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夏蓮,馬元好,2
(1.宜春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shù)學院,江西宜春 336000; 2.江西固康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西宜春 336000)
晶須作為塑料的一種增強材料,可顯著提升塑料的力學性能。由于晶須較短,易于成型,流動性和填充性好,并且在注塑過程中晶須受到的損傷相對較小,因而可制成結(jié)構(gòu)精密、復雜的零件。
鈦酸鉀晶須具有優(yōu)良的物理化學性質(zhì),可用于摩擦材料[1]、密封材料[2]等領域,通過改性還可使其具有導電性[3]。由于晶須細微的尺寸,特別適合用來增強增韌塑料以獲得高性能的復合材料[4]。但由于其比表面積大、表面能高,所以為了讓它更好地分散在復合材料中,需要對它進行表面處理[5–7]。
在鈦酸鉀晶須增強增韌尼龍(PA)材料方面,李翠平等[8]研究了鈦酸鉀晶須增強澆鑄PA的力學性能,發(fā)現(xiàn)當鈦酸鉀晶須質(zhì)量分數(shù)為1.5%時,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與彎曲強度最好,當鈦酸鉀晶須質(zhì)量分數(shù)為1%時,沖擊強度最大。呂家楨等[9]研究了鈦酸鉀晶須對PA66的增韌效果,結(jié)果表明,改性劑環(huán)氧樹脂用量為晶須質(zhì)量的1.5%時,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彎曲強度、沖擊強度比純PA66分別提高了48%,55%和132%。但是目前鈦酸鉀晶須增強增韌PA6的文獻相對較少。
雖然鈦酸鉀晶須能夠增強增韌高分子材料,但使用市售的晶須一般成本較高[10],若通過一定方法自制鈦酸鉀晶須并將其用于PA的增強增韌則能降低生產(chǎn)成本。在鈦酸鉀晶須的制備方法中,采用燒結(jié)法合成六鈦酸鉀晶須比較簡單,操作容易,重復性好,適合工業(yè)化生產(chǎn)[11]。戚玉敏等[11]采用分析純K2CO3(K)和TiO2(T)為原料,按不同配比混合配料,采用不同的合成溫度和保溫時間反應合成鈦酸鉀晶須。研究表明當K/T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5~1∶6時,1000℃保溫1 h,隨爐冷卻,可制備高質(zhì)量的鈦酸鉀(以K2Ti6O13為主)晶須,且晶須的收率高。
晶須合成的最終晶型由反應溫度和降溫速率以及材料的堆積狀態(tài)決定,為了得到高長徑比的晶須,筆者認為當提高反應溫度時,晶型轉(zhuǎn)化速率加快,雖然有一定的堆積和粘連,但是晶須的長徑比會有一定的提升。
筆者通過燒結(jié)法一次合成六鈦酸鉀晶須,采用相對較高的反應溫度(1100~1300℃),將3種K2CO3和TiO2的配比和3種反應溫度進行組合,制備了9種六鈦酸鉀晶須,對比分析了它們的形貌及成品率,優(yōu)選出最佳的配比和反應溫度。在此基礎上,將制備的六鈦酸鉀晶須加入到PA6/玻璃纖維(GF)復合材料中,制備得到一種具有優(yōu)異力學性能的PA6復合材料。
K2CO3:分析純,天津市北辰方正試劑廠;
TiO2:分析純,天津市致遠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PA6:M2800,廣東新會美達錦綸股份有限公司;
硅烷偶聯(lián)劑:KH560,工業(yè)品,南京曙光化工廠;
GF:988A,巨石集團有限公司;
硫酸鈣晶須:6658,濟南全鑫化工有限公司;
抗氧劑1010和1068: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
箱式電阻爐:SX2–12–10型,天津市華北實驗儀器有限公司;
高速攪拌機:SRL–500/1000型,張家港市科培達機械有限公司;
同向雙螺桿擠出機:SHJ–35型,南京科倍隆機械有限公司;
注塑機:HDX50型,寧波海達塑料有限公司;
臺式掃描電子顯微鏡(SEM):Phenom pr型,荷蘭Phenom-world B公司;
電子萬能試驗機:WDW–10–1000型,寧波德迅檢測設備有限公司;
沖擊試驗機:JJ–20型,長春市智能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熔體流動速率(MFR)測定儀:SN–400A型,昆山市順諾儀器有限公司;
定速式摩擦試驗機:XD–MSM型,西安廣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1)六鈦酸鉀晶須的制備。
按照不同的K2CO3和TiO2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n(K2CO3)∶n(TiO2)]及不同的反應溫度制備了9個六鈦酸鉀晶須樣品,如表1所示。利用瑪瑙研缽研磨K2CO3和TiO2的混合物,過100目(孔徑150 μm)篩;將研磨好的混合物放入不同溫度(表1的反應溫度)電阻爐內(nèi)煅燒(升溫梯度3℃/min至600℃,后5℃/min至目標溫度,保溫時間1 h);將爐溫以5℃/min的速度降溫至900℃,保溫1 h,然后隨爐冷卻至室溫;將煅燒后冷卻的樣品從電阻爐內(nèi)取出,水洗并過濾,濾渣干燥,得到六鈦酸鉀晶須。將干燥后的樣品經(jīng)稱量后計算得到成品率[成品率=(煅燒后質(zhì)量/煅燒前質(zhì)量)×100%]。
表1 六鈦酸鉀晶須制備配方和工藝表
(2)六鈦酸鉀晶須增強PA6/GF復合材料的制備。
采用硅烷偶聯(lián)劑KH560對最佳配方和工藝下制備的六鈦酸鉀晶須進行表面處理,得到活化六鈦酸鉀晶須。向高速攪拌機中加入PA6粒子,高速攪拌6 min后加入活化六鈦酸鉀晶須及其它輔料,繼續(xù)攪拌均勻后,加入雙螺桿擠出機進料倉中,GF從螺桿第六節(jié)纖維專用加料口加入,擠塑得到六鈦酸鉀晶須增強PA6/GF復合材料,注塑成標準試樣。擠 出 溫 度 為220,225,230,230,240,245,250,240,238,250℃,轉(zhuǎn)速為80~100 r/min;注塑機的溫度為245,255,255,260℃。以同樣的方法制備未加晶須和硅酸鈣晶須改性PA6復合材料。
采用SEM對晶須的微觀形貌進行觀察分析,并測定出直徑和長度,計算長徑比;
拉伸強度按ASTM D 638–2008測試,拉伸速度為5 mm/min;
彎曲強度按ASTM D 790–2008測試,彎曲速度為5 mm/min;
缺口沖擊強度按ASTM D 256–2008測試;
MFR按ASTM D 1238–2010測試,測試條件為2.16 kg,245℃;
磨損率按GB 5763–2008測試,試驗溫度為150℃和200℃。
圖1為不同原料配比和反應溫度下六鈦酸鉀晶須的SEM照片。由圖1可以發(fā)現(xiàn),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晶須的長徑比變大,但反應溫度達到1300℃時晶須出現(xiàn)粘連結(jié)塊現(xiàn)象,無法形成良好的晶須形貌。當n(K2CO3)∶n(TiO2)=1∶5.5時,晶須發(fā)育充分,形狀規(guī)則;n(K2CO3)∶n(TiO2)=1∶2.5時,獲得的晶須數(shù)量較少,形狀不規(guī)整,表面雜質(zhì)較多;n(K2CO3)∶n(TiO2)=1∶6時,能看到晶須長度較短,粘連結(jié)塊現(xiàn)象較嚴重。實驗結(jié)果表明,n(K2CO3)∶n(TiO2)=1∶5.5且反應溫度為1200℃時,制備的5#六鈦酸鉀晶須具有較好的形貌,晶須較平直、光滑,表面雜質(zhì)少,長徑比約為40/1。
圖1 不同原料配比和反應溫度下六鈦酸鉀晶須的SEM照片
由上述分析得知,適當?shù)靥嵘磻獪囟瓤墒咕ы毶L發(fā)育良好,獲得長徑比較高的晶須,但反應溫度過高晶須將出現(xiàn)嚴重的粘連結(jié)塊現(xiàn)象。同時為了獲得形貌良好的晶須應選擇合適的原料配比,配比過高和過低都會影響晶須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
通過稱量煅燒前與煅燒后的晶須質(zhì)量,可以計算得到成品率,結(jié)果見表2。由表2可以得出,相同反應溫度下,n(K2CO3)∶n(TiO2)=1∶5.5的成品率整體上優(yōu)于n(K2CO3)∶n(TiO2)=1∶6的成品率,n(K2CO3)∶n(TiO2)=1∶2.5的成品率總體上相對最低。相同原料配比下,反應溫度1100℃的成品率優(yōu)于1200℃,成品率最低的反應溫度為1300℃。4#樣品的成品率最高,為82.94%,其對應的反應溫度為1100℃,n(K2CO3)∶n(TiO2)=1∶5.5。5#樣品[n(K2CO3)∶n(TiO2)=1∶5.5,反應溫度為1200℃]的成品率為69.02%,也相對較高。
表2 六鈦酸鉀晶須樣品成品率
將 在n(K2CO3)∶n(TiO2)=1∶5.5,反 應 溫 度1200℃條件下制備的六鈦酸鉀晶須加入到PA6/GF復合材料中,同時也將兩種用量的硫酸鈣晶須加入到復合材料中,具體配方體系見表3,各體系的性能對比見表4。
表3 加入晶須前后PA6/GF復合材料各組分用量 份
從表4可以看出,加入六鈦酸鉀晶須后復合材料的各項性能均有所提升,拉伸強度、彎曲強度分別由未加晶須的115 MPa和155 MPa增加到126 MPa和171 MPa,提升幅度分別為9.6%和11%,這是因為經(jīng)硅烷偶聯(lián)劑表面處理的六鈦酸鉀晶須,提高了其與樹脂基體間的界面粘結(jié)力,利于應力傳遞,在受力時利于載荷的傳遞,從而提高了復合材料拉伸強度[12],又因為GF形成了空間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施加應力時,晶須又提供支撐點,從而提高了復合材料彎曲強度[13]。缺口沖擊強度由未加晶須的18.87 kJ/m2升高為20.84 kJ/m2,提升幅度為10.4%,這是由于材料在受力時,復合材料的晶須會受到剪切力,但是此剪切力的強度不大,不會使晶須斷裂,而是使晶須從基體中拔出,以致會消耗大量的能量,從而達到增韌的效果[14]。MFR由未加晶須的11.67 g/(10 min)增加到14.53 g/(10 min),提升幅度為24.5%,流動性能提高,150℃和250℃的磨損率則分別降低了62.5%和66.9%。且與加入相同用量的硫酸鈣晶須的復合材料相比,加入六鈦酸鉀晶須的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彎曲強度和缺口沖擊強度均有所提高,提高幅度分別為11.5%,9.6%和8.8%。與未加晶須的復合材料相比,加入3份的硫酸鈣晶須的復合材料力學性能提升幅度很小,可認為少量的硫酸鈣晶須不能增強PA6復合材料,且MFR和耐磨損性能提升幅度也很小,只有當加入大量(20份)的硫酸鈣晶須后,拉伸和彎曲強度及耐磨損性能才有明顯提升,但是與六鈦酸鉀晶須相比,復合材料缺口沖擊強度明顯下降,同時MFR也明顯下降,不利于復合材料的成型加工。
表4 加入晶須前后PA6/GF復合材料性能對比
(1)以K2CO3和TiO2為原料制備六鈦酸鉀晶須的最佳工藝條件為:n(K2CO3)∶n(TiO2)=1∶5.5,反應溫度1200℃,保溫時間1 h,隨爐冷卻。最佳工藝條件下制備的六鈦酸鉀晶須長徑比約為40/1,形貌良好、晶須表面雜質(zhì)少,該工藝條件下制備的六鈦酸鉀晶須成品率為69.02%。
(2)相比未加晶須的PA6/GF復合材料,用六鈦酸鉀晶須增強PA6/GF復合材料,其拉伸強度、彎曲強度、缺口沖擊強度和MFR均得到改善,提升幅度分別為9.6%,11%,10.4%和24.5%,150℃和250℃的磨損率則分別降低了62.5%和66.9%,具有一定的使用價值。
(3)加入3份六鈦酸鉀晶須的PA6/GF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彎曲強度、缺口沖擊強度均高于加入相同用量的硫酸鈣晶須的PA6/GF復合材料,提升幅度分別為11.5%,9.6%和8.8%。只有當加入大量的硫酸鈣晶須后,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才有明顯提升,但是缺口沖擊強度和MFR均明顯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