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麗
本文主人公
因為一部電影,愛上了地質工作,她選擇了喜歡的專業(yè);閑不住的她喜歡往野外跑,這一跑就是近40年。她把青春獻給了地質科考工作,用成就書寫了對事業(yè)的熱愛——承擔完成了80余項科研和地質礦產(chǎn)調查項目。
年過半百的她對地質工作仍充滿激情,堅持在野外地質調查一線,在她看來,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能做出成就,就有幸福感。
2012年10月的一天,5輛汽車魚貫駛出四川省地礦局大院,向川西高原甲基卡進發(fā)。這個車隊領隊是四川省地質調查院副總工程師付小方,此次“掛帥”出征,她肩負著中國地質調查局下達的做好三稀資源戰(zhàn)略調查的重要任務。
付小方時年54歲,父母都是軍人。17歲那年,她看了一部名為《年輕的一代》的電影,內容是年輕地質隊員在青藏高原上奮斗的故事,這部電影讓付小方對地質工作心向往之。隨后,她報考了成都地礦學院地質調查專業(yè)。大學畢業(yè)后,付小方進入四川省地礦局工作。選擇地質工作,就意味著選擇了艱苦,選擇了時刻與危險相伴。
女地質隊員十分稀有,第一次隨隊野外調查時,付小方和男隊員們住在同一個帳篷里,她磨磨蹭蹭不愿躺在男人中間睡覺。領隊看出了她的窘迫,就用行李隔出一個專門空間,她這才躺下睡了。野外時間長了,付小方的皮膚被高原紫外線照射得黝黑而粗糙,但她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人也變得淡定自若。
生了孩子后,付小方有機會調離地質行業(yè),而且可以進商業(yè)局、財政局等讓人羨慕的單位。然而,經(jīng)過權衡她還是選擇了堅守地質行業(yè),因為她太喜歡這份工作了。
從1987年起,付小方就奔走在川西高原上,數(shù)十年的高原生活,她從未因自己是女性而放低對自己的要求。每次野外調查,地質隊員都要背幾十公斤重的石頭樣品。樣品就是生命——這是很多地質人的信條。男隊員背多少,付小方也背多少,最多時,她一個人背了25公斤的石頭,而她當時的體重僅為40多公斤。
常年奔走在高原,付小方和同事遇到的危險不計其數(shù)。高原氣候復雜多變,在甲基卡,惡劣的環(huán)境和簡陋的條件導致高寒缺氧所引發(fā)的肺水腫、地滾雷和雪盲癥等問題不斷威脅著隊員們的生命,先后有多位地質隊員犧牲。地質人為國家尋找寶藏的大無畏精神深深感染著付小方。
甲基卡位于青藏高原東部貢嘎雪山的腳下,平均海拔4600米,空氣稀薄,常年落雪。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卻是稀有金屬鋰儲量最豐富的地方。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雖然各種就脈找礦和勘查工作不斷,但一直未獲得實質性突破。
對于甲基卡,付小方算得上常客了。1993年,付小方為了解決甲基卡構成巖漿控礦的科研難題,就跟隨她的老師侯立瑋多次去過那里。他們建立了甲基卡等穹窿體的結構模式和成因成礦模式,為進一步找礦打下了理論基礎。
2010年,隨著各種新材料和新技術的不斷涌現(xiàn),一些學者專家敏銳地意識到,未來是新材料和新技術的時代,而這些新材料、新技術所需的稀有金屬資源尤為重要。2011年,國土資源部布置工作,要在全國范圍內摸清稀有資源的家底。2012年10月,作為項目負責人,付小方帶隊向甲基卡進發(fā)。
為了爭取時間,付小方將團隊兵分三路,運用地質、物探、化探三種找礦方式,有的放矢,既集中發(fā)力,又各個擊破。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們完成了重點選區(qū)工作和綜合技術方法實驗,發(fā)現(xiàn)了兩條鋰礦化脈。
2013年5月4日,付小方與團隊分成兩組再次來到甲基卡。按照預想,付小方他們這次考查的任務主要是布置物探、化探采樣區(qū)和地質路線。本來這是一個看似簡單的工作,途中有一段簡易公路,還有汽車隨行。然而,讓付小方他們想不到的是,隨著海拔增高,鵝毛大雪越下越大,雪落到擋風玻璃上,風一吹就結成了厚厚的冰塊,雨刮器一眨眼就成了擺設,一點也動彈不起來了。
付小方下車一探究竟,發(fā)現(xiàn)雪的厚度已經(jīng)淹沒了大腿,這樣的大雪連走路都成了問題,這一趟只能無功而返?;氐酱蟊緺I,付小方得知,另一物探組同事返程中,汽車滑落到路邊水溝里,付小方親自聯(lián)系當?shù)氐耐诰驒C師傅迅速趕往出事地點救援。哪知,夜里的雪比白天來得更狂野,等另一組被救援成功返回駐地的時候,已是第二天早上了。
在大本營休整3天后,付小方和團隊再次向甲基卡進發(fā),到達目的地后,他們有條不紊地展開了工作。5月13日這天傍晚,甲基卡難得出現(xiàn)燦爛的晚霞,進行地面追蹤的付小方一步步走近遙感解譯確定的預定目標。突然,她眼前一亮:一處長100米多米、寬20多米的疑似鋰輝石花崗偉晶巖露頭赫然闖進眼簾。其他同事得知消息后,飛速趕來,小心翼翼地敲下細晶毛發(fā)狀的鋰輝石樣品。
2013年6月28日,是付小方難忘的日子。大家天不亮就起床上了山,早上7點整,隨著付小方一聲令下,驗證新3號脈的先導孔ZK101孔終于開鉆了。付小方的心隨著鉆機轟鳴聲怦怦直跳,耗費多年的心血能否收到成效,很快就能得到驗證。
當鉆機鉆到7米深的圍巖時,終于傳來了好消息,捧著第一管礦芯,付小方激動得流下了淚水。許多老前輩終其一生都未能找到大礦,她和同事們通過艱辛付出終于得到了回報。
此后多天,付小方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鉆機旁,鉆機工人大惑不解:“我在高原工作十多年,還沒有看到哪個女的成天圍著鉆機轉的!”當那位鉆機師傅得知眼前的老大姐是項目總負責人的時候,不由連聲稱贊:“真了不起!”
2013年7月5日,ZK105孔見礦厚度已達90米,55歲的付小方卻病倒了。高原上生病是最危險的,同事們都勸說付小方在帳篷里歇著。然而,付小方卻說還是想去ZK105孔看看,就是爬,也要爬過去。同事們保護著她來到現(xiàn)場,看到巖芯上的金屬晶體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fā)光,付小方覺得這兩個多月的鏖戰(zhàn)是值得的。
8月30日,付小方帶領團隊一年內第二次來到甲基卡,繼續(xù)擴大鉆孔范圍。鉆孔要占用村民們的田地,開鉆前,經(jīng)過軟磨硬泡討價還價,村民才答應給19天鉆探施工的時間。19天完成十多個鉆孔的施工,每個鉆孔的深度都在100米以上,談何容易!
時間緊迫,只能分秒必爭。值得慶幸的是,在同事們的奮戰(zhàn)下,第二期的鉆探施工任務在19天之內完成了。與第一期一樣,也是孔孔見礦,其中首孔見礦厚度達110米,這一高產(chǎn)孔讓付小方和同事們激動萬分……
更大的驚喜還在后面:付小方和同事圓滿完成年度任務下撤途中,因為河流暴漲,淹沒了來時的路,只得繞道重新探路。沒想到,這一繞,卻繞出了一個“金娃娃”。
繞行途中,付小方發(fā)現(xiàn)河里的幾塊大石頭極有可能是標準礦體露頭。她立馬要求大家兵分三路,對殘積鋰輝石“乘勝追擊”。綜合大家追蹤的線索,付小方在此區(qū)域新增了15條勘查線和一個驗證孔。經(jīng)過后來驗證,付小方的這次意外發(fā)現(xiàn),使得新3號鋰輝石礦脈控制長度向南延伸了200米。
2016年5月3日,由中國地調局陳毓川院士等專家組審定,認定付小方團隊承擔的項目成果為優(yōu)秀級,新增氧化鋰資源儲量共計88.55萬噸,為國家新興能源提供了資源保障。
2015~2020年,付小方和她的團隊在甲基卡外圍新增勘測氧化鋰資源儲量共計114.31萬噸,使甲基卡成為國家級新興能源基地,不久將會帶動萬億元的鋰電上下游產(chǎn)業(yè)。
1989年,付小方被安排到西藏做區(qū)域地質調查工作。在西藏高原探礦,往往交通電訊不通,付小方就用發(fā)電報的形式向家人傳遞著“平安”。
“背起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富饒的礦藏。”哼唱著激情澎湃的《勘探隊員之歌》,付小方走上了“尋寶”“探寶”之路。身為一個常年奔波在高原為祖國找寶藏的地質人,付小方的工作總是在失望和希望中度過。對待工作中的挫敗,她積極樂觀。兒子被母親述說的找礦經(jīng)歷以及那份浪漫主義精神所打動,把母親當成了自己的榜樣,從小非常獨立,不但成績優(yōu)異,還彈得一手好鋼琴,后來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了南京大學。
讓付小方?jīng)]想到的是,兒子大二那年,卻提出從大氣物理系轉至地科系,這個大膽的舉動震驚了整個物理系。看到兒子決心已定,付小方表示全力支持。
兒子轉專業(yè)后,為了幫他盡快跟上課程,付小方?jīng)Q定給兒子補課,大年初一冒著大雪帶兒子到龍門山出野外,看石頭。2008年,付小方又帶著兒子去青川、北川地震斷裂帶調研。在此期間,兒子表現(xiàn)得很出色。地質人的精神一代傳一代,子承母業(yè),這讓付小方很欣慰。
40年來與家人聚少離多,付小方對丈夫虧欠很多,有件事每次想起來她都會難過得直掉淚。那是2011年7月,就在付小方又一次赴甲基卡地質調查前,丈夫突然腹瀉嘔吐入院,付小方無法照顧丈夫,給家人囑托了幾句就匆匆登上了出行的汽車。
原以為丈夫只是消化道問題,但家人從醫(yī)院打來電話告訴她:“是腦動脈瘤!已半昏迷,隨時有生命危險?!备缎》筋D時慌了神,可電話打來時她已經(jīng)進山,不巧的是,車隊剛過二郎山就遭遇了暴雨大塌方,根本沒辦法繼續(xù)前行。
醫(yī)院里,丈夫的手術刻不容緩,那一刻,付小方第一次有了頂不住要垮掉的感覺。在家人的安慰下,付小方一邊繼續(xù)工作,一邊等公路恢復通行。
加班加點完成工作后,付小方向康定市公安局求助,康定警方第一時間派警車帶她沖出大山,直奔醫(yī)院。這個時候,同事們才知道付小方家里發(fā)生了什么,都被她的堅強所打動。讓付小方欣慰的是,丈夫的手術比較順利,沒有留下后遺癥。這么多年,付小方在事業(yè)上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是與家人的全力支持分不開的,她為此感到無比幸福。
從事地質工作以來,付小方共承擔完成了80余項科研和地質礦產(chǎn)調查項目;在國家級刊物發(fā)表和出版論文專著近100篇(冊);成果獲得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個,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個,三等獎2個,并被評為“全國最美地質人”。
付小方的qq空間里,放著一張這樣的照片:在一塊巨大的巖石的狹小的縫隙里,生長著的一朵格?;ǎ埠瓦h處大草原上的野花一樣不屈不撓地絢爛地開放著。照片的旁注,是付小方給自己“熬”的一碗心靈雞湯:“經(jīng)歷再難,只要堅持,總會絕處逢生?!?/p>
如今,已到退休年齡的她仍致力于地質調查研究,致力于為國家培養(yǎng)出更多的地質人才,力爭不辜負這個美好的時代?!安煌跣?牢記使命”,為祖國找好礦、找大礦、找富礦,始終是付小方的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