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董炎超
*更多信息請登錄:
pharm.vogel.com.cn
*反饋編碼:210653
本文將采用L9(3)4 正交試驗的方法,以板藍根的浸膏收率和浸膏粉的板藍根鑒別、茵陳鑒別為考察指標——對板藍根片的提取工藝進行優(yōu)選,為板藍根片的制劑生產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持。優(yōu)選的板藍根片提取工藝為:提取前浸泡60 min,第一次飲用水用量為時間為8倍量,提取時間為60 min;第二次飲用水用量為6倍量,提取時間為30 min;第三次飲用水用量為4倍量,提取時間為30 min。通過本次工藝研究可知:優(yōu)選的板藍根片提取工藝重現(xiàn)性好、操作簡便,浸膏收率和浸膏粉板藍根鑒別、茵陳鑒別以及產品的顆粒水分、片重差異、崩解時限等各項檢查均符合質量標準的要求,實驗數據重現(xiàn)性好,可用于板藍根片的制劑生產。
板藍根片由板藍根、茵陳、甘草[1]三味中藥材加水提取、濃縮稠膏,加輔料制粒、干燥,加潤滑劑總混、壓片而成[2-3],有著清熱解毒、除濕利膽的功效,適用于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和肝膽濕熱的癥狀。本次研究以L9(3)4正交試驗的方法,對板藍根、茵陳、甘草的提取時間、溶媒用量、提取次數等工藝進行優(yōu)選,為板藍根片的制劑生產提供數據支持。
設備:萬能粗碎機、索氏提取器、HH-S型數顯水浴鍋、電加熱套、旋轉蒸發(fā)儀、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上海和杰科技有限公司)、TD-100型多功能微型提取濃縮機組。
中藥材:板藍根、茵陳、甘草;藥用輔料:羧甲淀粉鈉、蔗糖、玉米淀粉、硬脂酸鎂。本次實驗所用到的原輔料經檢驗均符合質量標準。
1.轉基因產品的范疇。目前,在我國主要出現(xiàn)三種關于轉基因產品的概念:一是農業(yè)轉基因生物。我國《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第三條規(guī)定,農業(yè)轉基因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變基因組構成,用于農業(yè)生產或者農產品加工的動植物、微生物及其產品。它包括了可供食用的初級農產品,還包括供動物食用或飲用的植物、動物、微生物及其產品,如供動物食用的飼料,但并不涵蓋經過了深加工的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食品。
稱取中藥材板藍根300 g、茵陳150 g、甘草50 g(可制成1 000片板藍根片),挑選后經粒徑為0.5 cm的萬能粗碎機粗碎,置索氏提取器進行提取。提取液分別通過真空減壓濃縮。選擇提取時間(A)、純化水用量(B)、提取次數(C)3個影響因素,每個因素設3個水平為考量指標。因素設計見表1。
表1 提取工藝正交試驗因素水平
采用L9(3)4正交表對試驗進行分析,以板藍根片提取的浸膏收率為考察指標。試驗安排及結果見表2,浸膏收率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
表2 板藍根片提取工藝正交試驗安排及結果
表3 浸膏收率方差分析
從正交試驗結果和方差分析得知:各因素、水平之間無顯著差異,影響最大的因素為C,因素主次順序為C>A>B。最佳提取工藝為A2B2C3,即提取時間為150 min、純化水用量時間為18(倍)、提取3次,浸膏收率高。
優(yōu)選的提取工藝為:提取時間為150 min、純化水用量為18(倍)、提取3次,浸膏收率量高。結合小試實際情況,同時結合降低工時、節(jié)約能源綜合考慮后,調整最佳提取工藝為:第一次飲用水用量為8倍量,提取時間為60 min;第二次飲用水用量為6倍量,提取時間為30 min;第三次飲用水用量為4倍量, 提取時間為30 min,進行中試驗證實驗。
2.4.1 提取中試工藝驗證
按以上擬定的提取工藝:第一次飲用水用量為8倍量,提取時間為60 min;第二次飲用水用量為6倍量,提取時間為30 min;第三次飲用水用量為4倍量,提取時間為30 min,進行3次中試驗證實驗。每次實驗用到的板藍根片數量為10 000片(即所需原輔料:中藥材板藍根3 000 g、茵陳1500 g、甘草500 g),挑選后經粒徑為0.5 cm的萬能粗碎機粗碎,置多功能微型提取濃縮機組,進行提取、減壓濃縮。
2.4.2 合格標準
浸膏密度:(熱測)1.2±0.02。
浸膏收率:浸膏收率不低于30%。
浸膏粉鑒別:板藍根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茵陳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色熒光斑點。
2.4.3 檢測結果對比
3次中試實驗中,每次取樣對浸膏密度、浸膏收率進行檢查,對浸膏粉的板藍根鑒別、茵陳鑒別進行檢查,數據統(tǒng)計結果見表4。
表4 浸膏測定檢測結果
通過浸膏測定檢測結果對比得出:板藍根片提取的浸膏密度、浸膏收率和板藍根鑒別、茵陳鑒別均符合質量標準。這表明優(yōu)選的板藍根片的提取時間、純化水用量、提取次數等提取工藝參數重現(xiàn)性好,中試工藝穩(wěn)定。
中試提取浸膏粉、羧甲淀粉鈉、玉米淀粉、蔗糖粉,置槽型混合機干混5 min,加入70%乙醇,混合5 min制軟材過14目制粒,將濕顆粒置烘箱低溫(≤50℃)干燥,干燥3~6 h后進行烘干,此時的物料厚度約為1.0~3.0 cm,干燥過程每1 h翻盤1次,加入硬脂酸鎂5 g,總混30 min,壓制成1 000片,并控制片重。
2.5.1 合格標準
顆粒水分:1.5%~3.5%。
片重差異:0.35 g±5%
崩解時限:應在45 min內全部崩解
2.5.2 制粒、壓片檢查結果
制粒、壓片檢查結果見表5。
表5 制粒、壓片檢查結果
通過制粒、壓片檢查結果對比得出:由中試提取工藝生產出的浸膏粉,在用于后續(xù)的制劑生產過程(板藍根片的制粒、壓片工藝生產過程)中穩(wěn)定性良好,產品的顆粒水分、片重差異和崩解時限等各項檢查均符合質量標準要求,檢查數據重現(xiàn)性好。
本次工藝研究優(yōu)選的板藍根片提取工藝節(jié)約了能源,降低了生產成本。關鍵工藝參數提取時間、溶媒用量、提取次數和浸膏的收率數據重現(xiàn)性好、操作簡便;關鍵質量屬性浸膏粉的板藍根鑒別、茵陳鑒別檢驗數據以及產品的顆粒水分、片重差異、崩解時限等各項檢查均符合質量標準要求,中試工藝穩(wěn)定,為板藍根片的制劑生產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持。 ●