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榮 代覺堂 梅鋼柱
(1.湖北省潛江市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湖北潛江 433199;2.潛江市張金鎮(zhèn)農技推廣服務中心 湖北潛江 433199)
農用微生物菌劑,是指目標微生物(有效菌)經(jīng)過工業(yè)化生產擴繁后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劑。它具有直接或間接改良土壤、恢復地力,維持根際微生物區(qū)系平衡,降解有毒、有害物質等作用[1]。已有研究表明,農用微生物菌劑能夠顯著提高小白菜的產量[2-3],為評價小白菜使用農用微生物菌劑后,對其生物性狀及產品經(jīng)濟性狀的改善,以及增產效果,為今后大面積推廣提供科學依據(jù),特進行本試驗。
試驗地點在湖北省潛江市張金鎮(zhèn)泰山垸村四組蔬菜種植基地,試驗地地勢平緩,通風透光無遮擋,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為潮土,耕層厚度30 cm,排灌情況良好,土壤有機質含量13.32 g/kg,堿解氮79 mg/kg,有效磷23.8 mg/kg,速效鉀117 mg/kg,pH 7.2。
試驗所用農用微生物菌劑(粉劑)由武漢阿播羅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提供,有效活菌數(shù)(cfu)≥2億/g,霉菌雜菌數(shù)≤3.0×106個/g,雜菌率≤20%,水分≤35%;執(zhí)行標準GB20287-2006。
小白菜(品種為上海青),生育期43d。
1.4.1 試驗設計
試驗設4個處理4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試驗區(qū)間及周圍設有保護行。小區(qū)長10 m,寬3 m,面積30 m2,各小區(qū)之間間隔0.8 m。
處理1:當?shù)亓晳T施肥+農用微生物菌劑2 kg/667 m2次沖施(對水沖施根部)(稀釋500倍液);
處理2:當?shù)亓晳T施肥+使用相同量基質(對水沖施根部)(稀釋500倍液);
處理3:當?shù)亓晳T施肥;
處理4:空白對照(不施肥)。
1.4.2 田間管理及施肥方法
播種前施用40%(20-10-10)復合肥40 kg/667 m2,空白對照田不施肥。10月2日播種,各小區(qū)出苗情況一致,密度約7萬株/667 m2。
處理1于出苗后14 d、21 d各沖施一次農用微生物菌劑,施用量為2 kg /667 m2;處理2在相同時期均沖施等量的基質;處理3、處理4不做處理。
1.4.3 數(shù)據(jù)調查
目測各小區(qū)生長情況,收獲前每小區(qū)選取3個點,每點0.5 m2,調查平均株高、單株重,同時測小區(qū)產量。小區(qū)產量=平均單株重×小區(qū)株數(shù)。
目測表明處理1小白菜整體長勢強勁、葉色深綠。經(jīng)測量,處理小白菜根系更為發(fā)達,單株鮮重較大,見表1。
表1 各處理小白菜生物學性狀數(shù)據(jù)
由表1可知,處理1 的株高相較于處理2、處理3、處理4分別增加了4.58%、6.04%及39.8%,根系發(fā)達,須根系發(fā)達,主根長有明顯的優(yōu)勢,根長分別增加了10.27%、15.47%及28.03%;單株重分別增加了23%、21.2%及154%,葉色更濃綠,表明農用微生物菌劑的施用能有效增加小白菜的生物學性狀。
處理1小區(qū)平均產量為152.15 kg,折合單產3382.8 kg/667 m2,而等量基質處理折合產量為3201.6 kg/667 m2,處理1較處理2增產幅度達5.66%。經(jīng)“DMRT”法進行方差分析,農用微生物菌劑與等量基質處理間達極顯著水平,而施等量基質(處理2)與不施等量基質(處理3)之間差異不顯著。
表2 小白菜施用農用微生物菌劑小區(qū)試驗結果
從試驗結果來看,施用農用微生物菌劑,可以有效促進小白菜根系的生長發(fā)育,增加株高、單株重,較常規(guī)施肥要增產5.66%,增產效果明顯。
同時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使用農用微生物菌劑的小區(qū),小白菜比其它小區(qū)生長較旺盛,葉色呈深綠色,表明農用微生物菌劑可以提高化學肥料的利用效率。同時施用農用微生物菌劑后,土壤更顯疏松,表明農用微生物菌劑對土壤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具體效果需要進一步設計試驗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