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有一位奇人,此人最突出的優(yōu)勢就是“睡覺”。被人們稱為“睡仙”的他,曾經(jīng)一覺睡了100多天。這可不是杜撰或是空穴來風,史冊上清晰地記錄著有關他的生平,此人就是陳摶。除了睡,據(jù)說他還能預測未來,活到118歲才去世。
北宋有一位奇人,此人最突出的優(yōu)勢就是“睡覺”。被人們稱為“睡仙”的他,曾經(jīng)一覺睡了100多天。而他與別人不同之處除了睡,還能預測未來。這可不是杜撰或是空穴來風,史冊上清晰地記錄著有關他的生平,此人就是陳摶。
大器晚成科舉失利,意外走入修行之路
陳摶和大多數(shù)年輕人一樣,唯一的夢想就是入仕途,可偏偏不如人意。陳摶5歲之前一直都不會說話,他的父母十分著急。
要說陳摶到底是怎么開口說話的,這還真是一件奇事。陳摶5歲多的時候,跑到河邊玩耍,這時走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執(zhí)意要為陳摶哺乳。沒想到哺乳完,老太太走后,陳摶就神奇地會說話了,這令陳摶父母震驚不已,他們認為兒子是有貴人點撥。
陳摶能夠開口說話后,竟變得心智成熟、才思敏捷。翻閱一本書后,陳摶很快就能倒背如流。陳摶的聰慧十里八村人盡皆知,人們都對他夸贊不已。正因如此,陳摶染上了心高氣傲的毛病,他讀完四書五經(jīng)后,就覺得自己必能高中榜首,于是信心十足地跑去考功名。但他卻落榜了,成績非常不理想。
這讓一向被人夸獎慣了的陳摶失落不已,他從來沒受過如此大的打擊。這次考試失敗后,陳摶便再也沒出現(xiàn)在考場上。他說自己不會再考試,并且散盡家財,在各地游山玩水。在游歷的路上,他接觸到了道學,并且對道家文化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此后,他便開始潛心道學研究。
雖然仕途不順,但偶然間接觸到的道學卻給陳摶指明了另一條道路。后來陳摶成為優(yōu)秀的道學大家,被人們稱為陳摶老祖。在避世修行的日子里,陳摶在武當山呆了整整二十年。這段時間,他除了深刻頓悟了《周易》的精髓,還練就了一身絕世神功——“睡功”。
一覺可睡一百余天,“睡仙”名不虛傳
陳摶能睡可不是虛傳,他的睡功在正史中就有記載。在《宋史》中曾經(jīng)這樣寫過陳摶,稱他“常百余日不起”,意思就是說他一睡能睡一百多天。
陳摶的修為很高,遠近都知曉他的名字。五代十國時期,后周皇帝久聞陳摶的大名,皇帝頗為迷信,一直想弄清楚能不能把石頭變成金子的問題,最終他找來陳摶詢問。陳摶聽完后周皇帝問他的問題,當即大怒,非但沒有表現(xiàn)出對君王的半點尊敬,反而破口大罵。陳摶認為,君王應該有君王的樣子,要把心思放在治國安邦上,而不是研究這些沒用的法術,像秦始皇那樣研究長生不老的丹藥,最后卻被這些藥丸害死了。
后周皇帝見陳摶對自己不敬,生氣之余竟對他產(chǎn)生敬佩之情,后周皇帝提議封陳摶為諫議大夫,可陳摶拒絕了,他堅持要回武當山。后周皇帝不愿他走就為難他,要他在房間里睡一個月,只要他能睡滿一個月就放他走,并且不給陳摶提供任何吃喝之物。但陳摶卻答應了,一個月的時間里他沒有任何動靜。一個月后后周皇帝派人打開房門查看,竟發(fā)現(xiàn)陳摶依舊睡得香甜,因此不得不放了陳摶。
通曉未來之事,能預自己之死
五代后唐年間,外族侵犯中原地帶,百姓民不聊生、顛沛流離。陳摶從武當山來到華山修行,途中看見一個老太太背著一個扁擔,下面吊著兩個籮筐,每個籮筐中都有一個小孩。陳摶掐指一算,預知這兩個小孩是天子之命,于是上前對老太太說:“誰說如今無真龍,兩個天子一擔挑?!闭f完他就走了。老太太和兩個孩子并沒有聽懂他的話中之意,而這兩個孩子就是后來宋朝的太祖和太宗。
趙匡胤未當皇帝前曾經(jīng)去過華山,卻沒有帶夠干糧,一時饑渴難耐。這時陳摶來到他的面前,遞給他滿滿一籮筐的桃子,趙匡胤狼吞虎咽地把桃子吃完了,卻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一分錢都沒有,焦急萬分卻又無可奈何。
陳摶在華山修行,也并不是貪財之輩,但他預知趙匡胤以后會當上皇帝,所以便請他下棋。如果趙匡胤贏了,這一籮筐桃子就白送給他;如果趙匡胤輸了,就要把華山讓給陳摶。趙匡胤一想,華山本來就和他沒關系,就算輸了讓給陳摶又何妨,于是欣然同意。
兩人來到棋盤旁邊盤膝而坐,三局之后勝負已分,趙匡胤連輸三局。陳摶找來筆墨紙硯,黑紙白字立約為據(jù),趙匡胤無條件把華山讓給陳摶,趙匡胤也不知道這老頭打的什么算盤,但是自己好像也沒虧損什么,于是便簽字畫押了。
直到趙匡胤做了大宋皇帝后,才知道陳摶的意圖。原來陳摶有著預測未來的能力,早就算到了他能當皇帝,于是言而有信,把華山賜給了陳摶,并且多次召其進宮做官,但都被陳摶拒絕了。陳摶回復趙匡胤,他有了華山就足夠了,還要繼續(xù)潛心修行,他只想過閑云野鶴般的生活,趙匡胤只好作罷。
在宋太宗即位后,為該立誰為太子而發(fā)愁,這時他想起了遠在華山的陳摶,于是派人請他出山為皇子們看相。陳摶進宮前經(jīng)過壽王府門口,然后連皇宮都沒去就回華山了,只派隨從向宋太宗帶了一句話:壽王門衛(wèi)都是將相之才。此話之意該立誰為太子顯而易見。果不其然,壽王就是后來的宋真宗趙恒。
據(jù)說,陳摶不僅可以預見未來,還可以準確預見自己去世的時間。據(jù)《宋史》記載,陳摶曾對他的弟子說,他的氣數(shù)已盡,在世上也沒有什么可留戀的了,他將于當月22日離開人世。到了這天,弟子推開陳摶的房門,陳摶果然駕鶴西去了,享年118歲。他去世7天后身體尚有余溫,令人詫異不已。? ? (澎湃新聞網(wǎn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