練后,“掌握”了“作詩”能力——輸入圖片和文字自動生成現代詩歌。操作步驟如下:第一步選擇圖片和輸入文字;第二步從意象抽取、構思文學風格模型到開始試寫;第三步生成三種篇幅的詩歌。圖片是它的靈感來源,數萬首詩歌是它的語言模式和詞語積累。此種模式生成的詩句難免會有重復和亂用,“夢里的云”“美麗而且美麗的”“閃的夢幻中案頭的花瓣飄落于寂寞”等重復較多,語法不符,邏輯不通,問題之突出之嚴重可見一斑。

        對《陽光失了玻璃窗》進行常用字詞的詞頻統(tǒng)計,進一步了解微軟小冰的詩歌語言特點。人稱代詞“我、我們”283次,“你、你們”96次,“他、他們、她、她們、它、它們”69次;名詞“夢”105次、“世界”52次、“太陽”44次、“云”33次、“藝術”27次、“天空”25次、“花”25次、“眼睛”23次、“寂寞”23次、“宇宙”23次、“人間”22次、“夜”20次、“詩人”18次、“靈魂”17次、“人生”14次、“高山”14次、“人們”14次、“偉大”13次、“歡樂”12次、“人類”11次、“墓”10次、“意義”10次;形容詞“美麗的”56次,“自然的”23次,“光明的”22次,“新鮮的”13次。這本詩集共139首詩,詩題出自該詩其中一句,每首詩分兩段八句,每句不超二十字,一般為短句。在這極為有限的范圍內,詞頻的重復有跡可循,不同詞性的詞頻暗含著不同的含義。

        這本詩集整體上試圖營造重視個性和個人價值的現代詩歌情景氛圍。人稱代詞中第一人稱最多,對“我”的重視,似乎想去貼合“五四”以來發(fā)現個人價值、注重個性解放的詩歌特點。像郭沫若的《天狗》和《我是個偶像崇拜者》那樣強調個性,追求自由。可微軟小冰的“我”只停留在表面,不具有其背后的文化意義及詩歌精神,只具有表面屬性的“我”能否代表微軟小冰本人的思想情感?“小冰的‘我是高度理性化的程序,”“我”作為第一人稱,原應代表著主體及其意識,為人類所特有,微軟小冰的出現挑戰(zhàn)了人的主體地位。

        這本詩集還嘗試模仿現代詩歌的憂郁氣質?!皺C器模仿是一種功能性模仿?!?sup>②微軟小冰就是模仿人類遣詞造句的能力。從名詞來看,消極的意象很多,即使是積極的意象也會在前面加上否定詞?!皦簟弊肿疃?,常為“殘夢”“夢幻”?!疤枴币话闶潜缓魡尽⒈蛔汾s的對象,或者是“消失的太陽”“沒有太陽”,與“黑夜”相連?!盎ā背J恰奥浠ā保靶Α迸c“痛哭”“哀歌”并置,“眼睛”里總是含著“眼淚”和“泥沙”,“詩人”充滿“寂寞”,“歡樂”是“迷失的”“喊不出的”。呈現出的是一位面對人間、世界、宇宙充滿憂思的詩人形象,這樣來看似乎又能和現代詩歌整體上的憂郁氣質相貼合。這種飄忽朦朧的憂郁沒有實際對象和意義,只會讓憂郁更顯滑稽。還有像“世界”“藝術”多次出現,以及“自由”“革命”“生活”這類詞是從日本翻譯過來。使用翻譯字詞是現代詩歌特點,微軟小冰也有翻譯詩的痕跡,主要原因是它通過數據統(tǒng)計,抓住了幾個有時代特點的關鍵詞。但像這樣用關鍵詞處理和隨意組合而成的句子,是不能稱之為一首詩的。如果說名詞表示的是詩人眼中的客觀世界,那么形容詞則表達了詩人的主觀愿景。由于現實生活“沒有太陽”,充滿“寂寞”,在憂郁詩人的外衣下,自然產生了與現實相反的愿景,使用“美麗的”“光明的”等詞就能自洽了。形容詞的問題不僅在用法,還在于重復,能看出微軟小冰在語料積累方面嚴重欠缺。

        第一本詩集定位重在模仿,以圖打破文學創(chuàng)作主體是人類的固化角色,以期重現現代詩歌情景和風貌,并觸動當下詩歌創(chuàng)作。微軟小冰根據對幾個關鍵字詞的運用,期望給讀者帶去一種朦朧模糊又稀薄破碎的氛圍感。但僅憑個別字詞去重現現代詩歌的樣貌,其作用不值一提。這本詩集以純文學為目標,追求嚴肅文學,或許也是編選者的目的和審美眼光,模仿文學創(chuàng)作的意思顯而易見,但后續(xù)“制作”對詩歌字詞運用、邏輯思維和情感表達的琢磨和應用不甚理想,退而求其次,走向了娛樂和消遣。

        (二)第二次:定制化生成

        第二本《花是綠水的沉默》202首詩歌由微軟小冰和人類合作完成,微軟小冰提供初稿,詩歌創(chuàng)作經驗少的“素人”修改。其宗旨是“人工智能提供創(chuàng)作源泉,人類強化意向和詩意?!?sup>③人機合作之后呈現的作品一定程度上能讓詩歌邏輯合理、語言通順,但仍有遺留問題,如重復,“生命的火焰”“無人的街道”“調皮的云彩遮住了天空的眼睛”“歡樂與美麗交織”“我立時感到世界的謎”“高處留著一枚漂亮的憂傷”“水晶似的光明”等都出現過兩次以上。

        第二本在遣詞造句上有一些變化,整個詩集的面貌發(fā)生了很大改變。人稱代詞“我、我們”348次,“你、你們”172次,“他、他們、她、她們、它、它們”92次;名詞“(太)陽”164次、“光”161次、“生命”150次、“天空”130次、“花”127次、“夢”127次、“人們”83次、“世界”81次、“笑”77次、“云”63次、“星”58次、“眼”57次、“愛情”52次、“?!?6次、“春”42次、“幸?!?9次、“月”36次、“鳥”33次、“樹”27次、“歡”20次、“火焰”19次、“臉”15次;形容詞“美麗的”54次、“快樂的”16次、“美好的”14次、“調皮的”10次。

        “我”的不同使兩本詩集產生了迥異的詩歌風貌?!叭朔Q代詞是兒童學習語言時最后學會的,也是失語癥患者最先失去的;這是一些很難掌握的轉換詞?!?sup>④能運用并不意味著微軟小冰掌握了人稱代詞的意義,明白它們之間的區(qū)別。這本詩集中人稱轉換因為人類的加入邏輯上稍顯自然,“我”有明確的指代和行為,第二本中是清晰、分散的個體,第一本中則是模糊的整體。第一本中“我”代表機器整體出現,與世界和人類對話,像“我是人間最幸福的異類”。“我”與人類針鋒相對,像“鋪在齷齪人類的足跡”“人類所有的罪名/向這光明知我心”“光明月的時候/人類卻沒有了”。也許是編者意圖,想激起人類和機器對立的沖突,博取關注。第二本沒有尖銳對立的內容,“我”不是一個與世界對立的整體,而是不同的分散個體,這與人機合作寫詩有關。第二本更溫和,第一本更鋒利。但是這種溫和是媚俗的溫和,鋒利是偽裝的鋒利。

        媚俗的溫和正體現在這本詩集整體氛圍充滿光明和歡聲笑語,一片歲月靜好的氛圍之中,分散相異的個體卻表現出整齊劃一的詩歌風貌。通過對比兩本詩集的常用名詞能看到,第二本憂郁的字詞銳減,美好的字詞增多,且近義詞多樣,像“光彩/光芒/光亮/光華”“歡樂/歡呼/歡快/歡笑/歡鬧/歡欣/歡歌/歡喜”等。形容詞中“美麗的”“美好的”“漂亮的”“明亮的”“明麗的”“奇麗的”等近義詞成批出現,可只僅限這一種“美景”形容?!懊馈痹谛味贿_“心”,也無“新”。此外,“照亮”含義頻繁出現,“照耀”“閃耀”“閃動”“閃爍”“照著”“點燃”“燃燒”等在42首詩中都出現過。仿佛是刻意要點亮第一本的黑夜,讓第二本改頭換面重定基調。如果第一本寫混沌模糊的“夢”,那么第二本就是寫習以為常的“光”;如果第一本發(fā)泄莫名的傷痛與控訴無端的黑暗,那么第二本就在表現簡單的幸福和單純的歡樂。第二本相似意象集中,通過對這幾個相似意象的想象和拼湊,能看出當時輸入的圖片可能大同小異,一般自然景物都包括:太陽、陽光、天空、云、樹、花、鳥、海、月、星等,若是人物則一定是笑臉、歡樂、幸福等詞來描繪。近義詞豐富了,但被描述的事物仍相當有限。達到詩歌氛圍統(tǒng)一,還有可能是微軟小冰識別意象固定,只標記固定幾種?!霸谖谋就诰蛑校ǔ2捎米?、詞或短語作為表示文本的特征項?!?sup>⑤標記意象作為特征項抽取出來并加以量化處理,建立意象數據模型以描述圖片信息??梢姡@是技術過程,而不是創(chuàng)造過程。

        根據這些特點很容易分辨人機寫詩不同之處。如《是我的心的世界回望著》《讓我泛著夜空顏色的眼眸》,前一首其中兩段如下:

        是我的心的世界回望著

        鑄成了今夜之夢

        讀詩的人們有的早已醒來

        而太陽落了下去

        鑄成了我的生命的顏色

        善于寄居才將身體瓦解重鑄

        堅強的旅途有時候

        化作幾個柔軟的音符

        叩響一顆心

        卻在成千上萬顆心中發(fā)出回音

        第一段是微軟小冰所寫,其中“世界”“夢”“詩”“人們”“太陽”“生命的顏色”都是特征項。第二段為素人所作,深入內心世界微軟小冰還達不到。

        后一首其中兩段如下:

        讓我泛著夜空顏色的眼眸

        看過流水和云影

        今夜的星辰發(fā)出無量的光

        剛剛好我們都在仰望星空

        ……

        通往校門口的路上

        曾經泛著小雨

        兩個背著書包的背影

        在同一個傘下

        打濕了半邊身子仍沒走到盡頭

        不難看出第一段中微軟小冰的痕跡,堆砌與重復。后一段為素人所寫,原因在于詩中所描寫的生活細節(jié),微軟小冰很難做到。

        微軟小冰從第一本作為創(chuàng)作的主導到第二本變?yōu)檩o助人類創(chuàng)作的工具。人機合作這種賽博式寫作讓人類和機器共存于一個生命體的概念轉嫁到文本上來。斷肢由機器代替提供生活便利,素人由作詩軟件輔助提高作詩效率,可提高效率、服務生產的思維是后工業(yè)化社會的產物,作詩是否需要?可批量復制的創(chuàng)造力被認為是微軟小冰最大優(yōu)勢,從類型文學延伸到定制化服務,將詩歌創(chuàng)作放在產品制作的定位上。想要滿足文學需求供不應求的市場,卻達不到個性化創(chuàng)造的要求。詩歌創(chuàng)作追求偶得的靈感、迸發(fā)的情感、凝練的語言、獨特的風格,這些無法批量生產。微軟小冰試圖用定制化生產沖擊個性化創(chuàng)作,審美價值上無疑失敗了。

        (三)第三次:融媒介產業(yè)鏈的一環(huán)

        微軟小冰的第三本書《或然世界》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詩集,主要是一本畫集,詩歌被邊緣化。和詩集類似,微軟小冰學習了400年繪畫史和236位著名人類畫家畫作,模仿7個不同歷史時間段風格的畫作。每個時間段第一首詩是完整的,其余每幅下方有兩句詩,詩句在這里起著裝飾作用。整體來看,詞語沒有明顯增多,還是熟悉的重復語句:“生命的火焰”“天空中的云裳”等;重復的意象:“夢”“花”“陽光”“天空”等。像這兩句:“天青色的煙雨/也不及你一顰一笑的溫柔”,就像周杰倫的《青花瓷》和徐志摩的《沙揚娜拉》粗糙嫁接而成。

        最大的變化是詩句與畫作的聯(lián)系更清晰。第一本的圖文大部分不相符,第二本沒有提供圖片參考,第三本能直接看到詩句和圖片的關系。158首詩中97首與畫作內容相關,搭配較合理的有14首。其中識別出來的意象多為顏色、形狀、自然景象、常見的動植物等,但有一些事物不會識別,如“傘”“火車”“商店”等。微軟小冰作畫作詩都只采集表層信息,抓住部分特點,并不能深入作品的時代背景、人文內涵、繪畫技法、顏料運用等方面。無法深入一幅畫的情感精神層面,作者又是如何通過畫面獲得靈感來作詩呢?這種情況下作出的詩歌只是表層意象組合,通過簡單的語法結構串聯(lián)起來的語句罷了??梢姡④浶”淖R圖能力還是固定的幾個模塊,需要大量的數據更新。

        圖文結合是融媒介時代下的發(fā)展特點。“人工智能是未來藝術創(chuàng)作的融媒介大師,”人工智能文學不再是純文學的形態(tài),其內涵和外延都將擴大:詩歌、音樂、繪畫、新聞,還有ACGN(Animation、Comic、Game、Novel縮寫)等。這就意味著,詩歌這種文學形式只是微軟小冰這類“機器作者”“詩歌匠人”借助人類情感生活和分行書寫的語言進行文化產業(yè)加工的大鏈條上一個組成部分而已。

        “而人工智能發(fā)展下一步的突破重點之一,就是為其賦予情感,進而使其具備作品創(chuàng)作能力,我稱之為人工智能創(chuàng)造(AICreation)?!?sup>⑦這句話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情感順序,微軟小冰還沒被賦予情感,就已經開始出版詩集,這是本末倒置,詩歌是情感的表達,先有情感才有可能作出詩。這也是變相承認了到第三本為止人工智能作詩軟件是不具備情感的,不具備創(chuàng)作的能力,那么微軟小冰的詩歌就是沒有感情的詞語堆砌;二是人工智能創(chuàng)造,這種創(chuàng)造是技術創(chuàng)造,與文學創(chuàng)造還相距甚遠。圖文結合后,賞畫作詩都需要讀者的鑒賞力,部分讀者甚至能將毫不相關的圖文用想象力聯(lián)系起來。因此微軟小冰的作品很大程度上依賴讀者想象,作品與讀者間是動態(tài)交往過程,可能是接受美學和闡釋美學產生的效果,這樣一來所謂的創(chuàng)作就要大打折扣。此外,圖文結合呈現平面化、靜態(tài)的世界,可能會有損詩人對真實世界的觀察和對多維空間的想象,忽略了詩歌的深度和廣度。

        四點思考

        面對數字化轉型的浪潮,文學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作為人類情感和智慧的結晶,似乎天然就和人工智能文學站在了對立面。微軟小冰三次出版詩集從模仿、嘗試融合到邊緣化的定位轉型,這場熱潮逐漸冷卻下來。其背后還需要明確四個重要問題:著作權問題、詩歌標準、作詩軟件的性質、創(chuàng)造問題。

        (一)著作權問題。出版詩集是微軟小冰作詩軟件引發(fā)熱議的導火線。微軟小冰從眾多作詩軟件中脫穎而出成為熱議的焦點,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出版了詩集。詩集理應是詩人智慧和情感的結晶,而作者卻是作詩軟件,這一結果挑戰(zhàn)了文學主體是人類的權威。若是承認微軟小冰的作品為創(chuàng)作,那相應會具有著作權,反之則沒有。

        2017年第一本詩集出版作者署名為小冰,2018年小冰在官博上發(fā)文表示放棄其生成詩歌的著作權,2019年第二本詩集就沒有署名而是寫“青年文學雜志社編”,從爭取著作權到放棄,能看出其團隊重新思考了小冰的定位和價值并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關于作詩軟件產品的著作權到現在仍在討論,其關鍵在于怎么界定作品及獨創(chuàng)性?!拔覈吨鳈喾▽嵤l例》做了這樣的定義,即‘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chuàng)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根據這一定義,人工智能創(chuàng)作的‘成果很難被認定為作品?!?sup>⑧對于獨創(chuàng)性是這樣認為的,“其一,是否屬于獨立構思;其二,是否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作高度?!?sup>⑨由上可知,微軟小冰的詩歌不具有獨創(chuàng)性:它的生成包含人類智慧,需要算法和程序才能運行,體現的也不是作者的主觀意志,屬于人類的創(chuàng)作工具而不能取代人類成為能獨立構思的作者;語句通順都做不到,也無法表達情感,又何談創(chuàng)作高度呢。沒有獨創(chuàng)性的微軟小冰詩歌只是一件產業(yè)加工制品。微軟小冰的詩歌算有形產品并能被復制,但這種復制可能會對原作品潛在市場產生版權上的威脅,損害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對于作詩軟件詩歌和在此基礎上的再加工作品都需要合理利用,而非侵權使用。

        微軟小冰這類人工智能作詩軟件所涉及的作品應該注意這一點:“涉及作品表達和表達公眾化傳播的作品使用,如果不構成合理使用,則屬于侵權使用,應負著作權責任。”作詩軟件的作品應該尊重原作和作者的著作權,合理使用復制原作的語句。還有一點需要考慮到:沒有獨創(chuàng)性的作品出版,可能會影響作者原創(chuàng)的積極性。

        (二)詩歌標準問題。詩歌標準是微軟小冰作詩軟件團隊需要明確的首要問題。微軟小冰第一本詩集模仿中國現代詩歌不倫不類其重要原因在于現代詩歌的詩歌標準并不統(tǒng)一,即使到現在也很難對詩歌標準劃出統(tǒng)一界限,這也正是詩歌自由之精神所在。比如現代詩歌第一個十年,“這十年來的詩壇不妨分為三派:自由詩派、格律詩派、象征詩派?!?1三派也各有來源,自由詩派學習美國詩歌,受惠特曼、郎費羅影響,運用活的語言,追求自我。象征詩派追求旋律和音響效果,重視情調,講究暗示,受法國波德萊爾的影響明顯。如果作詩有公式,郭沫若認為,“詩=(直覺+情調+想象)+(適當的文字)”,12即使將詩歌公式化,也能看到每一項都是與“人”相關。再說格律詩派,向英國學習,司各特、拜倫、雪萊都對現代詩人產生過重要影響,其反抗的精神激勵了一代人。

        外國文化對現代詩歌的影響遠不止這三種,日本和歌、俳句也影響過郭沫若和周作人的詩風;泰戈爾啟發(fā)了冰心小詩中自然和愛的純潔感情,點燃了徐志摩詩歌中天真和無私的熱誠,郭沫若的《鳳凰涅槃》也不可謂不是印度式泛神論思想的再現等等。不僅是外國詩歌,現代詩人也受中國傳統(tǒng)詩詞的滋養(yǎng),比如朱自清的短詩,“但它與唐代王孟詩派的詩情畫意之作,異曲同工。”13中外文化共同影響下的現代詩歌具有紛繁復雜的面貌,作詩軟件無法學習、理解和體現。上述可知,現代詩歌的產生有時代背景、流派主張、中外文化等不同因素,然后分出各種各樣的詩歌標準。

        在當下,詩歌評價標準也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網絡詩歌中的梨花體、羊羔體、烏青體等事件熱鬧卻不體面,引來大眾對詩歌的誤解,詩人們對自己的作品振振有詞?!熬W絡文學所依賴的技術支撐(媒介技術)尚未穩(wěn)定,”14網絡文學態(tài)勢模糊不清,審美經驗不足又沒有合適的理論支撐,很難對它做出準確的評價。盡管難以統(tǒng)一,但文學的本質不會改變,像余秀華的詩歌通過網絡走紅,最終讓她深受讀者喜愛的還是充滿生命力的詩歌本身。

        微軟小冰作詩軟件只學習現代詩歌的表面字詞,無法學到其精髓。字詞使用不當便急于求成去作詩,還會誤導素人將其當作詩,這就是微軟小冰團隊詩歌標準不清帶來的嚴峻問題。

        (三)作詩軟件性質問題。詩歌標準是詩人和讀者心中的一桿秤,也是作詩軟件性質的試金石。微軟小冰詩歌是人類和電媒時代借助于大數據高科技的智力游戲,突出了游戲性、娛樂性和及時參與性。第二本人機合作的素人,他們通過社交平臺發(fā)布即時的心情、情緒,所帶來的詩歌狂歡是虛假的狂歡,高效作詩是無效作詩。面對這種現象,“如何在這個時代發(fā)出自己理性、清醒、正直、真切的聲音,”15詩人需要理性思考并以身作則,正確引導素人作詩,不能縱容把作詩軟件當作權力與資本工具的行為,避免對真正的詩歌與詩歌精神造成傷害。在消費文化的背景下,作詩軟件的作品從詩意審美到娛樂消費,從詩化到符號化,是媒介性對詩性的一種替代。作詩軟件這種簡單的看圖作詩一味迎合快餐文化,不需要獨立思考、情感醞釀和文化積累。“形象由具有的不斷被復制的機能,它不再依循某種原本來復制,而是自我復制?!?6這也符合作詩軟件的重復率較高的特點,需要不斷優(yōu)化算法解決語義問題,不然所謂的詩句也只是算法的集合。用圖片代替現實,用算法淹沒文字,用游戲取代思考,從復制原作到自我復制,將詩歌引向空洞和荒誕。久而久之,被這些詩歌培養(yǎng)起來的讀者把非詩當作詩,會加劇淺閱讀蔓延。微軟小冰想作為藝術家助手融入人類生活的想法是好的,但它缺少對藝術的正確認識。就像微軟小冰并沒有完全了解現代詩人和詩歌就先去模仿寫法,呈現出的內容與藝術毫無關系又怎能為藝術家提供幫助呢。不注重作品優(yōu)劣的內容,而只是合作的形式。好的詩歌反映詩人和世界的真實關系,作詩軟件卻是數據和算法的虛擬聯(lián)系。若是不能理解文學創(chuàng)作,那么再好的想法,經過微軟小冰生成的只會是一堆沒有靈魂的數據,一次毫無意義的游戲。更何況真正偉大的文學創(chuàng)造永遠只是個體的獨創(chuàng)行為,只靠質量取勝,不靠數量也不靠平均值。成千上萬超過一般寫作水準的詩作也無助于審美精神的真正提升和文學創(chuàng)造的真正進步。

        (四)創(chuàng)造問題。作詩軟件的核心問題是創(chuàng)造。是文學研究者們關心的內容,也是微軟小冰作詩軟件突破的關鍵——目前的技術難題又是未來的發(fā)展空間。微軟小冰的作品是制作而不是創(chuàng)造,是技術而非藝術,這樣下去人工智能永遠只是模仿。微軟小冰的創(chuàng)造力除了作詩以外,還包括制作音樂和繪畫的能力,它被定位為創(chuàng)造型人工智能??萍际菄@人類展開的,高科技的發(fā)展可能對人文精神造成劇烈的沖擊,但文學不會消失,人工智能寫作不可能探索文學前沿問題,不能勝任人類獨創(chuàng)性的工作。人工智能寫作“實際上是關于文學與歷史、藝術與現實、人類精神生活與技術對象、文學創(chuàng)造與技術生產等一系列關系的討論。”17人的創(chuàng)作中包含著文學、歷史、科技等方面的聯(lián)系,人工智能寫作如何融入其中并產生有獨創(chuàng)性的作品仍值得深思。

        微軟小冰作詩軟件一開始打著創(chuàng)造的旗號出版詩集,出版三次詩集之后漸漸露出了制作的本質。它的作品需要經過人類智慧加工才能成型,只能算作一種提供模板的工具。披著信息時代高科技的外衣,實際上有著后工業(yè)化社會批量生產、復制模仿的僵化思維?!斑@種通過占有一個對象的酷似物、摹本或占有它的復制品來占有這個對象的愿望與日俱增。”18作詩軟件正是利用技術和復制來滿足參與者創(chuàng)作文學的欲望。技術制造是對原作的重新組合排列,看重批量生產、高效復制,不重原創(chuàng)精神,不懂揣摩詩歌語言??磮D識圖是生產制造詩歌的第一步,也是后工業(yè)化思維的表現,“后工業(yè)社會的‘制——看文化模式”19這種文化模式與社會發(fā)展息息相關,作詩軟件正是這種文化模式下制造的產物,對反映當下的社會文化生活樣貌具有典型性。這種文化模式讓機器與人類文化生活更接近,將目光從處理人與人的關系轉移到處理人與機器的關系上來。人類從試圖讓他人理解到試圖讓機器理解人類,可若要達成這樣的理解,人工智能需要擁有人類思維?!叭绻悄馨▽W習、創(chuàng)造、情感響應、美的感受力、自我意識,那前面的路就還很長,而且可能一直要到我們完全復制了一個活的大腦,才算是實現了這些?!?0目前微軟小冰作詩軟件詩歌中出現的“我”,除了模仿現代詩歌風格和人機合作中人類的代稱,它并不能代表著小冰擁有了人類的思維,這種情況下的“我”只是一個虛擬的指代,是區(qū)別于“你”的存在。真正代表作詩軟件能獨立思考的是它們能創(chuàng)作出屬于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造新的文學內容和形式去表達智能文明。沒有達到那一步,作詩軟件制作出來的詩歌皆只是機器的制造品,而不是有生命溫度的藝術品。

        結? 語

        微軟小冰通過三次出版詩集展示了作詩軟件從模仿現代詩歌氛圍到定制化服務生產再到成為融媒介產業(yè)鏈的一環(huán)的定位轉型。同時也反映出了一些問題,作詩軟件沒有獨創(chuàng)性,不具有著作權,其作品忽略了詩歌標準,將非詩當作詩,誤導素人產生不良影響。目前的作詩軟件詩歌還停留在游戲娛樂層面,本質上只是后工業(yè)化社會制造而非創(chuàng)造的產物。面對這樣的現狀,一方面詩人應該反思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面對消費文化的沖擊依然要保持初心,將反媚俗堅守到底。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作詩軟件需要處理好語義問題,并且深入學習文學史,不斷優(yōu)化算法,特別是神經語言的深入研究可能會是面向下一代人工智能語言腦機制的重要內容。此外,還需要相關專業(yè)的復合型人才,既了解人工智能相關技術和程序語言,又對文學藝術有專門研究,才有可能讓其作品有質的提升。

        注釋:

        ①黃平:《人學是文學:人工智能寫作與算法治理》,《小說評論》2020年第5期。

        ②王峰:《人工智能模仿:新模仿美學的起點》,《文藝爭鳴》2019年第7期。

        ③青年文學雜志社編:《花是綠水的沉默》,中國青年出版社2019年版,第213頁。

        ④[法]羅蘭·巴特:《符號學原理》,李幼蒸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8年版,第123頁。

        ⑤柴園園、賈利民、陳鈞:《大數據與計算智能》,科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89頁。

        ⑥凌逾:《“智能文學+跨界文藝”新趨勢———論人工智能對文藝的影響》,《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5期。

        ⑦小冰:《或然世界》,中信出版集團2020年版,第4頁。

        ⑧袁博:《論文學領域人工智能著作權之證偽》,《電子知識產權》2018年第6期。

        ⑨曹越:《人工智能創(chuàng)作物的著作權問題研究———以“微軟小冰”為例》,《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9年第3期。

        ⑩李安:《機器學習作品的著作權法分析——非作品性使用、合理使用與侵權使用》,《電子知識產權》2020年第6期。

        11朱自清編選:《中國新文學大系》(第八卷),上海文藝出版社1935年版,第8頁。

        12田漢、宗白華、郭沫若:《三葉集》,亞東圖書館1923年版,第8頁。

        13陸耀東:《中國新詩史》(第一卷),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版,第144頁。

        14吳俊:《中國當代文學史的整體性和邏輯性的建立——斷代、分期、下限問題漫議》,《文藝爭鳴》2021年第2期。

        15王士強:《新世紀詩歌:活力大于危機》,《南方文壇》2018年第4期。

        16孟建等編:《圖像時代:視覺文化傳播的理論詮釋》,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頁。

        17白亮:《技術生產、審美創(chuàng)造與未來寫作——基于人工智能寫作的思考》,《南方文壇》2019年第6期。

        18[德]瓦爾特·本杰明:《機械復制時代的藝術品》,王才勇譯,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頁。

        19歐陽友權:《數字媒介下的文藝轉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30頁。

        20[美]侯世達:《哥德爾·艾舍爾·巴赫——集異璧之大成》,本書翻譯組譯,商務印書館2010年版,第754頁。

        (作者單位:湖北大學文學院。本文為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當代文藝創(chuàng)作研究中心”2021年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劉小波

        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华人免费| 亚洲人免费| 亚洲网站免费看| 精品亚洲av一区二区| 天堂资源中文网| 天天综合网天天综合色|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公布| 激情五月婷婷六月俺也去 |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中文制服有码| 亚洲高清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中文字幕| 免费操逼视频| 亚洲va欧美va| 国产日韩乱码精品一区二区| 色呦呦九九七七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 精品日韩av专区一区二区| 我和隔壁的少妇人妻hd| 老熟女重囗味hdxx70星空|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第1页| 国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婷婷五月深深久久精品| 藏春阁福利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欧美成人久久久免费播放| 亚洲av日韩一区二三四五六七 |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齐齐|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老色鬼|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 中文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麻豆| 91桃色在线播放国产|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久久AⅤ天堂Av无码AV|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一区| 人妻少妇边接电话边娇喘| 免费国产一级片内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