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海蓉,陳婷玉
福建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 福建福州 350101
5-氟 尿 嘧 啶(5-fluorouracil ,5-FU)的 臨 床治療仍因其骨髓抑制和胃腸道毒性受限[1]。中醫(yī)學認為化療后胃腸黏膜損傷(Chemothrapy induced gastrointestinal Mucositis,CIGIM)基本病機為脾失健運,水濕蘊結(jié),益氣健脾中醫(yī)藥可立足于病機緩解CIGIM[2]。但其具體的調(diào)控機制尚不完全明確。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3-5],以白細胞介素 1β(Interleukin 1β,IL-1β)為典型的血清促炎因子是胃腸黏膜炎癥反應的重要損傷因素;而IL-10則是炎癥反應鏈中拮抗IL-1β等的首要細胞因子。因此,本實驗使用益氣健脾化濕藥膳參芪薏苡仁粥干預CIGIM大鼠,通過觀察大鼠胃腸黏膜組織形態(tài)血清及IL-10、IL-1β蛋白表達水平,探討參芪薏苡仁粥對CIGIM大鼠的可能作用機制。
1.1 實驗動物 36只SPF級Wistar雄性大鼠,體重250~300g,適應性喂養(yǎng)1周后進入實驗。
1.2 實驗藥品 黨參10g,黃芪20g,薏苡仁20g,大棗10g,生姜12g,購自國醫(yī)堂。
1.3 實驗 試 劑 5-FU 注 射 液、Rat IL-1β ELISA Kit、Rat IL-10 ELISA Kit購自聯(lián)科生物。
將36只大鼠隨機分成模型組、藥膳組和空白組,每組12只。模型組及藥膳組給予5-FU15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制作化療大鼠模型;空白組使用等量生理鹽水腹腔注射。實驗期間藥膳組大鼠行參芪薏苡仁粥10ml/kg/d灌胃,模型組及空白組行生理鹽水10ml/kg/d灌胃,1次/d,干預周期15d。
實驗結(jié)束后留取胃、回腸組織,采用HE染色法制作大鼠胃、回腸組織切片。參考Masuda標準評分法[6]、Chiu腸黏膜損傷評級標準[7]對分別胃、腸黏膜損傷程度進行評價。留取大鼠血清標本,采用Elisa法檢測IL-10和IL-1β細胞因子水平。
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卡方檢驗或Nemenyi檢驗,檢驗水準α=0.05。
模型組、空白組及藥膳組大鼠胃黏膜病理損傷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X2=3.627,P=0.163),胃黏膜損傷積分模型組>藥膳組>空白組(見圖1)。顯微鏡下觀察3組胃黏膜絨毛形態(tài)(見圖3),3組間模型組缺損最嚴重;藥膳組和空白組比較,絨毛致密程度無明顯差別,但空白組黏膜邊緣較整齊。
圖1 大鼠胃黏膜Masuda評分比較
圖3 大鼠胃黏膜HE染色鏡下(200×)
模型組、空白組及藥膳組大鼠回腸黏膜病理損傷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5.763,P=0.056);空白組損傷積分低于模型組和藥膳組,藥膳組和模型組積分無差別(見圖2)?;啬c黏膜HE染色鏡下結(jié)構(gòu)對比結(jié)果顯示(見圖4):模型組腸絨毛空泡明顯,絨毛腫脹甚至斷裂;與空白組比較,藥膳組腸絨毛頂端缺損,游離紅細胞數(shù)量較多。
圖2 大鼠腸黏膜Chiu評分比較
圖4 大鼠回腸黏膜HE染色鏡下(200×)
摸索 IL-10、IL-1β 標準曲線圖,(見圖5、6),R2>0.99,可用于計算樣品濃度。Elisa實驗結(jié)果顯示,3組間IL-1β蛋白表達水平有明顯差異(P<0.01),模型組IL-1β蛋白濃度明顯高于藥膳組和空白組,藥膳組IL-1β蛋白水平與空白組比較無明顯差別(見圖7);3組大鼠IL-10蛋白表達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藥膳組血清IL-10含量高于模型組和空白組,以模型組蛋白表達水平最低(見圖8)。
圖5 IL-10標準曲線
圖8 3組大鼠血清IL-10蛋白表達水平
5-FU引發(fā)胃腸黏膜損傷的本質(zhì)是化療藥阻滯胃腸黏膜上皮細胞DNA合成,使黏膜屏障功能受損,從而引發(fā)腸道炎癥反應,形成CIGIM。IL-1β作為促炎因子IL-1主要亞型,主要由巨噬細胞分泌;IL-10可由巨噬細胞、T淋巴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等多種免疫細胞產(chǎn)生,它可以抑制炎癥細胞產(chǎn)生炎性細胞因子,與IL-1β互相拮抗。研究發(fā)現(xiàn)[8],NLRP3/caspase-1、NF-kB、STAT3和MAPK等多條反應鏈參與IL-1β與IL-10調(diào)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異性蛋白酶 1(caspase-1)作為上游活化蛋白,可將Pro-IL-1β結(jié)合體分解為有活性 IL-1β,IL-1β借助NLRP3炎癥小體介導腸道炎癥反應,形成NLRP3/IL-1β級聯(lián)反應鏈[9]。參芪薏苡仁粥君藥黃芪有效成分主要包括黃芪甲苷和黃芪多糖,黃芪甲苷可抑制NLRP3/IL-1β軸改善大鼠血管及平滑肌炎癥反應[10]。腸道炎癥反應過程中的脂多糖及其蛋白復合物可與巨噬細胞膜上的 CD14 特異性結(jié)合,通過 TLR/ NF-κB 路徑激活巨噬細胞,產(chǎn)生TNF-α、IL-1β等早期炎癥因子[11]。隨著TNF-α水平升高,刺激NF-κB結(jié)合蛋白TLR表達,經(jīng) TLR/ NF- κB 通路下游 MyD88信號的配體增加IL-6和IL-1β等細胞因子的表達[12]。文獻表明[13-14],黃芪多糖及黃芪甲苷可顯著降低LPS 誘導的巨噬細胞反應程度,降低 TNF-α及IL-1β水平。黃芪甲苷可明顯改善潰瘍性結(jié)腸炎腸道炎癥損傷,改善腸道菌群環(huán)境,其作用方式可能與調(diào)控TLR/NF-κB信號通路上的關鍵蛋白有關[15]。
圖6 IL-1β標準曲線
研究發(fā)現(xiàn),黃芪注射液可增加調(diào)節(jié)性T細胞數(shù)量,增加 IL-10 的表達[16]。IL-10 / IL-10 受體相互作用涉及細胞內(nèi)信號傳導途徑激酶1(JAK1)、酪氨酸激酶2(Tyk2)和信號轉(zhuǎn)導和轉(zhuǎn)錄激活因子3(STAT3),JAK和Tyk2同屬JAK體系,與STAT家族各亞型一起參與機體炎癥反應,JAK/STAT3通路活化后誘導靶基因的表達,通過阻斷NF-κB核易位,抑制細胞因子IL-6和IL-1β的分泌以及細胞因子的表達[17]。而黃芪能有效抑制JAK1和Tyk2的活性[18-19]。巨噬細胞對M1(炎癥性)或M2(抗炎性)的極化受信號轉(zhuǎn)導通路網(wǎng)絡的調(diào)節(jié),AMPK是參與產(chǎn)生IL-10M2表型極化的信號分子之一。AMPKα是IL-10介導的PI3K / Akt和STAT3信號轉(zhuǎn)導必備介質(zhì),MAPK相關蛋白水平降低可增加IL-10基因表達[20]。黃芪通過抑制 MAPK通路上游啟動蛋白ERK、p38的表達,降低通路活化程度,增加Il-10生成[21-23]。除黃芪,藥膳中的配伍用藥黨參、薏苡仁等可調(diào)節(jié)潰瘍性結(jié)腸炎模型大鼠IL-6與IL-10平衡,緩解腸道病理損傷[24-25]。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3組大鼠胃黏膜、回腸黏膜損傷評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5-FU 致胃腸黏膜損傷模型大鼠存在自我修復機制,在實驗周期設計上,應進一步參考大鼠的生理特點及CIGIM修復機制。同時,可增設偽無菌小鼠模型,避免腹腔注射等可能導致胃腸道損傷的干擾因素。本次研究在取材過程發(fā)現(xiàn)不同組別大鼠胃腸黏膜厚度、胃體大小存在差別,今后研究在評價指標中可增加胃黏膜厚度、毛細血管充血程度、黏膜大體形態(tài)觀察,進一步驗證實驗效果。文獻表明,5-FU對胃腸黏膜損傷具有劑量相關性,單次腹腔注射400 mg/kg或以50 mg/kg連續(xù)腹腔注射5d均可復制化療模型,造模劑量界定亦有可能是導致本次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因素[26]。
綜上所述,參芪薏苡仁粥可能通過調(diào)控IL-1β與IL-10表達水平修復化療后胃腸黏膜損傷,但是介導IL-10和IL-1β的分子通路較多,后續(xù)研究可進一步探討不同通路具體的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