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怡凡
我身邊的很多朋友,都向我抱怨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回到家跟家長相對無言,卻會捧著手機和同學(xué)、網(wǎng)友甚至陌生人聊天、打游戲,有時候甚至能熬到半夜還樂此不疲。他們真怕孩子學(xué)壞,希望孩子有什么想法和心里話跟自己說,但是孩子嘴上雖然答應(yīng)了,但依然故我,一回家就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里,除了吃飯、喝水、上廁所,不再出來。朋友都羨慕我兒子聽話懂事,可是只有我知道,兒子不是天生如此……
每一個男人成為父親之后,都希望得到孩子的崇拜或仰望;女人成為母親后,也會希望自己在孩子的眼中是有光環(huán)的天使。但即使是天使,也會有手忙腳亂、力不從心、做錯事情的時候。
兒子小時候,有一次我為了給他增加營養(yǎng),從電視的美食節(jié)目里新學(xué)了一道“蝦仁時蔬豆腐羹”。從幼兒園接回孩子后,我信心滿滿地對照著當時跟著電視里的大廚一步步做的筆記,寫了滿滿一張A4紙的“流程”,為兒子“洗手作羹湯”。
好不容易把各種時令蔬菜擇好洗凈,兒子來到廚房,說中午在幼兒園沒吃飽,直嚷嚷“餓死了”,我聽了也有點兒心急,不知是因為急于求成,還是漏記了關(guān)鍵的步驟,蝦仁和蔬菜好歹都熟了,但豆腐卻變得碎爛不成型。當我滿頭大汗地將豆腐羹從廚房端出來時,兒子滿心歡喜地迎上來,只看了一眼,小臉就耷拉了下來。我盛了一小碗,讓他嘗嘗味道如何,他卻皺著眉半天不動,見我期待地望著他,他才勉為其難地用勺子舀了一口,剛放到嘴里就吐了出來,還“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自己費了半天心血,卻換來如此結(jié)果,折騰到晚上七點半,我們娘倆還什么都沒吃。那時候也不像現(xiàn)在的外賣、快餐店應(yīng)有盡有。眼看兒子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跟受了天大委屈似的,特別是聽到他說的那句“媽媽,您怎么連飯都做不好”的時候,我一著急,也哭了??匆娢伊鳒I,兒子愣住反倒不哭了,而是小心翼翼地湊近我,問:“媽媽,您怎么了?”聽到他問,我更委屈了,一邊哭一邊對他說:“我是第一次做媽媽,我也餓?。 闭f完這句肺腑之言,兒子“咯咯”地笑了,然后用肉乎乎的小手替我擦眼淚,還忙不迭地安慰我說:“媽媽不哭,寶寶吃飯!”說著,他端起碗喝了起來,喝完一碗,又主動去盛第二碗。
就是從那次開始,兒子和我變得親熱了不少,他也不再嫌棄我“笨手笨腳”了,即使我做的飯菜不合口味,他也會“給面子”大口吃掉,然后再齜牙咧嘴地跟我說,其實味道并不好,不過看我是第一次做媽媽,就“原諒”我了。而我也在養(yǎng)育兒子的過程中,不斷學(xué)習(xí)如何做一個稱職的媽媽,讓自己變得更好。
“你的學(xué)習(xí)成績怎么這么差?我小時候從來都是全班前三名。”“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什么家務(wù)活兒都會干了?!薄澳阍趺催@么不懂事,要是我像你這樣,你姥姥早被氣暈了?!边@是我小時候,媽媽經(jīng)常對我說的話。每當聽到媽媽這么說,我就感到沮喪,也很自卑,總覺得自己太笨了,不像媽媽的女兒,簡直是給媽媽丟臉??珊髞砦议L大后,發(fā)現(xiàn)媽媽只是初中畢業(yè),而且聽我的幾個姨說,媽媽的成績也并不怎么好。知道真相的我感到很難受,媽媽看上去是在“激勵我”,其實非常打擊我的自信心和學(xué)習(xí)積極性。
當兒子漸漸長大,尤其是上小學(xué)之后,我憶起媽媽當年對我的“心靈打擊”,決定不讓兒子像我當年一樣。于是,每次兒子考試沒考好,或者被老師批評的時候,我都會第一時間安慰他,從另外的角度肯定他的努力。當他陷入自我懷疑的時候,我便給他打氣:“你其實已經(jīng)很棒了,媽媽看出來你盡力了,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還不如你呢!”當我在兒子因為搞砸了一件事而一蹶不振的時候?qū)λf出這句話,他馬上抬起頭,淚眼汪汪地看著我說:“媽媽,您說的是真的嗎?”“是真的啊,媽媽什么時候騙過你?媽媽小時候也辦過傻事,你要不要聽聽???”兒子聽說我也犯過和他類似的錯誤,馬上來了精神,擺出一副愿聞其詳?shù)臉幼?,于是我給他講起了我小時候的“糗事”……
雖然跟兒子講了我小時候干過的蠢事,但兒子絲毫沒有笑話我,反而抱著我說:“媽媽,都已經(jīng)過去這么久的事了,您還是忘了吧!”我刮著兒子的小鼻子說:“好啊,那你也不要再為搞砸了事哭鼻子了,男兒有淚不輕彈,知道嗎?”兒子重重地點了點頭。事實證明,我這么做是對的,因為兒子自此以后對我更信任了,他做錯了事,也會主動承認,而不是依靠撒謊來逃避,因為他知道,我不會因為他無心犯下的錯誤而苛責(zé)他,對我更加敞開心扉。
有一段時間,因為工作和生活上的種種壓力,我很郁悶。剛上初中的兒子也不省心,不僅臟衣服、臟襪子隨處亂扔,房間里更是跟豬圈一樣,還天天找我要零花錢,或者把淘寶鏈接發(fā)給我,讓我?guī)退I這買那。
一個周日,我好容易不用加班,洗了衣服、拖了地板,把兒子的房間收拾利索了。沒成想,兒子下午從學(xué)校放學(xué)后一進門,就把臟衣服和襪子脫在沙發(fā)上,洗了澡后抱著西瓜,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還把西瓜的汁水和西瓜籽弄得滿餐桌都是。
我從廚房端出飯菜,看到那一幕,頓時心頭火起,兒子卻眼睛不離電視地說:“我下課路過麥當勞,已經(jīng)吃過了,晚飯就不吃了。”我再也控制不住情緒,問他既然決定在外面吃,為什么不提前告訴我一聲,我可以少炒兩個菜。兒子卻振振有詞地說:“剩下的飯菜明天再吃不就行了嗎?你至于這么著急嗎?”“合著在你心里,我就應(yīng)該天天伺候你,然后吃剩飯嗎?工作、家務(wù)還要顧著你,我太難了!”我的情緒糟糕到極點,也不再克制了,一股腦兒地把我連日來遭遇的種種不公都向兒子傾吐出來。
兒子大概是察覺出我的心理壓力和負面情緒過大,趕忙跟我道歉:“媽媽,您別生氣,下次我再不回家吃飯,一定提前跟您說。還有……需要我?guī)湍鍪裁淳透艺f……”見兒子主動承認錯誤,我雖然心里好受一點兒,但還是繃著臉,讓他把臟衣服和襪子放進衛(wèi)生間的洗衣簍中,并告誡他以后不許亂扔,否則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自此以后,兒子不回家吃飯都會提前跟我報備,還懂得了主動幫我擇菜、飯后收拾碗筷、打掃自己的房間,而我也會適時地夸獎他一番,或者給他做愛吃的菜,對他的良好表現(xiàn)進行鼓勵。我讓兒子幫我做家務(wù)活兒的時候,也不再三催四請,而是理直氣壯。兒子也樂得讓我差遣,按他的說法,“為媽媽分擔生活的壓力,是我的責(zé)任。”我想正是通過那次對兒子訴苦,讓他懂得:媽媽不是高高在上、無所不能的神仙,也會有煩惱、壓力和憂愁,也需要他的支持、理解和幫助。而在這個過程中,兒子的家庭責(zé)任感在不知不覺中增強,更體恤我,也更成熟了。
適當?shù)叵騼鹤印笆救酢?,目的是讓兒子和我“一條心”,這就是我和兒子的相處之道。愿每一位家長都能和孩子建立更自然、更親密的關(guān)系,和孩子走進彼此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