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宏祥 李垚垚 李曙榮 向志玉
(湖南省沅陵縣農業(yè)綜合服務中心,湖南 懷化 419600)
為了分析研究主要農作物生長過程中,在肥料方面的需求規(guī)律、土壤供肥、肥效利用以及增產效益情況,在此基礎上對測土配方施肥數據庫進行完善,實現(xiàn)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有效優(yōu)化,完善相應指標體系,以便更加科學合理地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本文主要對沅陵縣主要農作物田間肥效試驗進行分析。
據省土肥站安排,2018年2+ X1試驗供試作物為蔬菜,本年度選擇長豆角,利用率試驗供試作物為水稻和玉米,配方校正試驗供試作物為水稻。
有機肥料選擇試驗地有代表性的品種(菜籽餅、湖南泰谷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生產的商品有機肥)。無機肥主要為含P2O512%的鈣鎂磷肥與過磷酸鈣以及含N46%的尿素,同時還有含K2O50%的硫酸鉀和含K2O60%氯化鉀、25%硫酸鉀型復混肥,測土配方專用肥及復混肥。試驗前必須取樣測試供試肥料養(yǎng)分含量。
涼水井鎮(zhèn)王家?guī)X村姚家組,試驗農戶,楊斌。試驗田面積,1.2畝。
馬底驛鄉(xiāng)顏家村良三組,試驗農戶,謝紹升。試驗田面積,1畝。
麻溪鋪鎮(zhèn)仰溪鋪村深溪1組,試驗農戶,肖秋生。試驗田面積,1.2畝。
馬底驛鄉(xiāng)顏家村干田坪組,試驗農戶,謝永氣。試驗田面積,1畝。
4.1.1 基礎施肥試驗設計
基礎施肥試驗根據“2+X” 進行設計,實驗處理數為“2”(1)常規(guī)施肥,根據當地農戶平時種植習慣為試驗地長豆角進行施肥。(2)優(yōu)化施肥。通過縣級土肥高級農藝師與蔬菜方面的專家共同認可的施肥方案進行優(yōu)化施肥?;诖筇飾l件下,進行基礎施肥試驗,設置66.7m2以上的小區(qū)面積,不設重復。
4.1.2 控制長豆角氮肥總量試驗(X1)設計
說明:0.是指不進行肥效施入;1.與當地生產實際相符合達到70%推薦值;2.與當地生產實際推薦值相適應;3.施肥過量;4.超過2,1.3倍的適宜氮肥推薦量。
4.2.1 水稻利用率試驗設計
這一試驗根據13.5:4.6:4.1設置N:P2O5:K2O常規(guī)。肥料,根據11:5:5設置N:P2O5:K2O配方肥料,按照30㎡設置小區(qū)面積,具體用量參見表1。
表1
表1 水稻肥料利用率試驗小區(qū)肥料用量
常規(guī)無磷 13.5 0 4.1 29.35 0.79 0.53 0 0 6.83 0.19 0.12常規(guī)無鉀 13.5 4.6 0 29.35 0.79 0.53 38.33 1.72 0 0 0常規(guī)施肥 13.5 4.6 4.1 29.35 0.79 0.53 38.33 1.72 6.83 0.19 0.12配方無氮 0 5 5 0 0 0 41.67 1.88 8.33 0.23 0.15配方無磷 11 0 5 23.91 0.65 0.43 0 0 8.33 0.23 0.15配方無鉀 11 5 0 23.91 0.65 0.43 41.67 1.88 0 0 0配方施肥 11 5 5 23.91 0.65 0.43 41.67 1.88 8.33 0.23 0.15
4.2.2 玉米利用率試驗設計
該實驗過程當中根據14.4:4.7:4.5設置N:P2O5:K2O常規(guī)肥料,并根據12:5:5.5設置N:P2O5:K2O配方肥料,小區(qū)面積為50㎡,小區(qū)用量見表2
表2 玉米肥料利用率試驗小區(qū)肥料用量
在相同試驗田進行以下不同方式設計:
處理1:測土配方施肥區(qū),即以我縣中標企業(yè)生產的配方肥作底肥,按施肥建議卡要求酌情追肥(小區(qū)面積不少于200m2)。
處理2(CKⅠ):根據試驗田種植習慣設置200m2施肥區(qū)。
處理3(CKⅡ):根據試驗田種植習慣設置30m2不施肥和有機肥施肥區(qū)。
本年度試驗N:P2O5:K2O畝用量:水稻處理2(CKⅠ)為13.5:4.6:4.1,處理1為11:5:5。
施肥處理與不施肥處理同期出苗,其它各個生育階段均比不施肥處理早,具有相同的出苗期,經N0P2K2處理,其它各個生育階段均較遲,處理N3P2K2其它各個生育階段均略早,其它各處理各個生育階段一致。施肥處理均比不施肥具有更高的植株,而且植株粗度較大,具有更長的穗長,另外每穗還具有較多的穗行以及粒數,各施肥處理之間經濟性狀差異復雜。施入不同量的氮磷鉀肥和玉米產量緊密相關。麻溪鋪鎮(zhèn)千丘田村公路邊組黃泥土玉米的最佳施肥量為每畝純N11.5㎏、P2O54.5㎏、K2O4.9㎏,施肥量在最佳條件下達到了542.4㎏的產量水平。
相較于平時習慣施肥試驗區(qū),采用配方施肥試驗區(qū)拔節(jié)期、抽雄始期、抽雄高峰期、抽雄盛末期、抽絲始期以及成熟期等都有三天左右的提前。而且不同試驗區(qū)相較于CK有著更高的株高、莖粗較粗、穗長較長、每穗穗行以及粒數相對較多,而且還有著較重的百粒重。在莖粗方面不同試驗區(qū)表現(xiàn)相同外,其它各項性狀都比習慣區(qū)要高很多。相較于習慣試驗區(qū)在產投比方面配方試驗區(qū)明顯較高,進一步證實配方試驗區(qū)可以起到良好的增產增效作用,此配方施肥在當地玉米生產適宜。
和不施肥試驗區(qū)相比,水稻無論是返青階段還是分蘗開始時間到分蘗盛期階段配方施肥試驗區(qū)明顯較早。同時,相較于不施肥試驗區(qū),水稻在分蘗末期以及開始結穗與齊穗和成熟期方面施肥試驗區(qū)明顯較遲。而且不同試驗區(qū)相比在分蘗高峰期前各生育期配方區(qū)早1天,在分蘗盛末期至成熟期各生育期一致。
配方區(qū)相較于習慣種植區(qū),水稻植株高度、苗數以及結穗及其長度和粒數、千粒重方面和不施肥區(qū)相比明顯較高,成穗率、結實率均小于不施肥區(qū)。而配方施肥區(qū)相較于習慣種植區(qū)上述指標明顯于習慣區(qū)要高很多。但成穗率、結實率均小于習慣區(qū)。
與習慣施肥相比,配方區(qū)產投比比習慣區(qū)高,說明配方區(qū)比習慣區(qū)不僅增產而且增效,該配方施肥在當地雜交水稻生產適宜。
水稻肥料利用率試驗表明返青期、分蘗始期以及高峰分蘗階段相比,最遲的為常規(guī)與配方無氮區(qū),分蘗盛未期、抽穗始期、抽穗高峰期、抽穗盛未期、成熟期最早的為常規(guī)與配方無氮區(qū),其它處理性狀表現(xiàn)差異復雜。
水稻肥料肥料利用率,配方區(qū)與常規(guī)區(qū)均顯示出同樣的規(guī)律。
經試驗研究發(fā)現(xiàn),相較于習慣施肥處理方式,我縣農作物采用配方施肥試驗,不僅可以大幅減少成本投入,還能產生較大的效益,大幅提高肥料投入產出比,減少人工投入與時間投入,減少勞動力,今后應當大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