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克艷
即使繁葉連成綠色的汪洋,也不能消弭夏季的焦灼。炙熱的陽光,聒噪的蟬鳴,增添了額外的焦躁。而能減輕這份煩擾的,除了一塊冰鎮(zhèn)西瓜,還有一本適宜夏日翻閱的好書。
吃過午飯,趁著飽餐后的迷離,在午睡前,翻一篇短小精湛的雜文,或一則恬靜溫情的散文,或幾首靈動清澈的小詩……都是極妙的。詩歌也好,散文也罷,那種或?qū)庫o,或恬淡,或閑適的韻味,隨著越來越濃烈的睡意,被慢慢放大。文字中的意蘊(yùn),也在慢慢升騰,讓人備感美妙,甚至忍不住稱頌。
直到眼皮沉重,頭腦昏沉,終于再也支撐不得,腦袋一歪,書本一合,迅速沉入夢鄉(xiāng)。這時(shí)候,書是最動聽的搖籃曲,也是最好的催眠劑。而短暫的歇息,不僅讓半日的忙碌得到舒緩,還為之前的閱讀添加了真切的幸福感。
這個(gè)夏季,我放在床頭的書,除了沈復(fù)的《浮生六記》,還有汪曾祺、林清玄的散文,以及兩本詩集——《泰戈?duì)栐娂泛汀端律叫匏旧倥娂贰_@幾本書,是我午休時(shí)的甜品,輕咬一口,蜜汁四溢,美味無法阻擋。
晚上臨睡前,不看幾頁書,我總覺得缺少點(diǎn)什么。不管是眺望窗外的萬家燈火,還是仰望天上的明月,略不平靜的心中,便期盼著用什么來堵塞心底那絲隱約的不安。而書籍,無疑是最忠誠的朋友。縱橫捭闔的史書,或奇幻詭異的小說,這時(shí)都是不錯(cuò)的選擇。清代文人張潮在《幽夢影》里說:“讀史宜夏,其時(shí)久也。”為何?因?yàn)樽x史書或小說,方可消解因?yàn)檠谉釒淼慕箲],并可盡享那酣暢淋漓的痛快。
這幾天夜晚,我正讀的一本書,是“90后”新銳作家陳春成的短篇小說集——《夜晚的潛水艇》。這本書充滿了奇思妙想和綺麗曼妙的中國古典之美。莫名地,總讓我想到魯迅的《故事新編》。每一篇故事,都會把人帶入一個(gè)與現(xiàn)代都市隔絕的奇幻之地,讓人于好奇中,又心生安寧。這樣的書,這樣的故事,就著冰鎮(zhèn)西瓜,怎一個(gè)“妙”字了得?
入夢后,書中的那些文字,仿佛變成了一只只五彩的蝴蝶,或繽紛的泡沫,在廣袤的天空飄搖。這樣的夢幻,即使醒來后全然忘掉,也能讓人擁有愉悅的一天,并期待著晚上早點(diǎn)到來,接續(xù)昨晚的故事。其中況味,非外人道也,非外人得之也。
若是遇到下雨天,手捧一卷,那便另有一番情致了。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聽著急驟的雨點(diǎn),甩打在瓦楞上、荷葉上、芭蕉上,奏出盛大的天籟之音,和著蛙群的歡歌與電閃雷鳴,心中別有一番空曠天地。此時(shí)翻卷,更像是一種修行與參悟。正如清代詩人慕昌溎在其詩作《雨夜讀書》中所言:“密雨喧苔砌,蕓窗夜讀書。吟聲深竹里,涼意一鐙馀。風(fēng)起蛩鳴急,更深暑氣除。流觀千古事,此樂有誰如?!边@時(shí)候,讀什么似乎都不重要了。因?yàn)榉矶x的人,也融入了自然,成為風(fēng)景的一隅。
即使暑氣逼人,樂于捧卷的人,也能于書中尋覓一片清涼之地,并享受文字帶來的清爽與陰涼。正如明代于謙詩作《觀書》所云:“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diǎn)塵。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fēng)花柳逐時(shí)新。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绷攘葦?shù)語,盛贊讀書之樂和讀書之益處,讀罷令人拍案,道盡了天下樂讀者的心聲。
于酷暑中,翻卷閑讀,其中之樂,無以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