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是疫情的前一年,我去希臘,在餐廳點薯條時搭配的不是番茄醬,而是一種里面有綠色植物的白醬,當時不知道是什么醬,只知道里面有酸奶、茴香和另外一種被蒜味和茴香味掩蓋了味道的菜絲,豬八戒吃果子一樣的就下肚了?;貋砗镁貌胖滥鞘窍ED著名的黃瓜酸奶醬,里面清淡的菜絲是黃瓜絲,我居然沒吃出黃瓜的滋味。
希臘黃瓜酸奶醬發(fā)音類似“撒西提”,撒西提的做法簡單,只是在國內,希臘酸奶不太好找。買來原味酸奶將就用,兩小杯原味酸奶放入一個適當的器皿里,+檸檬汁(檸檬一個)+蒜末(一瓣兩瓣都行)+橄欖油,然后攪拌,再+茴香嫩葉少許(切碎),黃瓜絲(長條水黃瓜半根,加一點鹽,殺出水分后攥干)繼續(xù)攪拌均勻,就是希臘黃瓜酸奶醬了。炸薯條、炸魚餅、炸丸子、皮塔餅、面包片、饅頭片、手指餅干……都可以蘸這個撒西提吃。里面的茴香葉也可以換成歐芹、迷迭香、紫蘇甚至香菜葉,或者不放。其實我對這些香料葉都能接受,去掉的反而是標志味之一的蒜末,那實在太不能接受了。
我喜歡一款黃瓜與檸檬、薄荷做成的飲料,適合夏天飲用,做一大罐可以喝一天的,清涼、清爽、解暑。黃瓜一根切片,一個檸檬切片,香薄荷三四片,冰糖或者蜂蜜若干,一股腦兒放入水罐,加溫開水就OK了。喜歡冰冰涼的可以放冰箱里冷藏一小時以上。我喜歡喝溫吞吞的,因為這些材料都是清爽利口的,何況還有薄荷的加持。黃瓜富含VC,檸檬所含VC量更多,喝這一款飲料簡直如同服用VC泡騰水。
說到黃瓜的一生怎么能不提黃瓜籽呢。小時候我就知道黃瓜籽可以接骨,家里養(yǎng)過一只來亨雞,不知道怎么搞的忽然瘸腿了。鄰居奶奶說老黃瓜瓤挖出來給它吃。幸好是秋天,找得到老黃瓜,給它吃了幾天果真好了。中醫(yī)說,黃瓜籽性涼、味甘,具有補鈣、祛風、消痰、續(xù)筋接骨的作用。現在已知每公斤黃瓜籽含鈣高達898.6毫克,說明中醫(yī)的說法是有依據的。有時路過綜合市場里專門賣各種粉的攤位,柜臺前常站著中老年人,絮絮叨叨地說著身體各處的疼痛,店家則像中醫(yī)大夫,說因為缺這個少那個……研磨機轟轟地響著,黑芝麻的香味最好分辨,至于黃瓜籽我是聞不出來的。偶爾會想到童年的那只來亨雞,心里想還是有效果的。
今年,哈爾濱入夏較晚,到了六月,白天最高氣溫十六七八度很常見,市場上還有賣蔬菜苗的,問賣苗小販哪個是黃瓜,小販指著一筐幼苗說,這個是。黃瓜得搭個小架子,讓它爬……看看黃瓜小苗,葉子的形狀有點像葡萄葉,感覺黃瓜是種浪漫而要強的植物,用柔曼的卷須尋找依靠,自己又很努力向上。黃色的黃瓜花有五瓣,邊開花邊結黃瓜,處理得好,春天種一季可以一直結到秋天,沒有間斷。
除了印度有幾種葫蘆形的黃瓜,美國有一種梭形黃瓜,其余黃瓜基本是長圓柱形,長短胖瘦不同而已。國內常見的有短胖的旱黃瓜、水果黃瓜和長的水黃瓜。旱黃瓜、水果黃瓜口感更嫩,偏甜,當水果吃。水黃瓜適合做涼拌菜、炒菜,做湯羹。
黃瓜拉皮是東北名菜,Q彈軟糯的土豆粉拉皮切成適口的塊,黃瓜洗凈用刀面拍裂,切小塊,和拉皮放一起。這個菜所有的滋味在于汁水,蒜切碎、小米辣切圈、香菜切末、姜切末,不用另外找一個器皿盛,隨著切隨著放入黃瓜拉皮里,然后用生抽、米醋、鹽、糖和味精調一個芝麻醬汁,倒入翻拌均勻。至于加多少量,和黃瓜拉皮的數量有關,也和個人的口味有關,同時也是各家黃瓜拉皮各有風味的原因。如果包餃子,加一個黃瓜拉皮算豐盛大餐,餃子就酒,黃瓜拉皮爽口。
(編輯·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