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巍 阜新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阜新市婦產醫(yī)院) (遼寧 阜新 123000)
內容提要:目的:剖析ICU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樣本時間在2019年1月~2019年10月,抽選出本院展開治療的ICU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6例納入研究,以平均分組方式進行分組,治療組和對照組中各歸入28例患者,其中治療組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收集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動脈血氣分析數據以及心率等數據并展開比較。結果:治療組患者有效率為96.42%(27/28);對照組患者有效率為67.85%(19/28);對照組數據低于治療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同時對于治療組而言,患者的心率、SaO2、PaO2等數據明顯高于對照組,而呼吸和PaCO2等數據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臨床上對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實施常規(guī)治療+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后,能夠幫助患者進一步對呼吸狀況加以改善,大大提高治療效果,同時提升呼吸機的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
當今生活習慣和節(jié)奏加快的背景下,人們患病的幾率也有所提升,其中心力衰竭便是一種常見的疾病,主要發(fā)病因素是因為心臟結構出現異?;蛘咭驗楣δ苄约膊∫l(fā)的,如果不能及時治療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2]。因此,本樣本時間在2019年1月~2019年10月,抽選出本院展開治療的ICU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6例納入研究,剖析ICU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的臨床效果,具體的研究內容作如下闡述。
樣本時間在2019年1月~2019年10月,抽選出本院展開治療的ICU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6例納入研究,以平均分組方式進行分組,治療組和對照組中各歸入28例患者,治療組的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各有19例、9例,年齡55~80歲,平均(62.8±4.5)歲,病程范圍1.5~3年,平均(1.0±0.5)年。對照組的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各有10例、18例,年齡57~82歲,平均(63.5±5.0)歲,病程范圍2.1~4.2年,平均(1.2±0.7)年。比較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沒有比較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以常規(guī)治療為主,主要展開強心、利尿以及吸氧和血管擴張的治療,以幫助患者更好的治療[3,4]。治療組的患者展開常規(guī)治療+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選擇的呼吸機為美國紐邦E360型號,在展開治療的時候需要患者處于半臥位,隨后把呼吸機設置成S/T的模式,之后調節(jié)將面罩到患者舒適的位置,隨后展開通氣治療;最初的呼氣壓設置為2cmH2O,之后逐漸添加到5cmH2O;初始吸氣壓則設定在8cmH2O,之后根據患者的病情逐漸添加到15cmH2O;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的時候要仔細觀察患者的情況,并且適當的對氧氣濃度加以調整,通常情況下是從80%降低到35%左右,而通氣壓力、時間等是依據患者病情變化實施調節(jié),當病情穩(wěn)定之后則利用導管進行吸氧[5,6]。
治療組患者有效率為96.42%(27/28);對照組患者有效率為67.85%(19/28);對照組數據低于治療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對于治療組而言,患者的心率、SaO2、PaO2等數據明顯高于對照組,而呼吸和PaCO2等數據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組間患者的臨床數據比較 (n=28,±s)
表2.組間患者的臨床數據比較 (n=28,±s)
分組 呼吸(次/min)心率(次/min)SaO2(%)PaO2(mmHg)PaCO2(mmHg)治療組 28.0±1.4 101.9±5.0 98.5±6.3 82.5±3.10 36.47±5.7對照組 31.3±3.0 128.2±6.3 84.7±2.9 71.3±2.49 47.90±2.9 t 5.0525 19.4551 13.2180 10.3006 9.6283 P 0.0034 0.0000 0.0003 0.0007 0.0004
臨床上急性心力衰竭的發(fā)生多是因為心臟排血量降低,且患者的肺靜脈壓驟然升高導致的,一旦發(fā)病之后患者會在短時間內出現低氧血癥,若是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則會造成缺氧性腦病、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情況,顯著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為此在急性心衰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療中,對患者的缺氧狀態(tài)及時加以修正,對患者的預后恢復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7]。傳統(tǒng)的低流量持續(xù)給氧和藥物治療雖然能夠改善患者的癥狀,但是其低氧血癥的糾正效果不顯著;而實施無創(chuàng)呼吸機通氣治療后,不但能夠增加肺泡內壓,進一步改善其肺部功能,大大的減輕了患者的心臟負荷,同時也可以增加患者的氣道正壓,有效地對患者肺泡內壓、肺間質靜水壓加以改善,有助于肺泡和間質液進入血管腔,進而實現改善氣體交換的目的[8]。
綜上所述,臨床上對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實施常規(guī)治療+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后,能夠幫助患者進一步對呼吸狀況加以改善,大大提高治療效果,同時提升呼吸機的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