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平
一
一位記者采訪一位年過百歲的老藝術(shù)家,問他長壽的秘訣在哪里?老藝術(shù)家說,因為他有追求。
記者問,追求與壽命有什么關(guān)系呢?
老藝術(shù)家說,一個人有追求,他的前面就有希望和目標,那希望和目標就會不斷地招引他向前走,因此一個有追求的人,不管什么時候他的前面都會有路走,都會有走不完的路,所以一個有追求的人,他的人生之路才會比別人走得更長。
記者說老藝術(shù)家講的是精神追求之路而非生命旅程之路。
老藝術(shù)家說,一個人追求的路越長,他生命的旅程也就越長。
記者問,為什么這樣說呢?老藝術(shù)家說,一個人的長壽,離不開健康的身體,但更離不開心靈的希望。
二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一群剛斷奶的老鼠分成兩組,對第一組供給足夠的食物,并且按時分配給它們,讓它們飽食終日;而對第二組老鼠則不定時供食,而且給它們相當于第一組老鼠60%的食物。
如果問你,這兩組老鼠哪組生命力更強、壽命更長呢?我想,你一定會回答第一組,因為第一組的老鼠生活“衣食無憂”。
然而,實驗的結(jié)果卻恰恰相反:第一組老鼠大都過早夭折,而第二組老鼠卻壽命很長,而且皮毛光亮,行動敏捷,免疫能力也比第一組強得多。
我們說,生命充滿著欲望,但如果一切欲望都得到了滿足,那么生命就會逐漸失去活力和創(chuàng)造。
正是生命中那部分沒有滿足的欲望,激起了我們?yōu)橹?、奮斗、追尋的熱望和力量。
三
一位科學(xué)家用兩只沒水的玻璃杯,分別裝著一條活著的魚,然后,把一只杯子放在桌上,另一只杯子放進水中,不過,不讓水進入杯子,杯子里仍然沒水。
杯子里兩條離開水的魚,哪一條會活得更久呢?結(jié)果,那一條放入水中杯子里的魚,其存活時間遠遠長于另一條。
為什么會是這樣呢?科學(xué)家解釋說,因為在水中杯子里的魚,杯子里雖然沒水,但杯子里的魚看到了水,看到了水就在眼前,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就在眼前,是希望拯救了它,讓它更長時間地存活了下來。
讓離開水的魚兒看到水,讓絕望中的生命看到希望,這便是對生命最好的拯救。
四
我家的陽臺上,放著兩個魚缸,一個魚缸里放著兩條一大一小的金魚,而另一個魚缸里則沒有放魚。一個冬日的早晨,兒子發(fā)現(xiàn)兩個魚缸里的水,一個結(jié)了冰,一個沒有結(jié)冰。兒子問我,為什么那放著金魚的魚缸沒有結(jié)冰呢?
我想借機教育一下孩子,便編了以下這個童話。我對兒子說,深夜,天氣越來越寒冷,小金魚膽怯地問金魚媽媽:“媽媽,缸里的水快要結(jié)冰了,我們會凍死的。” 而金魚媽媽告訴小金魚:“孩子,只要我們游向太陽,就不會被凍死?!毙〗痿~不解地問:“黑夜里怎么會有太陽呢?我們怎么可能游向太陽呢?”金魚媽媽鼓勵著小金魚說:“孩子,黑夜的背后就是太陽,只要我們游過黑夜,就能看見太陽了。”于是,魚缸里兩條一大一小的金魚開始游動起來。游著、游著,小金魚漸漸游不動了,泄氣地對金魚媽媽說:“媽媽,我不行了,我再也游不動了?!苯痿~媽媽不斷地為小金魚打著氣:“孩子,千萬別停下來,一停下來,缸里的水馬上就會結(jié)冰,到那時,我們真的就要凍成冰塊了。孩子,我們就要游到黑夜的盡頭了,太陽正在黎明的窗口等我們呢!來,跟著媽媽一起游,堅持一會兒,再堅持一會兒……”在金魚媽媽的帶動和影響下,它們終于游過了黑夜,迎來了黎明。
講完這個童話后,我對兒子說:“放著金魚的魚缸里之所以沒有結(jié)冰,那是因為,即使在黑夜,它們也沒有放棄心中的太陽?!?/p>
(摘自《新余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