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佩 周峰 閆磊等
摘要:為了解河南省奶牛副結核病流行情況,利用副結核分枝桿菌(MAP)間接ELISA抗體檢測對2020年省內11個地市部分牧場送檢的523份牛血液樣品進行副結核抗體檢測。結果顯示,14個送檢牧場,陽性樣品145份,場間陽性率92.86%,樣品陽性率27.72%。對4個500頭左右中小規(guī)模牧場進行批量檢測,833份樣品中陽性樣品210份,場間陽性率100%,場內陽性率15.67%~36.06%,樣品陽性率25.93%。2019年共計送檢樣品345份,其中MAP抗體陽性數(shù)104份,樣品陽性率30.14%。2020年送檢樣品與2019年相比,送檢量增加了51.59%,陽性率降低了2.42個百分點。
關鍵詞:奶牛;副結核病;發(fā)病率;血清抗體陽性率
中圖分類號:S858.23?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7-273X(2021)05-0008-02
牛副結核病(Bovine paratuberculosis)是由副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 Paratuberculosis,MAP)引起的牛常見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以牛頑固性、慢性增生性腸道炎癥以及進行性消瘦等為主要特征[1],在我國屬于二類動物疫病[2]。
MAP以反芻動物為主要宿主,經(jīng)糞口途徑傳播,排菌病牛是主要傳染源[3]。此病多呈隱性感染,一般以4~6月齡的犢牛易感,但臨床癥狀多在分娩后或泌乳高峰期才表現(xiàn)出來。MAP可以導致腸黏膜發(fā)生病變,腸道慢性炎癥的發(fā)生導致腸道機能紊亂、腸壁的血漿蛋白滲出增加和腸管對氨基酸的吸收障礙,導致大量蛋白質的丟失,從而導致病牛消瘦,影響其生產(chǎn)性能,不僅對牛場收入造成影響,同時造成了大量的飼料、人工費用等浪費,給畜牧業(yè)帶來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該病在我國黑龍江、遼寧、 內蒙古、貴州、河北、陜西等地區(qū)都有報道[4]。 近年來隨著養(yǎng)牛業(yè)生產(chǎn)規(guī)模越來越大,集約化程度越來越高以及從國外引種等原因,導致牛只的流動范圍愈來愈廣,副結核病的發(fā)病率也隨之上升[5]。
為了解河南省奶牛場近年來MAP流行情況,對河南省2020年送檢樣品進行副結核抗體檢測,同時對一些有代表性的規(guī)模牧場進行批量檢測,并進行了相關數(shù)據(jù)分析,以期為該病的綜合防控提供數(shù)據(jù)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2020 年河南省所轄范圍內的鄭州、新鄉(xiāng)、南陽等11個地市14個牧場523份牛血液樣品,涉及牧場總體飼養(yǎng)量為18 720頭。
1.2 試驗試劑
酶標儀(ELX800型)、全自動酶標洗板機(ELX508型)(美國BIOTEK公司),MAP 抗體 ELISA試劑盒(IDEXX 公司),5 mL 貯血管,96 孔空白孵育板,移液槍,槍頭,去離子水。
1.3 試驗方法
利用副結核分枝桿菌抗體檢測試劑盒(Mycobacterium paratuberculosis antibody test kit,IDEXX公司)檢測血清中的MAP IgG。具體操作參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2 結果與分析
2.1 送檢樣品檢測結果
對河南省11個地市14家牧場送檢的血清樣品進行 MAP 抗體檢測,結果顯示,送檢的523 份血清樣品中145 份樣品MAP抗體為陽性,MAP 抗體總陽性率為27.72%;14家牧場中13家檢測出MAP抗體陽性,場間陽性率為92.86% (表1)。
2.2 不同規(guī)模牧場MAP抗體檢測結果
將以上14個牧場按存欄量劃分為小規(guī)模(0~500頭)、中規(guī)模(500~1 000頭)、大規(guī)模(1 000頭以上)3個區(qū)間。其中中小規(guī)模牧場7家,大規(guī)模牧場7家。不同規(guī)模牧場普遍MAP抗體陽性(表2)。
隨機對不同地區(qū)4個牧場進行副結核病批量檢測,檢測樣品共計1 431份,其中陽性樣品371份,整體陽性率25.93%。場間陽性率100%,場內陽性率15.67%~36.06%,與省內樣品送檢陽性率27.72%基本一致(表3)。
3 小結與討論
通過對2020年河南省14家牧場送檢牛副結核分枝桿菌樣品檢測發(fā)現(xiàn),送檢的懷疑副結核癥狀的14家牧場,場間陽性率92.86%(13/14)。全年共送檢樣品523份,送檢MAP抗體陽性率27.72%(145/523)。同時為進一步了解河南省2020年牧場副結核病普遍流行情況,對4個中小型牧場進行批量檢測,檢測樣品1 431份,陽性率25.93%(371/1 431),與送檢陽性率27.72%基本持平。
結合牧場規(guī)模分析發(fā)現(xiàn),送檢的大型牧場與中小型牧場數(shù)量相同。但送檢樣品數(shù)量卻是中小型牧場的1/3左右,且陽性率比中小型牧場高。說明大型牧場在生產(chǎn)管理上相對更為規(guī)范,有疑似癥狀的牛只相對較少,但送檢陽性率更高,也說明大型牧場管理人員相對可能更為專業(yè),對牛只的臨床癥狀判斷更為準確,與實驗室檢測吻合度更高。也證明了大型規(guī)模牛場(1 000頭以上)的養(yǎng)殖環(huán)境和飼養(yǎng)管理等方面比中小型規(guī)模場更為規(guī)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MAP的感染和傳播[6]。
牛副結核分枝桿菌的感染,除了與牧場養(yǎng)殖環(huán)境和飼養(yǎng)管理等方面因素有關外,還與引種有一定關系。不少地區(qū)為了獲得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的奶牛遺傳基因,大量從國外引進奶牛,這樣有可能帶進一些奶牛疫病[7]。本實驗室對一新建牧場從國外引進的全部牛只進行牛副結核抗體檢測,結果顯示,277份送檢血清中檢出可疑樣品4份,陽性樣品2份,陽性率0.72%。這無疑給我國副結核病的防控工作帶來巨大的壓力。牛副結核病作為一種慢性腸道疾病,目前尚無有效的疫苗及治療藥物,較難做到早期診斷和防控,國內還沒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因此,及時發(fā)現(xiàn)并淘汰感染牛是目前防治該病最有效的方法。即對牛群進行定期監(jiān)測,加強牧場生物安全防控,隔離淘汰感染牛只,做好環(huán)境消毒工作,避免該病的大范圍傳播。
參考文獻:
[1] FECTEAU M E. Paratuberculosis in Cattle[J]. The veterinar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food animal practice, 2018, 34(1):209-22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業(yè)部. 農(nóng)業(yè)部公告第1125號[EB/CD]. http://www.moa.gov.cn/ gk/tzgg_1/gg/201006/t20100606_1535636.htm,2008-12-22.
[3] 吳建勇,楊學云,王登峰,等.奶牛副結核病流行牛場的處置方案分析[J]. 中國奶牛,2020(1):28-32.
[4] 孫 雨,馬世春,時建忠,等.牛副結核病的流行病學特征與實驗室診斷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草食動物科學,2015,35(2):44-47.
[5] STABEL J R,BANNANTINE J P. Development of a nested PCR method targeting a unique multicopy element,ISMap02, for detection of 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 paratuberculosis in fecal samples.[J].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2005, 43(9):4744-4750.
[6] 張 振,彭 永,丁家波. 牛副結核病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 [J]. 中國獸藥雜志,2016(10):65-69.
[7] 邱昌慶.從國外引進奶牛應注意預防的幾種傳染病[J]. 中國動物保健,2009, 11(6):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