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栩滔
讀幼兒園時,我做了一件讓人笑掉大牙的事。
有一天放學回家,家里只有爺爺一個人。我歡呼一聲,飛快地跑到冰箱那里,打開冰箱門,拿出冰棍,邊吃邊走到沙發(fā)旁坐下,跟爺爺一起看電視。我美滋滋地舔著冰棍,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電視屏幕,一不留神,冰棍掉到了地上。爺爺在一旁說:“滔滔,別愣著了,它已經(jīng)臟了,快撿起來扔進垃圾桶?!闭f完話,爺爺便回房間休息了。
剛吃了幾口就扔掉,也太可惜了!不如洗一洗,也許還能吃。于是,我打來一盆水,把冰棍放到水里,學著媽媽平時洗衣服的樣子,先往冰棍上放了一點洗衣液,然后雙手在上面搓來搓去。我一邊洗一邊想:要是把這個方法告訴媽媽,她一定會夸我聰明!看著盆里迅速冒出了許多白色的泡沫,感覺應該洗干凈了,我把冰棍撈了起來,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只剩一根孤零零的木棍了。我納悶極了:“冰棍去哪兒了?”
這時,媽媽回來了。我連忙迎上前,疑惑不解地問:“媽媽,為什么冰棍一洗,只剩木棍了呢?”媽媽一聽哈哈大笑,蹲下來摸著我的腦袋說:“小傻瓜,因為水把冰融掉了呀!冰怎么可以洗呢?”
天哪,我真是糗大了!
點評
小作者寫了讀幼兒園時洗冰棍的事,層次分明。開頭先說自己讀幼兒園時做了一件讓人笑掉大牙的事,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接著寫吃冰棍時一不留神將冰棍掉到了地上,為后來的洗冰棍作鋪墊。然后寫洗冰棍的經(jīng)過,心理、動作、語言等描寫方法的運用,使過程變得十分清晰,也表現(xiàn)出了小作者當時自以為聰明的“傻樣”。最后,媽媽回來后的反應和她的話,使小作者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發(fā)出“糗大了”的感嘆。全文語言簡潔、條理清晰,富有童真、童趣,令人忍俊不禁。
【6~7版作者系廣東東莞市南城陽光第六小學學生,指導并置評:賀玉玲】
選材練筆
小朋友們,讀完兩篇習作,是否回憶起自己小時候做過的“傻得有趣”的事了呢?試著補全下面的例子吧。
開頭:讀幼兒園時,我做了一件讓人笑掉大牙的事。
過程:這件事發(fā)生在_________(時間),我和?_________(人物)在一起_________(散步、做游戲等)。突然,_________(有了新想法)。說做就做!首先,我們_________(具體行動);然后,我們_________(具體行動)。沒想到_________(表達事與愿違)?,F(xiàn)在,我長大了,知道_________(原因)。
結(jié)尾:每次想起那件糗事,我真是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