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琴
(白銀市農(nóng)業(yè)科學(xué)研究所,甘肅白銀 730900)
全膜雙壟溝播“一膜用兩年”種植模式是在地表起大小雙壟并在雙壟之間形成集雨溝槽后,用地膜全地面覆蓋,再連續(xù)2年種植作物的種植模式[1]。該種植模式集全膜雙壟溝播技術(shù)與免耕技術(shù)為一體,不僅提高了土壤水分的保蓄率、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使作物增產(chǎn)30%以上,并且還減少了投入,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經(jīng)濟效益顯著[2,3]。近年來,全膜雙壟溝播二膜玉米在白銀市干旱半干旱區(qū)大面積種植,為了篩選出適宜全膜雙壟溝播二膜種植玉米最佳品種,2019年在白銀市會寧縣丁溝鄉(xiāng)荔峽村半干旱區(qū)開展了二膜玉米品種比較試驗,為白銀市干旱半干旱區(qū)種植二膜玉米推廣提供依據(jù)。
試驗設(shè)在白銀市會寧縣丁溝鄉(xiāng)荔峽村,屬溫帶干旱氣候,海拔1 750~2 500 m,平均氣溫6~7℃,日照時數(shù)2 506.5 h,年降雨量350 mm左右,主要集中在7—9月,占年降水量的51%~58%,無霜期162 d。雨熱同季,有利于玉米生長。土壤為黃綿土,試驗地前茬為全膜覆蓋雙壟溝播玉米地,土壤肥力良好,大壟寬0.7 m、壟高0.10 m,小壟寬0.4 m、壟高0.15 m,大小雙壟寬1.10 m。二膜播種前將田間殘留秸稈等清掃干凈,用細土封好地膜破損處。
供試玉米品種分別為中單105、潞研1572、長單511、陜單620、敦玉735、先玉335(CK1)、XY6001、銀玉123、鄭單958(CK2)、榆玉1號。
試驗采取隨機區(qū)組排列,3次重復(fù),小區(qū)面積42 m2,每小區(qū)種植6行,行長11.2 m,栽培方式為全膜雙壟溝播二膜栽培,壟上種植,株距20.5 cm,密度82 500株/hm2,四周設(shè)保護行。施肥方式:在玉米拔節(jié)期用追肥槍一次性追施純氮300 kg/hm2、純磷225 kg/hm2、純鉀60 kg/hm2。
從氣象觀測可知,2019年年降水量為385.0 mm,較常年增加35.0 mm,播前對0~30 cm土層土壤含水量進行測定,平均含水量為16.43%,生育期降水量為285.0 mm,較常年增加,屬保水年份。
調(diào)查記載各玉米品種的生育進程、主要農(nóng)藝性狀、經(jīng)濟性狀及產(chǎn)量表現(xiàn)。
從表1可以看出,10個參試玉米品種的全生育期為139~142 d,潞研1572與鄭單958(CK2)全生育期最長,均為142 d;中單105全生育期最短,為139 d。
表1 生育時期
從表2、表3可以看出,各參試玉米品種的株高在261~302 cm,其中敦玉735最高,中單105最低;穗位高最低的是陜單620,敦玉735和銀玉123穗位高最高;中單105為半緊湊型株型,其他品種為緊湊型株型。病害各玉米品種葉斑病斑點面積均小于5%;玉米螟各品種均為1級,其他病害均未發(fā)生。
表2 農(nóng)藝性狀
表3 病害及倒伏調(diào)查
從表4可以看出,各玉米品種的穗長集中在17.5~21.5 cm,長單511和敦玉735最長,均為21.5 cm。榆玉1號禿尖長最長,為1.0 cm;中單105和潞研1572最短,均為0.2 cm。潞研1572穗行數(shù)最多,為17.6行;先玉335(CK1)最少,為15.6行。敦玉735行粒數(shù)最多,為43粒;鄭單958(CK2)最少,為36粒。先玉335(CK1)出籽率最高,為86.8%;陜單620最低,為81.4%。長單511百粒重最重,為44.3 g;陜單620最輕,為38.8 g。
表4 經(jīng)濟性狀
從表5可以看出,各玉米品種間產(chǎn)量1%水平差異不顯著,5%水平敦玉735、XY6001與其他品種差異顯著,區(qū)組間產(chǎn)量差異不顯著。產(chǎn)量居第一位的是敦玉735,為15 759.9 kg/hm2,比先玉335(CK1)增產(chǎn)6.38%,比鄭單958(CK2)增產(chǎn)5.42%;居第二位的是長單511,為15 287.4 kg/hm2,比先玉335(CK1)增產(chǎn)3.19%,比鄭單958(CK2)增產(chǎn)2.26%;第三位是中單105,比先玉335(CK1)增產(chǎn)2.05%,比鄭單958(CK2)增產(chǎn)1.13%;其他品種較先玉335(CK1)、鄭單958(CK2)均減產(chǎn);XY6001減產(chǎn)幅度最大,比先玉335(CK1)減產(chǎn)4.26%,比鄭單958(CK2)減產(chǎn)5.13%。
表5 產(chǎn)量結(jié)果
試驗結(jié)果表明:敦玉735植株綜合性狀表現(xiàn)最好,產(chǎn)量最高,較先玉335(CK1)、鄭單958(CK2)均增產(chǎn)5%以上;其次是長單511和中單105,較先玉335(CK1)、鄭單958(CK2)均增產(chǎn),適宜于白銀市半干旱區(qū)全膜雙壟溝播二膜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