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鄒司國,駱梅芳,余艷芬,盧潤榮
(東莞市東城醫(yī)院,廣東 東莞 523000)
近年來,血流感染疾病的發(fā)病率與死亡率比較高,給人類生命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因此,臨床加強對血流感染的檢測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盡早確定感染類型,制定治療方案[1]。血培養(yǎng)是臨床診斷血流感染的常用手段,是一種金標準,但是檢測時間長,需要聯(lián)合其他方法。隨著臨床對血流感染的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血流感染患者血漿中的(White Blood Cell,WBC)、C 反 應 蛋 白(C-reaction protein,CRP)、降 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會發(fā)生變化,通過快速檢測WBC、CRP以及PCT水平可以評估病情嚴重程度[2],這幾種指標聯(lián)合檢測,快慢結合可以取長補短利于臨床早期做出診斷。鑒于此,本文將60例血流感染患者與60例健康檢查者進行分析,試探討WBC、CRP、PCT及血培養(yǎng)聯(lián)合檢測對血流感染患者的影響,為臨床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期經(jīng)驗用藥治療提供參考依據(jù),報告具體內(nèi)容請看下文。
研究時間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研究對象是血流感染患者(研究組,n=60)與健康體檢者(對照組,n=60)。對照組中男女的構成比為31:29;患者年齡主要分布在28歲至80歲,平均(54.63±3.42)歲。研究組中男女的占比為32:28;患者年齡主要集中在28歲到80歲,平均(54.72±3.56)歲。對比分析兩組的各項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取得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2組患者均接受WBC、CRP、PCT以及血培養(yǎng)檢測,(1)WBC、CRP以及PCT的檢測方法:①標本采集:抽取2mL靜脈血于EDTA-K2抗凝管中混勻待測;②檢測方法:選擇希森美康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的全自動五分類血液分析儀檢測患者的WBC;采用深圳國賽ASTEP特定蛋白分析儀檢測CRP;選擇雷度AQT90FLEX免疫分析儀檢測PCT。(2)血培養(yǎng)方法:在對患者進行抗生素治療前,抽取8-10mL外周靜脈血于專用血培養(yǎng)瓶(BD BACTEC需氧瓶、厭氧瓶),將抽取的血培養(yǎng)瓶放入全自動血培養(yǎng)系統(tǒng)BACTEC 9120中進行培養(yǎng),確定陽性后抽取培養(yǎng)液進行革蘭染色處理,隨后進行細菌轉(zhuǎn)種培養(yǎng)和鑒定,在操作過程中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執(zhí)行,全程遵照無菌原則。
對比分析兩組的檢查結果,WBC的參考范圍在4~10×109/L;CRP的參考范圍在0~10mg/L;PCT參考范圍在<0.25ng/mL。
研究所得數(shù)據(jù)均錄入至Excel 2019中予以校對,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處理。(±s)表示計量資料,計量資料用t檢驗。P評定檢驗結果,P>0.05提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從表1的結果可以發(fā)現(xiàn),在WBC、CRP以及PCT水平上,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突出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評價兩組患者WBC、CRP以及PCT水平的差異(±s)
表1 評價兩組患者WBC、CRP以及PCT水平的差異(±s)
組別 例數(shù) WBC(×109/L) CRP(mg/L) PCT(ng/mL)研究組 60 12.45±2.16 103.96±3.35 1.32±0,20對照組 60 5.28±2.10 2.37±1.02 0.16±0.08 t 18.436 224.714 41.713 P 0.000 0.000 0.000
60例血培養(yǎng)陽性中革蘭陰性菌有44例,革蘭陽性菌有16例。從表2的結果能夠看出,在WBC與PCT水平上,革蘭陰性菌低于革蘭陽性菌;在CRP上,革蘭陰性菌高于革蘭陽性菌,差異顯著突出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血流感染在臨床上比較常見,是指各種病原菌與毒素進入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并在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中大量繁殖,從而引起全身中毒和感染,臨床上常見的血液感染疾病有①敗血癥;②膿毒血癥;③菌血癥等[3]。血流感染對人體的傷害非常大,若是沒有及時得到處理,可導致患者死亡,因此,臨床加強對血流感染的診斷是非常有必要的[4]。
WBC是人體常見的血常規(guī)指標,當人體發(fā)生感染時,機體的WBC會升高,故WBC可作為反映機體炎癥反應程度的指標[5]。CRP是非常靈敏的指標,當機體發(fā)生感染后,CRP水平會迅速升高,可作為臨床衡量組織損傷的重要指標[6]。作為臨床上感染的特異性指標,PCT可用于快速檢測膿毒血癥評估病情嚴重程度但是其廣譜性強且無法確認病原體類型。血培養(yǎng)檢測時間長但可以明確病原體,是血流感染的金標準。WBC、CRP、PCT臨床檢測簡便快速與血培養(yǎng)一起快慢結合、相互補充為臨床血流感染早診斷、早治療提供可靠依據(jù)。丁廣祥等[7-12]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6和降鈣素原聯(lián)合檢測可以提高血流感染的檢出率,對于病情評估與預后判斷有著重要的作用,這與本次研究結果較為相似。本次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在WBC、CRP以及PCT水平上,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突出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W(wǎng)BC、CRP、PCT以及血培養(yǎng)聯(lián)合檢測的效果更佳,可作為血流感染疾病診斷的評估指標;60例血培養(yǎng)陽性中革蘭陰性菌有44例,革蘭陽性菌有16例。從表2的結果能夠看出,在WBC與PCT水平上,革蘭陰性菌低于革蘭陽性菌;在CRP上,革蘭陰性菌高于革蘭陽性菌,差異顯著突出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W(wǎng)BC、CRP、PCT以及血培養(yǎng)聯(lián)合檢測對于血流感染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的意義。
表2 對比研究組患者革蘭陰性菌與革蘭陽性菌WBC、CRP以及PCT水平的差異(±s)
表2 對比研究組患者革蘭陰性菌與革蘭陽性菌WBC、CRP以及PCT水平的差異(±s)
細菌類型 例數(shù) WBC(×109/L) CRP(mg/L) PCT(ng/mL)革蘭陽性菌 16 13.18±3.10 91.58±3.47 1.42±0.29革蘭陰性菌 44 11.72±1,20 116.34±3.22 1.22±0.11 t 2.653 25.087 3.909 P 0.010 0.000 0.000
綜上所述,WBC、CRP、PCT聯(lián)合血培養(yǎng)用于血流感染的檢測效果顯著,快慢結合、取長補短可以充分反映患者感染情況,為臨床早診斷、早治療、病情與預后判斷提供了依據(jù),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