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年交”一詞,最初出現(xiàn)在屈原的《橘頌》一詩中,大意是:你堅守著清心謹(jǐn)慎自重,何曾有什么罪愆過失。你那無私的品行,恰可與天地相比相合。我愿與你同心并志,一起度過歲月,做長久的朋友。你善良美麗而不放蕩,性格剛強而又有文理。即使你現(xiàn)在年歲還輕,卻已可做我欽敬的師長。
屈原說:“ 我已年近五旬,而這些橘樹才十多齡,但我很贊賞橘樹的品質(zhì),愿與它交個不以年齡為界的好友,做個永遠(yuǎn)忠于國家的人?!?/p>
后來,人們就根據(jù)屈原的這句“愿歲并謝,與長友兮”,把那些年歲差別大、輩分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稱為“忘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