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一個有著火一般熱情的青年,一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戰(zhàn)士。1962年8月15日,年僅22歲的雷鋒在遼寧撫順因公犧牲。1963年3月,毛澤東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之后,學習雷鋒的活動在全國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
做好人好事的榜樣
雷鋒,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今長沙市望城區(qū))安慶鄉(xiāng)簡家塘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
1956年雷鋒高小畢業(yè)后,鄉(xiāng)政府選他當通信員,由于表現(xiàn)好,工作出色,不久就被縣委調(diào)去當公務(wù)員。他工作積極,埋頭苦干,被縣委機關(guān)評為“工作模范”。縣里建團山湖農(nóng)場,需要人,他主動報名去那里開拖拉機。他政治上進步很快,1957年加入共青團。他工作中有一種拼命精神,在參加根治溈水河的工程中,被評為“工地模范”。
1958年9月,雷鋒響應(yīng)黨和政府積極參加工業(yè)建設(shè)的號召,遠離家鄉(xiāng),到人生地不熟的東北鞍鋼化工總廠當了一名推土機手,一直干到1959年12月。僅僅一年時間,他就被工人們稱贊為最能干的優(yōu)秀工人,由于工作出色,他多次被評為“紅旗手”“標兵”“勞動模范”“先進生產(chǎn)者”和“社會主義建設(shè)積極分子”,出席了鞍山市青年積極分子代表大會。
1960年1月,雷鋒參軍,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部隊工程兵某部運輸連的一名戰(zhàn)士。參軍后他表現(xiàn)仍然突出,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團營嘉獎多次,沈陽部隊工程兵領(lǐng)導機關(guān)授予他“模范共青團員”稱號。他入伍不久即擔任班長。1960年11月,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無論是當工人還是當兵,雷鋒出于內(nèi)心的真誠,做了大量好人好事。有一句話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這并不是過譽之詞。
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fā)現(xiàn)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p>
雷鋒在當工人時就以做好人好事而被組織贊揚。他入伍后,做好人好事更多了。雷鋒被樹立為全軍榜樣后,從來沒有脫離第一線生產(chǎn),并且比其他人要完成更多的生產(chǎn)任務(wù)。1962年8月15日,雷鋒在遼寧撫順因公犧牲,年僅22歲。
《中國青年》動議,請毛主席為雷鋒題詞
雷鋒犧牲后,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全國主流媒體均對雷鋒的事跡加大宣傳力度,在全國、全軍產(chǎn)生了空前的轟動效應(yīng)。
面對全國宣傳雷鋒的火熱局面,當時擔任團中央第一書記的胡耀邦聽了有關(guān)匯報后,要求共青團系統(tǒng)加大對雷鋒的宣傳強度,組織全國青少年以實際行動向雷鋒學習。對胡耀邦的指示與號召,團中央機關(guān)刊物《中國青年》雜志當然應(yīng)帶頭響應(yīng)、責無旁貸。
經(jīng)過反復(fù)思考和討論,《中國青年》編委會最后決定:編輯出版一本“學習雷鋒”專輯。由于國家還沒有完全度過困難時期,紙張非常緊張,此前的《中國青年》不得不由每期32頁改為24頁。而24頁的篇幅要做一本“學習雷鋒”專輯還是顯得太“輕”,為了使這本專輯夠分量,編委會決定將5、6兩期合刊,出48頁。
根據(jù)編委會的決定,從各編輯部抽調(diào)骨干力量,專門組成一個“學習雷鋒”專輯編輯組,具體討論編輯計劃和組織落實。那時,王江云在《中國青年》思想教育組當副組長,被抽調(diào)到這個編輯組。就在討論的過程中,王江云說出了請毛主席題詞的想法。大家一聽都很興奮地表示贊同:“對,請毛主席題詞?!钡潇o之后,又都認為請毛主席題詞,非同小可,是不是有點太敢想敢干了?王江云的一位同事說,毛主席一向關(guān)心青年,關(guān)心《中國青年》雜志,對雷鋒這樣一個值得青年學習的榜樣,說不定會答應(yīng)題詞的。就這樣,大家抱著希望和忐忑不安的心情向毛主席發(fā)出了請他題詞的信函。
起草好信稿后,經(jīng)過該社領(lǐng)導反復(fù)斟酌,修改好后,請毛筆字寫得好的編輯丁有和在一張小的豎的宣紙上抄寫了一遍。這封信的信封也是丁有和寫的,他工工整整地抄寫下醒目的兩行大字:中南海,呈毛主席。
給毛澤東的信是1963年2月16日送到中南海的。朱伯穎后來回憶說:“因為當時是我起草這封信,就由我來與毛主席辦公室聯(lián)系。信送出后幾天我就跟主席辦公室打電話,接電話的是毛澤東的秘書林克,我問信收到?jīng)]有,主席看了沒有,他題不題詞。林克說信收到了,主席也看了,但沒有表態(tài)。我們當時想主席沒有表態(tài)也就是沒有拒絕,還有希望,那就等一等。過幾天我又跟林克打電話,當時我很緊張,主席萬一工作很緊張,他不題了,也沒轍。結(jié)果一問,林克說毛主席說他決定給你們題詞。我高興得不得了。”
聽了這個回答,《中國青年》編輯部的同志都很興奮,接著請主席辦公室的同志轉(zhuǎn)告主席,“‘學習雷鋒專輯準備3月1日出版,付印時間2月26日,請主席最好能在2月25日前題就好?!?/p>
毛澤東還真的滿足了他們的愿望。2月22日,毛澤東為《中國青年》雜志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
毛主席題詞推動全國學雷鋒
林克晚年如此回憶:“……我將他們《中國青年》雜志社的要求報告了毛主席。毛主席讓我先擬寫幾個題詞供他參考。我回辦公室,思索了一番,擬好了十來個題詞,立即送給了他。2月22日,毛主席睡醒以后,值班警衛(wèi)員打電話告訴我,主席讓我去一下。我?guī)е孪冗x好的文件,隨機將新文件放到他床頭的長桌上。他示意我坐下,我便在他床前一張?zhí)僮琅缘囊巫由献聛?。這時,毛主席從他身體左半邊床的書堆上拿起了一張信紙遞給我,我一看,只見他已在紙上用毛筆書寫了‘向雷鋒同志學習上個瀟灑飄逸的行草字。我為他擬的十來個題詞,他一個也沒用。這時,他吸了一口香煙,從容地帶著詢問的目光問道,‘你看行嗎?我爽快地回答說:‘寫得很好,而且非常概括。毛主席好像要解釋為什么沒有采用我擬的題詞這一疑問似的,接著說道:‘是嘛,學雷鋒不是學他哪一件好事,也不是學他某一方面的優(yōu)點,而是要學他的好思想、好作風、好品德;學習雷鋒長期一貫地做好事,而不做壞事;學習他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精神。當然,學習雷鋒要實事求是,扎扎實實,講求實效,不要搞形式主義。不但普通干部、群眾學習雷鋒,領(lǐng)導干部要帶頭學,才能形成好風氣。毛主席談完之后,我便回到我的辦公室,打電話給《中國青年》雜志編輯部,告訴他們,毛主席的題詞已經(jīng)寫好了,請他們到中南海西門來取。應(yīng)當特別指出,毛主席在題詞之前,就閱讀了報紙上有關(guān)雷鋒的報道,了解雷鋒的事跡。他曾對當時的軍委秘書長羅瑞卿說過:雷鋒值得學習?!?/p>
2月22日下午3點多鐘,朱伯穎接到林克的電話,告訴她“主席已題好詞”。她當即報告了社領(lǐng)導,社領(lǐng)導又報告團中央書記處,最后派通訊員劉全聚到中南海西門取回。
《中國青年》雜志社轟動了,團中央轟動了?!懊飨癁槔卒h題詞了!”這消息像長了翅膀,很快傳到了新聞界,各大報刊紛紛要求刊登毛澤東題詞手跡。
其實,《中國青年》編輯部在請毛澤東題詞的同時,也向周恩來和其他一些中央領(lǐng)導發(fā)出了請求題詞或?qū)懳恼碌男拧V芏鱽韺Α吨袊嗄辍芬回炇菐缀跤星蟊貞?yīng),接到信后很快就揮筆寫下了“雷鋒同志是勞動人民的好兒子,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的題詞,并派人送到了《中國青年》編輯部。
1963年3月2日《中國青年》第5、6期合刊出版,發(fā)表了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周恩來的題詞也一同發(fā)“學習雷鋒”專輯上。“學習雷鋒”專輯還刊登了老一輩革命家董必武、郭沫若、羅瑞卿、謝覺哉應(yīng)《中國青年》編輯部之請而寫的詩歌和文章。
《中國青年》第5、6期合刊出版后,也就是1963年3月5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都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登了主席手跡。從這一天起,一個學習雷鋒的活動在全國范圍內(nèi)以排山倒海之勢蓬勃興起。之后每年的3月5日也就成了學習雷鋒的紀念日。
(本版稿件摘自《湘潮》《中國青年》《文史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