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熙,曹軼林,唐澄海,邱小芬,林高娟,趙慧玲,鄧戀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溪山醫(yī)院腫瘤二科,廣西 桂林 541002)
宮頸癌在婦女惡性腫瘤居第二位,是嚴重威脅女性健康,呈年輕化趨勢,治療關鍵點是及早發(fā)現、及早治療且阻止其轉移。上皮一間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惡性腫瘤的早期侵襲和演進過程起到重要的作用[1],其中的間質分子標志物巢蛋白(N-cadherin)在多種惡性腫瘤組織中的表達異常與腫瘤的轉移及患者的不良預后密切有關[2-4]。本研究采用免疫組化方法,檢測宮頸癌中N-cadherin的表達情況,并分析其與宮頸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及預后的關系。
1.1 標本的采集
隨機選取廣西南溪山醫(yī)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確診的80例初治宮頸癌患者,患者年齡25 ~68歲,中位年齡48歲。入選條件:病理學診斷為宮頸癌,從未接受過任何治療;根據2002年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分期標準:FIGO分期為ⅡB期35例。ⅢA期29例,ⅢB期10例,ⅣA期5例,ⅣB期1例。其中鱗癌78例,腺癌2例。患者平均年齡44.5歲,病灶平均直徑4.2 cm。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檢查以及必要的特殊檢查。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隨機選取30例正常宮頸組織病理標本作為對照組。本次研究經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
1.2 檢測方法
應用免疫組化法檢測間質標志物巢蛋白在宮頸癌組織中的表達,并隨機選取30例正常宮頸組織病理標本作為對照組。用鼠抗人單克隆神經鈣黏蛋白(N-cadherin)單克隆抗體,sp試劑盒及DAB底物顯色劑均購自北京中杉金橋公司。采用免疫組織方法,先石蠟組織切片→脫蠟→酒精水化→抗原修復,后阻斷內源性氧化物酶活性(用3%過氧化氫),再予鼠抗人N-cadherin單克隆抗體滴加,4°過夜,加快速型第二抗體。DAB顯色后自來水充分沖洗→復染→脫水→樹膠封片→鏡檢。
1.3 結果判定
由病理學專家協助完成結果判定。N-cadherin陽性染色定位于細胞膜及細胞質近細胞膜處,細胞膜呈線狀棕黃色或細胞質有棕黃色顆粒為具體表現。綜合染色強度和陽性細胞率進行半定量處置:在(×200)的顯微鏡下,取陽性表達率比較集中互不重疊的視野。細胞計數時不顯示標本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結果判斷:著色強度以多數陽性細胞呈現的染色強度計分:呈淺黃色及無明顯顆粒為1分;呈黃棕色及可見明顯顆粒為2分;呈深棕色并可見明顯顆?;驖馊绢w粒為3分。計數陽性細胞數占細胞總數的百分比,>75%為4分,51%~75%為3分,26%~50%為2分,5%~25%為1分,0%~4%為0分。兩者得分相加后計總分:4~7分為強陽性(++~+++)、2~3分為陽性(+)、0~1分為陰性(-)。
1.4 治療方法
80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接受化療和放療綜合治療模式,有20例患者由于各種原因無法化療而單用放療治療?;煼桨笧轫樸K+5-FU聯合:順鉑30 mg/m2,靜滴,1~3d;5-FU500 mg/m2,靜滴6h,1~5d,21d為一療程,完成4個療程。放療采用直線加速器,常規(guī)分割外照射+后裝腔內照射治療,外照射5次/周,1.8~2.0Gy/次,宮頸劑量:50Gy;后裝腔內照射每周1次,每次A點劑量500cGy,共4~5次。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對數據進行c2檢驗,以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免疫組化檢測中N-cadherin在宮頸癌組織與正常組織中的表達(表1),對照組30例正常宮頸組織的N-cadherin陽性率26.67%,強陽性率0%。宮頸癌組織中的N-cadherin陽性率92.5%,強陽性率65%,陽性表達顯著高于正常宮頸組織的N-cadherin,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c2=49.834,P<0.001)。
表1 免疫組化檢測中 N-cadherin在宮頸癌組織與正常組織中的表達
圖1 不同病例中N-cadherin的表達(×200)
2.2 N-cadherin表達與宮頸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表2)。
表2 N-cadherin表達與80例宮頸癌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本研究N-cadherin表達與宮頸癌病理分級、臨床分期有關,而與淋巴結轉移、年齡無關。在宮頸癌不同分化程度組織中,高級別組N-cadherin陽性表達率98.08%,低級別組82.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FIGO分期Ⅲ~IV期N-cadherin陽性表達率97.78%顯著高于Ⅱ期85.7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淋巴結轉移組N-cadherin陽性表達率100%,淋巴結未轉移組90.63%,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以45歲為分界點的年齡段表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生存分析
以完成全程治療作為隨訪起點,本研究隨訪時間為6~72個月,以5年生存率作為觀察指標,觀察宮頸癌組織中間質標志物巢蛋白(N-cadherin)的表達與5年生存率的關系。N-cadherin強陽性52例,5年存活人數19人,5年生存率OS 36.53%,N-cadherin陽性22例,5年存活人數17人,5年生存率OS 77.27%,N-cadherin陰性6例,5年存活人數6人,5年生存率OS 100%,Log-rank 檢驗結果顯示,3組預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c2=15.384P<0.01)。三組之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陰性組生存曲線高于弱陽性,弱陽性高于強陽性組,說明宮頸癌N-cadherin表達陽性與生存率呈負相關。
間質標志物巢蛋白(N-cadherin)是神經型鈣黏附蛋白,作為一種介導細胞間黏附、遷移作用的Ca2+依賴性跨膜蛋白,依賴鈣在細胞軸附中發(fā)揮作用,有親同種抗原的特性。N-cadherin與上皮-間質轉化(EMT)有主要關系,在上皮組織中的N- cadherin 異位表達能夠影響上皮細胞的形態(tài)和行為,誘導其向間質轉化[5],研究證實,N-cadherin 的異常表達將增強腫瘤細胞侵襲遷移能力,促進細胞間相互作用,在腫瘤的進展及轉移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6]。研究顯示在多種惡性腫瘤中N-cadherin存在突變與異常表達,它與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有相關性[7-10]。
圖2 N-cadherin高表達組和低表達組之間總生存率(overall su1-vival,OS) 差異具有顯著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N-cadherin在宮頸癌中表達顯著增強甚至強陽性表達,正常宮頸組織中不表達或弱陽性表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c2=49.834,P<0.001)。有報道在口腔鱗癌中N-cadherin高表達,且高表達與腫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密切相關[11]。在本研究中N-cadherin的表達與宮頸癌的臨床分期、組織學分級有關,表明其與腫瘤失分化、浸潤性生長明顯相關。與淋巴結轉移以及年齡無關。范瓊等報道N-cadherin表達參與宮頸癌浸潤和淋巴結轉移相關[12]。本研究可能是標本數量有限或由于都是FIGO分期分組(入組患者均未做手術)而非術后病理分期,有可能有些N-cadherin表達陽性患者盆腔已有淋巴結轉移,而CT或MRI未能檢查出來,導致結果顯示N-cadherin表達與淋巴結轉移無關。N-cadherin高表達與多種惡性腫瘤轉移預后相關[13-16],kamikihara等[17]在胃癌的臨床病理研究,發(fā)現N-cadherin獨立于上皮鈣軸蛋白的表達,對胃癌的預后有重要的參考價值。N-cadherin在宮頸癌是否存在同樣的情況,本研究發(fā)現N-cadherin表達水平與總生存率存在負相關性,宮頸癌N-cadherin強陽性患者5年生存率顯著低于N-cadherin陽性及陰性患者,預后不佳。當然臨床還需更大樣本的研究以提供更明確可靠的結論。
總而言之,N-cadherin在宮頸癌中表達增強甚至多數強陽性表達,表明其在宮頸癌發(fā)生、發(fā)展、浸潤中有一定作用,對預后生存有一定影響,可為宮頸癌的診斷和醫(yī)療提供一種新的有效指標,有望成為治療宮頸癌的潛在分子靶點,為宮頸癌早期診斷、治療和預后判斷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