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12日是中國現(xiàn)代史上最黑暗的一天。蔣介石派出自己的軍隊去對付為他掃清了進城道路的工人群眾,屠殺了數(shù)千人。蔣介石叛變后,革命的政治聯(lián)盟又維持了3個月,但只是在武漢政府的轄區(qū)之內。它的成員現(xiàn)在只剩下“國民黨左派和共產黨”。
在這樣的形勢下,宋慶齡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政治象征,因為她是孫中山的夫人,她堅持孫中山的原則,并且在孫中山思想發(fā)展的最后階段同他在一起。那些嫌她礙事的人想破壞她的名聲,或者把她拉到他們一邊去,至少也要使她保持中立。但她堅定地維護孫中山的革命遺教,站在武漢政府一邊,反對蔣介石。
4月22日,她聯(lián)署了一個給全國各地的通電,尖銳譴責蔣介石在上海的叛變。在這封通電上簽名的還有鄧演達、何香凝、陳友仁及其他國民黨左派,以及毛澤東、董必武、林伯渠、吳玉章、惲代英等共產黨人。
盡管普通民眾極為憤怒,一些以“左派”聞名的國民黨政客也發(fā)出特別憤怒的聲音,但他們中已有人在開始謀劃“退路”。在武漢和南京兩者之間,她堅定地站在武漢一邊。在武漢那些圖謀私利的動搖分子和勞動人民兩者之間,她站在勞動人民一邊。國民黨內各派的政客和軍人都竭力要拉孫中山這面大旗來裝裹自己。因此,如果宋慶齡反對或揭露他們,他們就必然要千方百計對她造謠中傷,或施加威脅,或——如果可能的話——把她爭取過去。
對她的攻擊和造謠——政治的和個人的——真是無奇不有:但對年輕的孫夫人來說,對她擲去的污泥再多,也不可能把她抹黑。盡管她的外表看去柔弱,想要用命令或勸說使她改變立場,卻是辦不到的。
美國記者希恩說:“她是‘中國的圣女貞德——這是從真切的意義上說,而不是像頭條新聞作者們所希冀的那樣只不過制造一個形象。但你必須在認識她相當長一段時期之后,才會認識到在她那完美、纖弱的軀體中所蘊藏著的精神力量?!?/p>
在宋慶齡身上,從1925年以來,許多中國人看到了作為一個貞潔的遺孀和一個女戰(zhàn)士的雙重結合,這是為了適應國家的新的要求,是予人印象極為深刻的。
來源:《宋慶齡——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