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音樂來自時間的縫隙,是人類遷徙路上的見證,像一則寓言,訴說著過往的自然、從前的故事。
采訪&編輯:黃也 圖片提供:受訪者
CHCX恒哈圖
恒哈圖樂隊的音樂從遙遠的中西伯利亞南部的圖瓦而來,原始、純凈、深遠,有游牧民族特有的人文風土,蘊含著無邊無際的自然底蘊。自成立之初,恒哈圖就走向了國際舞臺,將圖瓦的藝術瑰寶呼麥帶到了世界各地,那種涉過靈魂的聲音深深地吸引著每一個聽眾,如光線如萬物?!癝teppe& Horses”是恒哈圖近年來最新的代表作之一,是—首圖瓦民謠,但經過叵哈圖采風考究,改編磨合后又展現出了新的面貌。古老的樂器,奔跑的駿馬達成共鳴,透過音樂似乎就能看到恣意奔騰在遼闊之域的馬群,感受到圖瓦與馬、與大地、與萬物之間深刻的富有靈陛的聯結。
不久前恒哈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德國教堂進行了疫情后的首次表演,時隔兩年再次登上圖瓦之外的舞臺,那種舒暢、透亮溢于言表。從純粹的游牧者到四處演出旅行的音樂家,游牧精神—直都是恒哈圖的底色——在“遷徙”中發(fā)現內心的聲音,抵達更深邃。
CHIC:截至目前恒哈圖大概演出過多少場了?最近—次是去哪里?
恒哈圖:自1995年起,我們大概演出了將近2000場吧,或多或少,明確的數字我也記不得了。最近—次的演出是在歐洲、德國,這是我們在疫情發(fā)生暌違兩年之后,首次在圖瓦之外的地方演出,我們非常的高興,德國也有我們很多的粉絲,現場也非常的熱烈。
CHIC:那么多外出巡演的路上,你最懷念哪一段?
恒哈圖:我自己的經驗的話,我很喜歡在留尼汪(Reunion)的演出,那是在馬達加斯加附近的一個小島。那里我感覺到與自然非常深的連結,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那里也有火山,我們住在當地的一個小村莊,我很喜歡那里。當然中國也是一個我們特別喜歡的地方,在很多的生活習慣、飲食甚至歌迷的交流上,我們都有很深的感情。
CHIC:唱了這么多年的呼麥,你們的聲音發(fā)生了怎樣的改變?
恒哈圖:我們的聲音有時候會改變——變得更好了,變得更強壯、更有力量。我們的靈魂也更強壯,這也體現在生理上,我們能發(fā)出更干凈的聲音,呼麥對于我們的身體也非常好,這是我個人的經驗。
CHIC:呼麥作為圖瓦人看世界的方式有隨著時代的變遷而發(fā)生什么本質上的改變口馬?
恒哈圖:如果你要真正知道圖瓦人如何看世界的話,唯一的方式就是你必須深入游牧的生活、親自來到圖瓦,用你的心以及眼睛感受一切,這樣你能更深刻地了解到圖瓦人和游牧之間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這是唯一的方法和途徑。
CHIC:從過著純粹的游牧者的生活到四處演出旅行的世界音樂人,在這條路上有遇到過什么困境口馬?是什么讓你們堅持了下來?
恒哈圖:音樂家巡演的生活和游牧生活是相似的,兩種生活中,你都必須很敏銳地感知周遭的變化,并且去適應,你也必須對于你自己或是你的生活有掌控力。另—方面,很重要的是你必須支持你的伙伴,恒哈圖當中的成員對彼此來說就像是兄弟、家人一樣,我們永遠互相支持幫助,這是游牧生活重要的一部分,而音樂家的生活也同理。
CHIC:現代生活之下,在圖瓦還有多少人過著游牧遷徙的生活嗎?年輕一代是選擇留下來的多還是走出去的多?
恒哈圖:我們還是有少部分的人維持著游牧的生活,也許有200,000人左右,可能沒有那么多了,在圖瓦政府有這種政策,支持年輕人保留游牧的傳統(tǒng)。我覺得這種支持是很好的。在我們的身體當中,原本也就保存著這樣子的基因、游牧的基因,這樣的傳統(tǒng)是非常強壯的。
CHIC:用圖瓦語說“遷徙”是怎么說的?有什么其他意義?
恒哈圖:我們稱之為“克煦砍”,意思是漂泊、旅行,這個詞其實指的是春夏期間的“轉場”,指的是逐水草而居的形態(tài),這也是牧人必經的階段,這對地球也非常重要,因為對于游牧民族來說,必須適當地讓我們的大地母親休息安生。
CHIC:如何理解“尋找自己內心的聲音”和“遷徙”之間的關系?
恒哈圖:對于我們來說,找到自己的聲音也是找到內在的自由。人的身體可以用各種方式發(fā)出聲音,但呼麥不只是一個靈性上的事情,更多的是你要明白你的身體是個什么樣的樂器,什么是“你的聲音”、什么是你的“音樂”。如果你發(fā)出的聲音是對的、屬于你的,這樣的狀態(tài)下,你的身體是舒服的、你的聲音是舒服的。而這種狀態(tài)有很多時候是在游牧的過程中找到的,這就是遷徙的意義,這讓你變得更強壯。如果你要找到自己的聲音的話,你必須徒步前行,你必須親自用你的步伐去感受世界,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我不知道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你會找到你的聲音,但是如果你要發(fā)現深邃,必須徒步前進,不斷地行走,并且用心地看,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有所轉變(轉化),而這僅僅是因為你不斷行走的緣故。這個概念不太容易說清楚,但我盡量用我的方式解釋。
CHIC:“Steppe&Horses”有著怎樣的創(chuàng)作經歷?這首歌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恒哈圖:如果需要了解這首歌的話,可能你也必須知道另—首歌一一《小黃馬》背后的故事。這是一首關于人類跟動物之間羈絆的歌,我們和動物說話,產生連接,像是對朋友一般。動物是一個獨立的靈魂,當你和它們說話時,就像和一個古老的靈魂對話,也許用這樣的方式,你們更可以了解為什么人會和動物說話,對于我們來說與一個古老的靈魂去對話,其實是一個非常稀松平常的事情。
CHIC:在音樂創(chuàng)作上恒哈圖有著怎樣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和習慣?
恒哈圖:我們現在創(chuàng)作音樂比起早些年可能更加的專業(yè)化,彼此地關聯和連接也更強大。我們對于音樂和自我有更深的認識,這也影響了我們創(chuàng)作的狀態(tài)。對于我們來說,創(chuàng)作的時候,直覺更為重要,還有情感,我們的音樂必須在文字以及音樂心上都有更深的連接,一般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我自己來舉例的話,就是把心里想到的旋律寫下來。反復地咀嚼消化、發(fā)現里面更深邃的情感。加上即興,有很多時候就是互相玩(jam)出來的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