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 劉躍滿 呂義興
5月27日,大冶市殷祖鎮(zhèn)南山村旺竹園紅軍飯莊開業(yè)了。飯莊里,醒目的壁畫滿是紅色記憶——大冶兵暴、余信垴哨所、紅軍洞、虞家坳戰(zhàn)壕……游客來到南山村,穿紅軍衣、走紅軍路、吃紅軍飯,重溫崢嶸歲月,傳承紅色精神!
旺竹園紅軍飯莊是南山村首家以紅軍文化為主題的飯店,是南山村傳承紅色基因、打造紅色旅游、建設美麗鄉(xiāng)村的一個縮影。
紅色基因,薪火相傳
巍巍南山,革命搖籃;紅色熱土,英杰輩出。
這里是紅軍出發(fā)的地方,紅八軍、紅十二軍、紅三軍團從這里走出;這里是革命星火燎原之地,土地革命時期,領導鄂東南10縣市的第一個紅色政權——中共大冶中心縣委在此成立;這里是英雄輩出的革命圣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彭德懷、何長工、李燦等在南山頭留下革命足跡,大冶籍著名開國將軍余立金、馬龍,重要將領饒惠譚等從這塊熱土走上革命征程。
青山埋忠骨,熱血照千秋。在南山村這片硝煙彌漫的熱土上,墓碑林立。
1933年秋,白匪郭汝棟部以三個團的兵力圍剿南山頭革命根據地。紅三軍團一個連,為掩護縣委和軍團指揮部轉移,在中饒灣與數倍于己的白匪一夜激戰(zhàn),終因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事后,村民饒秀建帶領十多人用一天一夜的時間,將100多具尸體集體掩埋。在白色恐怖不敢直言的情況下,為了記住這一血淚史,只好立碑“佰人古墓”。
1929年冬,陽新白沙鋪的五男一女(系農民赤衛(wèi)隊)來南山參加紅軍。白匪頭子徐世華帶民團圍剿南山,這五男一女奉命在下饒灣斷后,不幸犧牲。村民姜典智、姜典義、饒秀明三人冒死將尸體掩埋,直到1946年姜典智才立碑行文:“共產避難遇國軍犧牲,亡者五男一女之墓,不知姓名,白沙鋪地方人氏,民國卅五年立?!?/p>
“新四軍烈士墓”“何氏古墓”“紅軍宣傳員李鳳英烈士墓”“叔侄烈士墓”……還有國家撥款立碑的13位烈士墓,無名無墳烈士不計其數。
在下饒灣李家地的路邊上,南山村黨支部書記鄭昌兵指著旁邊正在修繕的一個土包說:“這就是‘五男一女墓,從小我就聽爺爺講過他們的故事。從2018年起,村委會便籌集資金,修繕烈士墓。這些革命先輩,為了南山人民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雖然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是要永遠記住他們,記住他們的英勇故事,讓這些紅色故事一代一代傳下去?!?/p>
紅色旅游,綠色發(fā)展
近年來,南山村充分挖掘紅色資源,依托南山頭革命紀念館、金公祠、紅十二軍建軍舊址、烈士碑林、饒惠譚故居等紅色旅游資源,白茶、特色水果、畜禽養(yǎng)殖等現代農業(yè),以及群山峻嶺中的天然綠色生態(tài)資源,打造一個集革命傳統教育、紅色旅游、紅色影視劇拍攝、戶外活動實踐、水果采摘等為一體的產業(yè)鏈條,為周邊群眾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造機會,增加收入,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效,為鄉(xiāng)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在南山頭革命紀念碑前鞠躬敬禮后,記者徑直往前走,來到南山頭革命紀念館。紀念館為前后相連的一棟磚木結構的平房,正堂上懸掛的“大冶南山頭革命紀念館”橫幅格外醒目。館內珍藏著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使用過的武器和生活用品,疊放整齊、打著補丁的紅軍服,銹跡斑斑的大刀,一枚枚子彈殼……據南山頭革命紀念館館長介紹,每年到南山頭革命紀念館的人數大約有3萬人。自今年3月10日起,紀念館每日的接待量與日俱增。
沿著一條石頭小路,記者來到新修的南山碑林前。鄭昌兵介紹,新修的烈士碑林,共有86塊石碑。沿著這條登山步道,游客可以一邊觀看將軍的題詞,一邊欣賞兩邊大自然的美景。走過800米的崎嶇山路,就到了紅軍洞。整個登山步道全長3公里,從碑林起步,到將軍洞,最后到達紅十二軍戰(zhàn)壕。游客重走這條紅軍路,可以感受當年紅軍經受血與火、生與死考驗的真實經歷。
南山頭除了有豐富的紅色資源,綠色生態(tài)資源也是得天獨厚。這里群峰競秀,萬壑爭流,蒼茫林海,飛瀑流泉,融雄、險、秀、幽、奇為一體,還有峰巒、山石、溶洞、珍稀動植物等。為此,曾在南山戰(zhàn)斗過的老一輩革命家、原中顧委常委伍修權賦詩:“昔日苦征戰(zhàn),今朝樂游覽。停步飲甘泉,誰掘水頭源。”
鄭昌兵介紹:“為充分挖掘紅色文化,拓展綠色生態(tài)發(fā)展,建設美麗鄉(xiāng)村,2017年2月,大冶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南山頭開發(fā)專班,立項30個項目,包括修繕彭德懷、饒惠譚等將帥故居,修建彭德懷廣場,擴建四千英烈譜,申報國家文物保護單位,修建登山步道直通紅軍洞,打造千畝紅楓石林園及千畝油茶采摘基地、萬畝竹海觀光基地,新建4座水庫、綠色公廁及停車場等,力爭在5年內將南山村打造成‘湖北紅色文化旅游第一村?!痹谀仙酱澹浾卟粫r看到挖土機正在作業(yè),機器轟鳴聲環(huán)繞于耳,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
紅色堡壘,高位引領
“農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農村強不強,關鍵看頭羊?!?/p>
鄉(xiāng)村振興,組織振興是根本和保障。近年來,在大冶市委組織部、殷祖鎮(zhèn)黨委和鎮(zhèn)政府的指導下,南山村堅持黨建引領,按照“紅色記憶、綠色崛起,紅色故里、綠色生活”的高質量發(fā)展目標,立足村莊特色,充分把紅色資源利用好、紅色傳統發(fā)揚好、紅色基因傳承好,建設紅色美麗村莊。
建強支部堡壘。南山村加強黨支部建設,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民主評議、談心談話等組織生活制度,不斷增強黨支部政治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
選優(yōu)配強“領頭羊”。2018年,在村“兩委”的推薦下,殷祖鎮(zhèn)黨委引進在外致富能人鄭昌兵回村任村支部書記。鄭昌兵是土生土長的南山村人,早年在外打工,后來在廣東汕頭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他回鄉(xiāng)后,帶領村“兩委”致力于挖掘南山紅色文化,發(fā)展村集體產業(yè),為南山村民解決頭等重要的飲水難等問題。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
2019年,在村黨支部的指導下,村委會參與成立了南山村富林養(yǎng)殖專業(yè)合作社,發(fā)展集采摘、旅游于一體的觀光園,以專業(yè)養(yǎng)殖帶領貧困戶致富,引導、鼓勵能工巧匠投資入股合作經營。今年,南山村新流轉土地200畝,用于種植紅美人、梨、杏等,進一步促進了村集體產業(yè)發(fā)展。
在村黨支部帶領下,黨員充分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為查家山修蓄水池漏水問題、為下馮灣村民修水管、為下饒灣群眾舉辦農產品展銷會……切實幫助村民解決急難愁盼的問題,南山村村民的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