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左汀汀
銅胎畫琺瑯花卉紋蓋
玳瑁貼金折扇
廣彩鎏金人物花鳥紋蓋罐
廣彩人物棒槌瓶、玳瑁貼金折扇、銅胎畫琺瑯開光花卉紋蓋、通草畫……近日,“東方華彩”寶安博物館藏清代外銷藝術精品展亮相“云端”,在微信公眾號“深圳市寶安區(qū)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展出。29 套藝術精品再現(xiàn)了清代粵地海上絲綢之路的盛況及東西文化交流的圖景,彰顯了中國外銷藝術精品的魅力,折射出中華文化的異彩。
據(jù)記載,廣東外銷藝術品在18 至19 世紀風靡歐洲。這些藝術品因其不僅洋溢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元素和東方風情,還綻放著濃郁的異國風采,故在西方逐漸掀起了“中國風”的流行時尚。“東方華彩——寶安博物館藏清代外銷藝術精品展”分四部分,展出外銷廣彩、外銷扇、銅胎畫琺瑯器、通草畫等藝術精品29 件/套。展覽由寶安區(qū)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寶安區(qū)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承辦。
第一部分外銷廣彩展出的展品包括廣彩鎏金開光人物花鳥紋蓋罐、廣彩花卉紋阿拉伯文字碗等。廣彩是中國外銷陶瓷的主要商品之一,絢彩華麗、構圖豐滿,紋飾多樣,紋飾題材豐富,內容多為人物花卉,亦有外國油畫的西方風景、人物和故事。第二部分外銷扇展出了玳瑁貼金折扇、象牙透雕人物折扇等精品,第三部分展出了銅胎畫琺瑯開光花卉紋蓋,銅胎畫琺瑯俗稱洋瓷,使用琺瑯釉料直接在金屬胎上作畫,經燒制而成。展覽的第四部分為通草畫。通草是一種植物,做紙成本較低,且上色容易,表現(xiàn)力強,經久鮮艷,便于外銷,18 至19 世紀通草畫在粵盛行。通草畫題材范圍廣泛且多采用寫實技法繪畫,向世界展示當時中國的風土人情、仕宦生活、民風民俗等,被稱之“東方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